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齿铜牙纪晓岚(1 / 1)

清代学者纪晓岚因为伶牙俐齿,善于调侃,因而有"铁齿铜牙"的美誉。据史书记载,纪晓岚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

纪晓岚与乾隆

纪晓岚身为乾隆皇帝的忠臣,一方面要使皇帝高兴,一方面又要保护自己,必需要有一颗机智而敏捷的头脑才行。

有一次,纪晓岚赤膊坐于案前编纂《四库全书》,不料乾隆皇帝突然驾到,赤身露体的纪晓岚立即躲到书案底下。过了好久,纪晓岚以为皇上已走,便问书童:"老头子走了没有?"岂料皇上未走,闻言大怒:"你罪当诛杀;为何称联是老头子,你且说说道理,若说不出,定斩无赦!"纪晓岚虽则汗颜,却没有惊惶失措,他机智无比,转眼之间讲出了一连串道理:"陛下贵为天子,人称‘万岁’,难道不老?皇上乃一国之首,万民拥戴,岂不是头?‘子’乃男子之美称,君乃‘天之骄子’天下之伟男,岂不是子?故而‘老头子’乃至尊至贵之称,望皇上明察。”

皇帝听后不禁开怀大笑,自然也没有惩罚纪晓岚。

纪晓岚据理巧辩,能够用一种调侃的方式来自圆其说。这样不仅为自己解了围,而且又对皇帝进行了一番溢美之意的奉承,真不愧是一位有着大智慧的人物。

还有一次,乾隆想开个玩笑为难纪晓岚,便问他:"纪爱卿,忠孝怎么解释?"纪晓岚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乾隆立即说:"我以君的身份命你现在去死!"“这……”纪晓岚没料到他竟然会这么说,"臣领旨!""你打算怎样死?"“跳河。”

“好,去吧!”

但纪晓岚走了一会儿,又跑回来了。乾隆问:"纪爱卿,你怎么没死?"纪晓岚答:"碰到了屈原,他不让我死。"“此话怎讲?”

"我到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大夫从水里出来,拍着我的肩膀说:"晓岚,这就不对了,想当年楚王是昏君,我不得不死。你应该先问问当今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是,你再死也不迟啊……”

就凭这一句,不仅抑制了皇帝的"圣旨",也化解了困境,一场尴尬就在轻松幽默中消除了。

纪晓岚与和珅

纪晓岚与和珅同为乾隆喜爱的臣子,因此两人之间的关系并非一些电视剧中所演的那样结怨颇多,事实上两人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晓岚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有的时候,纪晓岚也不忘调侃揶揄一下和珅。

一次,和珅新修了一座竹园,知道纪晓岚墨迹珍贵,便要他题个亭额。

纪晓岚略加思索,挥笔在纸上写了"竹苞"两个大字。这二字出自《诗经·小雅

·斯干》中"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句,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和珅得到纪晓岚的题字,大为高兴,赶快让工匠刻成匾额,悬挂在亭台上。

一天,乾隆皇帝来游园子,见到亭台上"竹苞"的匾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和坤在一旁陪着笑,谁料皇帝说道:"好一个纪晓岚。这竹苞二字,拆开来不就是个个草包嘛!"

纪晓岚与老臣

一次,一位前朝老臣借八十大寿,大收贺礼。纪晓岚于寿辰前夕送去一幅大红寿匾,上写四字:"真老乌龟。"

老臣一见大怒,要纪晓岚当面解释清楚。纪笑嘻嘻地从容对曰:"阁下乃前朝老臣,年已八十,所以称‘老’;家中世代乌纱盖顶,所以称‘乌’;龟乃长寿之灵,魏武帝英雄盖世,尚且称颂‘神龟’(指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所以称‘龟';至于‘真’字,乃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当之无愧之意也!"

纪晓岚的巧舌妙想,利用歪解,褒中藏贬,令老臣哭笑不得。纪晓岚与太监有一天散朝时,一个太监想听纪晓岚讲笑话。纪晓岚假装沉思半天,说:"从前有一个太监……”说了半句,就不说话了。这个太监等了半天,就问:“底下如何?”纪

晓岚答道:“底下一样没有。”

有一次纪晓岚入值南书房,有位老太监久闻纪晓岚大名,特地前来一睹风采,只见他身穿皮袍,按当时文人的习惯,手持折扇。这位太监便出题:"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

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便轻松应对:"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

胡适的"笑谈"

幽默是一个人知识和修养的外在表现,幽默的人常常会给周围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也会因此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一代大师胡适就是这样的人。

爱国人士杨杏佛是胡适当年教过的学生,此人鼻高嘴阔,绰号"杨大鼻子"。有一天,胡适去他家找他议事,适逢杨不在家。等得无聊的他忽然想起了《寻隐者不遇》的古诗,不禁童心骤生,拿起书桌上的笔写下一首《致杨大鼻子》的诗:鼻子人人有,唯君大得凶。直悬一宝塔,倒挂两烟筒。亲嘴全无份,闻香大有功。江南一喷嚏,江北雨蒙蒙。

写毕,他边念边笑,正巧杨杏佛回家,见诗之后连呼:"好诗,好诗!"二人捧腹大笑。

有一次,胡适应邀到某大学演讲,他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便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最后,他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写的却是“胡说”,引得下面哄堂大笑。

胡适还常在课堂上大讲白话文的好处,有位学生不服气地问:"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一点缺点都没有吗?"胡适微笑道:"没有。"这位学生反驳道:"怎会没有呢,白话文语言不简洁,打电报用字就多,花钱多。"胡适说:"不一定吧。要不我们做个试验。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便发电报拒绝了。复电便是用白话文写的,且非常省钱。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白话文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同学们纷纷拟稿,最后胡适从电稿中挑出一份字数最少且表达完整的,其内容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不无幽默地说:"这份电稿仅12个字,算是言简意赅,但还是太长了。我用白话文只须5个字:‘干不了,谢谢。’随后又解释道:"‘干不了',已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的意思,而‘谢谢'既有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有婉拒之意。可见,白话也能比文言文更简练。”

胡适一生惧内也是世人皆知的,但随着时光流逝,十几年后的胡适已不在意别人的讥笑了。1946年,他任北大校长时,还对学生发表了一番"惧内""宏论”:"一个国家怕老婆的故事多,则容易民主;反之则否。德国极少怕老婆的故事,故不易民主;中国怕老婆的故事特多,故将来必能民主。"胡适不仅把"怕老婆"当作他的一句口头禅,而且还喜欢收集世界各国"怕太太"的故事和有关证据。有位朋友从巴黎捎来10枚铜币,上面铸有"P·T·T"的字样。这使胡适顿生灵感,说这三个字母不就是“怕太太”的谐音吗?于是,他将铜币分送给朋友,作为"怕太太会"的证章。

胡适还曾"号召"男人"怕老婆"要怕得彻底,并恪守他所谓的"三从""四得"的惧内哲学: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胡适的“笑谈”足见其幽默诙谐之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