走进大自然,拓宽口才的广度(1 / 1)

语言来自于实际生活,生活经历和生活需要是语言的来源。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语言和知识是一个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的有机体。要想学好语言,应该以真实的知识为前提。孩子最初学习语言时,表达思想时所用的单词、短语和句子都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或者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这些话,这些话不断重复,自然而然就进入他们的记忆中。当想表达内心想法时,这些词汇就会从记忆库中调出来。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一些回答:

一次,老师问幼儿园的小朋友:“花儿为什么会开放啊?”

有的小朋友说:"花儿睡醒了,想出来看太阳。"

有的小朋友说:“花儿想跟小朋友比一下,看谁的衣服漂亮。”

有的小朋友说:"太阳出来了,花儿想伸个懒腰,结果把花朵顶开了。"

有的小朋友说:"花儿想听听小朋友唱什么歌。"

瞧,孩子们的回答是多么富有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的语言正是出自他们对自然的体验。孩子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与自然世界联系起来,说出来的话都极其天真,这一点必须得到父母们的重视。

英国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认为,只有一些常用的词汇能够使孩子联想起明确的意思,其他的对孩子来说好像是外语。但是,让孩子面对面地去接触事物,他理解事物的速度会比你快20倍,对事物的真实理解跃人孩子的头脑,就像铁铜奔向磁体一样快。随着孩子对事物理解的深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也在增加。我们知道,头脑的规律就是想把我们知道的东西尽力表达出来。这个事实让我们理解,为什么一些孩子会提出许多表面上看来毫无联系的的问题,他们的询问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找到能表达知识的词汇。

因此,父母在训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要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把孩子的语言学习与传授给他的知识结合起来,这样的效果往往比较好。

德国心理学家威特出生时是"白痴",他的父亲着重对他进行语言教育。当他刚会辨认物体时,他父亲就教他说话,在他能听懂话时,就天天给他讲故事,带他观察家乡的地形,画家乡地图,让他讲自己的见闻。六岁时教他学外语。结果,他九岁时就能懂五国语言,最后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一位被认为"白痴"的儿童在语言教育的开发下成材了。

也许父母们不相信,大自然对于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他们的乐园。孩子们能够在大自然中获得轻松,在大自然中获得知识,也在大自然中获得成长。

如果家长们善于利用大自然,不仅孩子的语言能力能够获得发展,其他智能也都能够获得发展。

让我们来看一个特殊的例子:

美国作家海伦从小是个失聪的孩子,但是,她的老师沙莉文仍然像对待一个正常孩子一样来教育海伦,训练海伦的语言能力。沙莉文曾经这样记录对海伦的语言教育:"在海伦早期的语言学习阶段,我总是引导她到大自然中去获得快乐,让她在田野里奔跑,观察各种感兴趣的东西,了解各种各样的动植物。

"其实,孩子们到了适当的环境中,他们就会自己教育自己。

"对于老师来说,教孩子语言首先要找出孩子的兴趣所在。我从不为了教语言而刻意去编造对话,交谈应该自然而然,并且以交流思想为目的。老师就应该引导和启发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并注意回答孩子急于想知道的问题的答案。当我明白海伦急着要告诉我什么事情,但由于不会运用词汇而无法把它表达清楚时,我便及时地把这些词汇和常见的习惯用语教给她,这既能激发她学习语言的兴趣,也能有效地提供给她有用的信息。

可见,海伦早期的语言教育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实践活动来学习的。她接触的是鲜活的语言,沙莉文老师尽可能地避免了那些令人费解的语法、规则、定义、术语、例句等。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与各种各样的事物打交道,就能学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不断练习语言,从而学会正确地运用这些语言。

因此,父母们要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玩耍,从大自然中去感受人生的快乐,在大自然中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