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学家卡尔·威特说:"我认为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重,表达关心,能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自己能自由地对任何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和奚落,他就会毫不迟疑、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先是在家里,然后是学校,将来就可以在工作上,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问题。"可以说,有善于倾听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善于表达思想的孩子。
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多家长忙于自己的事情,无暇真正顾及到孩子的感受,聆听孩子内心的想法,以至于亲子关系疏远、冷淡、甚至亲子双方无法沟通。
小田田今年5岁半,但他在幼儿园已经待了3年了。原因是,他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小田田,所以孩子2岁半以后,爸爸妈妈就把他托给幼儿园的阿姨带,一周只把孩子接回家一次,这样,爸爸妈妈就有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了。他们经常对小田田说的话就是"田田在幼儿园要听阿姨的话呀,爸爸妈妈忙,都是为了田田以后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呀!”
小田田很懂事,也很乖巧,但也有拗脾气的时候,有一天周一上课的时候,孩子居然不愿意去上课了,他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不要好日子,我要妈妈像别的小朋友的妈妈一样,每天都把田田接回家,这样,田田每天都能陪爸爸妈妈说话了!”
田田妈妈虽然心里难受,但因为太忙了,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还是咬着牙把孩子哄上了车!
这以后,小田田每次回家,总是兴致勃勃地给爸爸妈妈讲幼儿园里的事,不管大人爱听不爱听。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忠实的听众,而爸爸妈妈是最合适的人选。遗憾的是,开始爸爸妈妈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这个需求,总觉得听孩子说话,浪费了自己做事情的时间。所以,每次孩子和他们讲话,爸爸妈妈总是做出很忙的样子,眼睛左顾右盼,手里还不停地翻动着书报。
孩子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慢慢地,他的话越来越少了,最后,他总是一回家就看电视,爸爸妈妈跟他说话,他也懒得搭理了!这时候,田田的爸爸妈妈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其实,许多时候,对于孩子来说,相较于指导和教训,他们更需要的是有人倾听他倾诉;理解他的感受;和他分享快乐、幸福;为他分担忧愁、痛苦。这样,孩子通过语言,把他的所有感受,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东西都倾倒了出来,不但口才上得到了锻炼,在心理上更得到了疏导,甚至满足!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乃至今后的发展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父母要有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无论是快乐的、痛苦的、喜悦的、悲伤的,这对孩子的情绪和语言都是有好处的。当然,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也是有一定方法和技巧的。
首先,父母应该做好倾听前的准备
当孩子要对父母诉说什么时,父母都要停下来,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同时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充足的沟通时间。
事实上,许多父母在听孩子说话时往往心不在焉,不是看电视,就是做家务,总以为孩子的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己的事情才是重要的。孩子为自己的小小挫折伤心难过,父母一笑置之;孩子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想寻求父母的帮助,父母则认为小孩子吵架没有什么紧要的……父母们总以成人的思维去看待发生在孩子身边的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正是这些被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占据着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整个心灵。由于父母把小孩子身边发生的事情都认为无关紧要,因此他们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
对家长来说,有时候,你并不需要讲很多的道理,只要耐心地去听,就能向孩子传递出理解、接受、赞同的态度,孩子有时候并不需要什么大道理,只要你会听就可以了。
其次,别轻易打断孩子说话
别轻易打断孩子说话,更不要总是指出孩子发音有错误。因为这样会使孩子的思路被打断,有时孩子会因为紧张而忘记自己要说的话。于是他倾诉的欲望就会被削弱,受到干扰。当倾诉者不能畅所欲言时,倾听也就不能顺利地进行。父母耐心倾听的时候,一边温和地点头,一边用鼓励的眼光示意孩子继续说下去,有时候可以说:"嗯,对!"有时可以说:"噢?是吗?再给我讲一下好吗?"启发孩子一步步把他想说的话全部说完。
第三,父母应该对孩子关心的话题表示出兴趣
作为父母,除了关心孩子的吃住外,更要关心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对孩子关心的话题感兴趣,孩子就会兴致勃勃地传递给你兴趣和愉悦。
父母不光要对孩子的话题感兴趣,还可以用参与的方式传达给孩子信息,更有利于引导孩子诉说一些事情的经过和想法,让孩子自己去分析和判断,而父母依然扮演的是倾听者的角色。比如,
你可以坐在孩子的对面,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孩子,若有所思地回答:"那倒是。"“我想那时你肯定很伤心(高兴)吧?”
你也可以抓着孩子的手,温和地注视着孩子,说:"我理解你的感受。"嗯,我理解你的心情。"这些附和性的语言往往会增加孩子诉说的兴趣,孩子会滔滔不绝地把下面的事情告诉你。
此外,父母也可以通过恰当的表情传达自己的兴趣。
其实,很多父母都知道,不管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只要你感兴趣,那么孩子诉说的热情自然就会产生出来,如果你沉着脸,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孩子很可能就没有了诉说的热情。父母可以用言语传达自己的兴趣,也可以通过手势和身体的各种姿势来传递信息,比如,你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瞪大眼睛,张大嘴巴,做个夸张的表情,说:"真的吗?"
当孩子讲的事情出乎你的意料之外时,你可以用"大惊小怪"的神情来表达自己的兴趣,这会激发孩子的表达欲。
有经验的父母会发现,不管孩子要跟你诉说的是一件如何简单的事情,但是只要你表示出认真倾听的样子,表示出你的兴趣,比如用眼睛注视孩子,身体略微倾向孩子,并伴随当的面部表情等,让孩子感知到父母的关心,实现信息的互动传递。孩子就会兴致勃勃地讲下去,进而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实现与父母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
这些都是帮助父母用心倾听孩子讲话的良策,试试看,效果很快就会显现在面前。当孩子长大成人,像山一样站在父母的面前,需要仰视他时,他仍然会习惯地俯下身来,像小时候爸爸妈妈对他那样,听父母说话。那时,年迈的双亲,会从内心里感到做父母的宽慰和满足。
年幼的孩子都有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他们能够从父母慈爱的笑容中得到鼓励和安慰,也会从父母冷漠或者不屑一顾的语气中受到伤害。用心的沟通与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法则,对于孩子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孩子不爱说话,或者一说话就紧张,听别人讲话时漫不经心,父母应该想想,是不是自己的不耐心倾听让孩子丧失了表达的兴趣和信心,甚至养成不良习惯。
谁的话有人听,谁有人关心,谁就能长智慧,谁的口才就能更进一步。被倾听,意味着被接纳、被了解。今天,通过语言,孩子把自己的心情和思想交给父母;明天,通过口才,他能把心情和思想交给世界,感动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