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什么不前进就会后退呢,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逆水”。那么,顺着流水的方向,不就可以轻松地前进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顺流而下”,顺着流水的方向,只能够越来越向下,不可能登上远方的高峰。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航行经历,都明白这样一个自然现象,船只逆水而行,不用力划桨或用力过小,船不但不会前进,反而会倒退。行舟如此,我们的学习也是如此。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宋朝时候,有个农家子弟名叫方仲永,五岁的时候就能写诗。他父亲把诗拿给读书人看,大家都很惊奇。以后,不断有人邀他们父子去作客,以索取仲永的诗作。他父亲贪图小利,每天领着仲永到处拜访,不让他继续学习。到十二三岁,仲永所作的诗文大不如从前。
方仲永由“神童”到普通人的事例说明,任何天才都不能生而知之,不勤奋地学习,即使有良好的天资也枉然。
与方仲永恰成鲜明对比的是左思。左思是晋朝的一个文学家,少年时不很聪明,学过书法、音乐和兵法,都没有什么成就。他父亲曾对朋友说:“一代不如一代,这孩子不如我年轻的时候有能耐。”左思听了很难过,下决心刻苦学习,不断练习写作。当他准备写《三都赋》的时候,当时著名的作家陆机说:“有个粗野的北方人左思,居然想写《三都赋》,真是异想天开,等他写出来给我盖盖酒坛吧。”但左思毫不气馁,他在室内、门前、墙壁和厕所等处挂着纸和笔,想到一个好句子就随时记下来,这样花了十年工夫,终于写出了连陆机也赞叹不已的《三都赋》。洛阳的人都争着买纸抄读,使得当时的京城纸张供不应求,这种现象被称为“洛阳纸贵”。
学习如此,人的一生也是如此。在一本杂志上,曾报道过一位女下岗工人的事迹。她是湖南某县城的一名国企工人,家庭生活并不宽裕,由于体制改革她下岗了,她丈夫不久也因病去世。生活的不幸接踵而来,生活如何重新开始呢?她当时真想一死了之,只是为了可怜的孩子才没有这么做。
人常说,当事情坏到极点,那么命运就该重新洗牌了。有一天,她的妹妹找到她说:大姐,你这个人非常善良,你一定会赢得很多人的心。赢得人心,能当饭吃吗?不能当饭吃,却能当成事业来做。什么事业是以赚取人心为目的?做保险呀,你其实很适合做保险,保险就是给别人的家庭带来爱心的事业。
于是她加入了保险公司。保险是一个改变生活的机会。但这个机会是残酷的,也许每一位保险新手都经历过拜访客户时希望没人在家,没人在家又大为失望的尴尬。保险是一份对人的承受力要求近乎苛刻的事业,它必须要让你在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中保持平衡;必须要让你在面对与逃避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同时,保险也使人不进则退。
这是一个矛盾,而对于她更是一个大冲突。别人可能还有选择别的行业的余地,而她的命运却没有给她留有余地。她要生活,她要养儿子,除此之外,她别无选择。每当吃完晚饭,她就对儿子说:妈妈去拜访去了。为了一张小小的保单,无论刮风下雪,她都要骑着自行车出去。有时候,天冷得让那双手握不住笔。对于这个女人,无论是命运的不公,还是保险的成功,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让她如此坚强?她会为她的命运哭泣,但哪怕落泪的时候,她都是坚强的,不是硬撑起来的强大,而是骨子里的坚强。3年来,她一个人完成保额38万元,直到现在,还保持每个月5万元的保单。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不过几十万而已,与真正的保险业务金牌相比距离甚远,可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平台与自信的女人,整整3年奔波,就凭这份坚持,我们应知道生命有多么坚强。
人的一生充满了逆水行舟的道理。今天你是第一名,如果你躺在成绩簿上睡大觉,那明天或后天,你就可能是倒数第一名。也许你不费力就考上了大学,但你若不再努力学习,也许你就难以毕业,更不要谈考研了。
小时候,我见过在湍急的河流上从此岸到彼岸的渡船。当一只渡船要渡过河到对岸码头的时候,它不是对准目标直线前进,而是先逆流而上,到了河中央再顺水而下,只有这样沿着曲折的一条航线,才能准确地抵达对岸码头。
看到这个情景的时候,我还在读书,真正的人生还没有开始。这番情景给了我一种启示和感触:人生的道路,也许就如同这只渡船的航线,必须逆水行舟,曲折地前进。
工作多年,经历了许多人和事,我更加相信了人生如“渡河”,人的一生就是要渡过生活的河流,从河这边渡到河那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都有自己的故事。为了抵达目的地,有的人选择直线航行却被湍急的河流所阻挡,到不了对岸;有的人选择随波逐流,顺江而下,也到不了对岸;有的人选择斜线,向着目标而又顺水推舟,他们到了对岸却偏离了目标,只能身处下游。只有这样的人——他们如同渡船一样,逆流而上,再向目标顺水而下,最终才能准确到达目的地。
于是我明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如同“渡河”,只有鼓足勇气,全力以赴地逆流而上,经过风吹浪打,战胜急流险滩,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成功路上“零存整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