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的罪魁祸首(1 / 1)

可以说,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勇敢的品质。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是能表现的敢作敢为,另一些孩子的胆子却很小。比如有些孩子父母不在身边时就会害怕,有的孩子怕黑,有的孩子怕"鬼怪"等。这样的"害怕"心理,长期积淀下来,就会影响到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孩子缺乏独立性,甚至会导致心理障碍。鑫鑫就是这样一个畏手畏脚、胆小怕事的孩子:

6岁的鑫鑫非常胆小,一只毛绒绒的宠物狗,就能把他吓得直往妈妈身后躲;天黑后,他不敢一个人上厕所,非得有人陪着才肯去洗手间;家里来了客人,他不是躲到爷爷奶奶的身后,一副怯生生,不敢见人的模样,就是索性躲到客厅的角落里,自己玩拼图;在小区里玩被人欺负了,鑫鑫也从来不敢大声争辩,只会回到家里哭泣……为此,鑫鑫的妈妈忧心忡忡:“孩子胆子这么小,长大以后怎么能做大事呢?”鑫鑫的爸爸更是恼火,训斥鑫鑫:"男孩怎么可以这样胆小?真是窝囊废!"为了让鑫鑫变得勇敢起来,爸爸每晚都给他讲人战妖魔的童话,可鑫鑫非但没变得勇敢,反而越来越胆小。

鑫鑫的这种表现正是性格怯懦的反应。一般来说,性格怯懦的孩子除了胆小怕事,做事情畏手畏脚以外,还有以下这些特征:沉默寡言、不好动、朋友很少、说话声音很小、做事很犹豫、经常不敢独自出门……

心理专家认为,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先天因素、环境因素、家长教育不当、孩子的不良体验等,所以家长要弄清楚原因,再对症下药。具体说来,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因素

父母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孩子遗传了他们的特点。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允许孩子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同时尽量多给予孩子关心和爱,鼓励孩子与别人交往。爸爸妈妈要做孩子的榜样,不要一遇事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胆小怕事的情绪。

2.生活范围小,所见所闻少

现在大多数人都住在商品房,一家一户的封闭环境使孩子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生活空间,造成孩子孤独、胆怯的性格。还有一些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由老奶奶照看,对外界接触少,晚上才能见到爸爸、妈妈,和父母相处时间很少,这也造成了孩子胆小的性格。

3.家长保护太多

家长对孩子的保护太多是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怯懦的原因之一。如今,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对这宝贝呵护备至,无论是在生活细节中还是在学习过程中,一些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家长都事事包办替代,对孩子的保护过多过细,怕磕着、怕摔着、怕有任何不适意,总把孩子带在身边,形影不离,这些习惯使孩子丧失了解事实的机会,使孩子形成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和被保护意识。所以对许多事物在心理上有抵触,变得胆小怕事。

4.家长动不动就调斥孩子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孩子稍有差错,或稍有不顺眼之处,动辄大声训斥,严厉批评,甚至采用武力进行惩罚。相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是弱者,你动不动就批评、训斥、惩罚,使得他整天胆战心惊,生怕有错,因而什么事也不敢想、不敢做。即使家长同意,某件事孩子动手做了,也担心会不会因出差错而挨骂。

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管得太严,不允许他们有半点自由,一举一动都得经过同意方可。胆量的形成与孩子从小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有着一定的关系。家长什么事都管得紧紧的,不给孩子一点自由,不准孩子越雷池半步,不准孩子有一点点差错,这等于剥夺了他们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孩子怎么会胆大呢?

5.家长想通过“以毒攻毒”的方式训练孩子的胆量

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胆小,那是因为缺乏训练的缘故,因此就采用了极端且错误的方式训练孩子。如故事中鑫鑫的爸爸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他原本以为这样能让孩子的胆子变得大一点,事实上,事与愿违,这种做法非但不能让孩子的胆子变得,反而会让孩子产生更深的恐惧感与心理阴影。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6.家长的吓唬留下的阴影

当孩子哭闹时,家长经常用"鬼"、"妖怪"等来吓唬孩子;也有些家长当孩子想出去玩时,便用"外面有骗子,会把你骗走"等话语来打消孩子的念头,使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

7.切身的体验

当孩子满怀信心地在家长面前表现自己时,得到的不是表扬而是嘲笑、挖苦,使得孩子灰心丧气;或者当孩子打过一次针后,切肤之痛使他下一次再到医院就会害怕……

8.家长经常向孩子灌输“卑微”的思想意识

我们经常听见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们家穷,没权没势,也没什么本事。你要少出头露面,少与人搭话,吃点亏就吃点亏。"在这种意识的诱导下,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比不上别人。自然就形成了胆小的性格。

总之,孩子胆小、怯懦的方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当孩子已经出现胆怯性格之后,家长不能再无端抱怨孩子是个"胆小鬼",这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不再胆小,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精神负担。我们应该认真审视自己孩子的情况,了解其性格怯懦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孩子实现由胆小到勇敢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