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相互戏谑(1 / 1)

朋友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最宝贵的财富,广泛的人际关系能让我们更快乏获得成功的青睐。而学会巧妙地运用调侃幽默,可以为朋友间的交往增添情趣,让你在朋友中间更受欢迎。

有一个叫佛印的和尚和苏东坡交往颇深,经常和苏东坡一起出去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而且两人都幽默机智,经常互开玩笑。

这个佛印虽然做了和尚,但是仍然非常洒脱,还常与苏东坡一块喝酒吃肉,百无禁忌,完全不受佛门清规戒律的束缚。有一次,佛印听说东坡要到寺里来,就赶紧叫人烧了一盘东坡爱吃的红烧酥骨鱼。鱼刚刚做好,苏东坡也正好到了门外。

佛印听到东坡的脚步声,眼睛一转,想跟他开个玩笑。正好旁边有一只铜磬,于是他顺手就把做好的鱼藏进了这个磬中。

而苏东坡在门外就闻到了鱼的香味,满以为又有鱼吃了。但是进来一看,饭桌上没有鱼,而香案上的铜磬却倒扣着,于是他一下就明白了,但却装作不知道。他一坐下来就开始唉声叹气,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佛印不知是怎么回事,感到奇怪了。他知道苏东坡素来就是个乐天派,笑口常开,今天怎么这么反常啊?不由得关切起来:“大诗人,为何愁眉不展呀?”

苏东坡叹了口气回答说:“唉!你有所不知,早上有人出了一个上联,要我对下联。整整想了一早,才对出四个字,所以心烦。”

佛印疑惑地问:"不知上联怎么写?"“向阳门第春常在。”

佛印听了觉得好笑,这副对联不是早巳老掉牙了么?谁人不晓啊,莫非他想存心耍我?想着佛印就想静观其变,先看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他也装作若无其事地接着往下问:"那么,对出哪四个字呀?"

“积—善一人—家。”东坡故意慢慢地一字一顿地念出来。

佛印不假思索地大声接着说:"庆一有一余。"听到这里,苏东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既然磬(庆)里有鱼(余),为什么不早拿出来尝尝呢。"直到这个时候,佛印才知道中计了。这个小插曲让两人相视一笑,开怀畅饮起来。

苏东坡运用谐音的方式,点出了佛印将鱼藏在磬里的小把戏,让气氛变得快乐、融洽的同时,也让佛印感觉到了这位大文学家信手拈来的智慧和与自己的感情之深。可见,知己好友间的玩笑、戏谑,不仅可以增添情趣,还能加深彼此间的默契,增加彼此的信任度,让友谊地久天长。

一次,有一个叫王禹锡的人作了一首《贺雨》,有句"打叶雨拳随手重,吹凉风口逐人来",以为得意,特意给苏东坡看。东坡先生看了倒还客气:"您这诗恐怕不那么合规矩吧?”

那王先生也还虚心:"这是我喝醉了之后写的。"过两天又拿一首来。东坡看过问:"您又醉一回?"

有个叫殷浩的也爱作诗,曾把自己的作品拿给朋友桓温看。

桓温认真地欣赏了一番说:"哥们儿你可记住了,从今往后你可别得罪我。一旦你要得罪我了,我就把你这些诗给别人看!"

可见,古代的大诗人都是一些调侃、戏谑的能手,这种心无芥蒂的调侃、揶揄,不仅使朋友之间的交往增添了乐趣,也加深了彼此的感情。

法国作家小仲马有个朋友的剧本上演了,朋友邀小仲马同去观看。小仲马坐在最前面,总是回头数:"一个,两个,三个……"

“你在干什么?”朋友问。“我在替你数打瞌睡的人。”小仲马风趣地说。

后来,小仲马的《茶花女》公演了。他便邀朋友同来看自己剧本的演出。这次,那个朋友也回过头来找打瞌睡的人,好不容易终于也找到一个,说:“今晚也有人打瞌睡呀!"

小仲马看了看打瞌睡的人,说:"你不认识这个人吗?他是上一次看你的戏睡着的,至今还没醒呢!"

小仲马与朋友之间的调侃是建立在一种真诚的友谊的基础之上的,丢掉虚假的客套更能增进朋友之间的友谊,使得朋友之间的感情更加富有情趣并随之加深,使彼此乏获得了心灵上的愉悦。

朋友之间无话不谈,因此能够调侃的话题也很多。有两位朋友闲着没事在互吹自己的祖先:

一个说:"我的家世可以追溯到英格兰的约翰国王。"

"抱歉,"另一个表示歉意说,"我的家谱在大洪水中因来不仅搬上诺亚方舟而被冲走了。”

说完之后,两人抚掌大笑。

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但谁不希望能有几个颇具情趣的朋友,来增添自己的生活乐趣呢?但不要强求别人,如果身边的朋友都是不苟言笑的人,不妨从自己做起,主动把幽默的情趣带给他们,渐渐的,朋友们也会被你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