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小时候,因为任性,我被爸爸一个人丢在了热闹的街上,这虽然只是大人吓唬小孩子常用的把戏,却时常令我一次次陷入无比绝望的境地。
现在,我在愈是喧嚣的街市就越会我感到一种近于窒息般的恐惧,而愈是阳光明媚愈觉得很快就黑暗下来,那么多陌生人的脸在顷刻间层层叠叠压下来,头顶上的天空始终让自己觉得仿佛深陷于枯井中……”
我想,这些体验是儿童的心理特点造成的吧?大人也许并不知道,只是因为自己一次惩罚性的吓唬却给孩子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孩子长大以后依然没有办法直面“闹市”直面未来。
其实,年幼孩子的特点之一就是感受性强,分析性差。比如"打针"这件事,对于成年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打针"却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再加上平日里家长会以"再不好好吃药就去打针"类似的话吓唬孩子,使打针更带上了“恐怖”的色彩。所以,一见到要打针,孩子就拼命挣扎,比上极刑还让他难受。又比如说,上洗手间,在大人看来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孩子却害怕,却担心,他们总以为"黑暗"深处正藏着某些可怕的东西……有时候,孩子所恐惧的事物看起来往往很没有理性,但是对于他们而言,这些恐惧是真实而严重的。
当孩子郑重其事地告诉你,他惧怕什么东西,比如打雷下雨、洗手间或者某个大胡子叔叔的时候,做家长的,不要麻木不仁,更不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斥责这样的恐惧是无稽之谈或者根本没有必要,不要因为宝宝恐惧的东西很愚蠢就粗暴地嘲笑他们,也不要试图劝说宝宝那些东西并不可怕。回避宝宝的恐惧物,并不能真正帮助宝宝克服恐惧感。相反,他们可能会将恐惧的感觉压抑在心中,而变得更加惊恐不安。而应该认真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引导他把恐惧的感觉说出来,从而了解他对恐惧物的真实想法。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表达自己的情绪不是软弱的表现。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乐观、积极地面对,才是真正的勇敢。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帮助孩子释放自身的恐惧感,应做到以下几点:
1.做孩子恐惧的倾听者
精神治疗师罗伯特·达施说:"父母对孩子恐惧的最大帮助是,听听他说明自己为何恐惧。"比如说,一位怕狗的小孩在对父亲说完自己为何怕狗后,父母居然说:"狗有什么好怕?”把孩子的恐惧当成“无稽之谈”,才是一种伤害,因为他们很容易从不了解中扩大误解。
为了帮助感到恐惧的孩子,你唯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做一个好听众,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所说的…一切,而不是去想自己该作何反应,说些什么,或者做曹什么。既要注意他说的话,也要同时注意非语言沟通,比如面部表情、身体的移动、姿势和跟睛的接触。
只有等到孩子明确地、表示已经说完r想说的,你才能加以评论,即使在淡活中出现较长的停顿,也要这样做。
2.理解孩子的恐惧
当孩子内心恐惧、焦虑时,家长正确的做法是,用理解与接纳的态度倾听孩子的恐惧,让他首先感到安心,觉得其实恐惧只是人诸多情绪中的一种,是很正常的现象,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你完全理解他的恐惧,也同情他的遭遇。比如有宝宝害怕小动物,妈妈于万不要说:"有什么可怕的呀?那小猫小狗又不会咬你,况且它比你小那么多,你看马路上的人有几个被它咬到的?你还怕什么?”聪明的家长往往会采取这样的说法:"我知道你很害怕小猫小狗,妈妈也曾经这样害怕过。所以,让妈妈陪你一起走过去好不好?""哦,你还是害怕对不对?那妈妈抱你过去好了。你看,它根本就不会咬我们,你看它在妈妈的脚边多乖!"当孩子从妈妈的举动中发现小狗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时候,以后就不会为相应的事情恐惧了。
3.让孩子大声说出自己担心的事情
让孩子把心里想的事情说出来,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而且研究显示,倾诉本身也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紧张。有些时候,是孩子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也有些时候,是父母忽略了孩子的表达方式。当孩子说“我害怕","妈妈,我发愁……”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一定经历了一番挣扎,并且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气。父母此时应该耐心地鼓励他们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可以说:"嗯,妈妈以前也有过你这种感觉,你能具体说说吗?"或者:"我很愿意分享你的烦恼。"这个时候父母的忌语是:"有什么可怕的?""别人都不怕,你怕什么?”“小孩子也知道什么叫发愁?”
4.告诉孩子乐观也是一种勇敢
"勇敢"是经久不衰的励志教育。但是,简单的一句"勇敢"会粗暴地压制孩子的内心需求。有时候,这两个字仿佛千斤巨石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他们为了变成一个勇敢的孩子,将恐惧、焦虑慢慢积攒在自己的心里,无处排解,最终造成不良后果。应该让孩子明白,表达自己的情绪不是软弱的表现,相反,企图通过结束自己的生命来解决问题也绝对不是勇敢。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乐观、积极地面对,能够全家人齐心协力地解决,才是真正的勇敢。
5.预防恐惧的发生
由于恐惧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因此,要努力防止孩于第一次恐惧经验的产生。比如,给孩子洗澡的水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给孩子洗头洗脸时,不要让有刺激的东西进入孩子的眼睛;把洗澡活动变成一种游戏活动而不是一种强迫性的活动。这样,对孩子而言,洗澡就不是一件害怕的事情而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