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其生也有涯,其知也无涯”,这“有涯”和“无涯”的对比,才让我们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成为人们越来越多的话题与实践。人生一世,纵是百年之久,也不过弹指一挥间。而大智慧与真幸福,大学问与真境界,却使无数仁人志士,终其一生也难得其要。世间少有生而知之者,无论学习是后天知识积累的过程,还是先天记忆复苏的过程,人都需要通过种种途径、方式与场景,主动寻求教化,主动解放自身,主动追求突破。
孔子的一生,便是逐步提升、日益觉醒、直至大悟的一生。十五有志于学,三十成家立业,四十不为外物所惑,五十学易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正好表明:立志在先,无志不足以广学;“而立”只是基础,决非最后归宿;仅知世间人事,并非多知;须知天命,才算真知之始;已知真理大道,还得战战兢兢;虽得大自在,还得维持世俗常态。从立志到求学,从做人到处事,从格物到悟道,从正心到归真,无不脉络清晰,进境显著。
西方智者苏格拉底,则以“我无知”而著名。正因自知“无知”,所以毕生探索,追问不止。柏拉图之所以拜他为师,即因其自称“无知”:唯其“无知”,才能如海之位卑,纳尽百川。苏格拉底最终进入何等佳境,并非寻常人可以明断。然有两点,谁都可以见证:由他一脉传承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真正开启了人类的西方文明;他宁愿喝下毒药,也不苟且逃生,足见其精神高度,早已洞明生死。
圣人终身学习,必至超凡脱俗的化境。君子终身学习,不啻技艺精益求精,人情亦必愈益练达,人格亦必愈益美善,人心亦必愈益淡泊。游一回岳阳楼,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必比洞庭湖更为浩大。纵观中华史册,但凡留下浓墨重彩的先贤.无一不是终身学习的典范,无一不如履薄冰一般忧戚自我与天下,无一不孜孜不倦于学问、识见、道德、心性的止境。
今人的终身学习,多在技术,多向功利,多为自我。因为技术日新月异,个人如不终身学习,势必落伍;企业若不成为学习型组织,产品或服务势必被潮流所吞噬。因为欲望没有边际,谁都想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与成功的最大化,所以“终身学习”常被视作达到目标的良方。因为自我的内心越来越没有约束,所以主观的、个体的、本能的视角与想望,轻易成为人们衡量一切的基点或标准。
不管时代怎样变化,终身学习这一点是不变的。一代伟人毛泽东说过:“饭可一天不吃,觉可一天不睡,书不可一天不读。”高尔基也说过:“读书越多,精神就越健壮而勇敢。”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年逾百岁仍然每天坚持读书学习写文章,中国一大批科学家都是学习到老的典范。
艺术界的名演员,都是很有天赋的人,但他们仍会分秒必争地认真习艺,不断地下工夫,提高自己的演技。如果报纸上的影评、剧评指责他们的缺点,他们会一夜不眠地思考自己的缺点。这就是我们能欣赏到优秀演出的原因。同理,对职场中人来说,平时认真磨炼和努力学习是同样重要的。没有不断地努力和磨炼,是绝对不能适应商海大潮的冲击的。那么,你的前程必然黯淡无光。
尽管“活到老学到老”是一句老生常谈。但是做起来比说起来不知要难上多少倍,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人的一生都必须学习”的时候,大概就是生命临近终结的时候了,虽然悟出了真理,但能够用于自己实践的时间却所剩无几了。
也许,作为职场人士,你多年来的辛勤工作,终于赢得了上司的赞赏,而且被公认为整个部门最勤奋的领导,然而,你仍没有机会晋升。或者,事实上,你服务的部门进度缓慢,在短时期内,根本就没有任何升迁机会。关键在于,你如何使自己有升职的实力。向人事部或员工训练部查询一下,公司方面有什么课程适合你学习的,尤其是那些与你工作有关的课程。如果有,请抓紧机会向上司申请。即使要花些时间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样的投资,肯定会有用武之地,对日后的工作或多或少准会有帮助。
如现任奥多比( Adobe)公司大中华区经理皮卓丁,没有任何海外留学的经历和工作经验,却能坐到IT跨国公司大中华区的经理。究其原因,就是皮卓丁善于学习,及时给自己充电的结果。
在去Adobe之前,皮卓丁曾经在联想和莲花软件公司工作过。皮卓丁在莲花任职时,深知自己的短板——英语能力差。于是就很自觉地报班学习英语。几个月后,等来了一次升职机会。但有人却提出异议:“他连英语都不会说,以后怎么与人交流!”而皮卓丁却毫不含糊:“三个月后你再来,我一定让你们刮目相看!”果然,几个月后,皮卓丁操着流利的英文讲话,众人都惊讶得哑口无言。而皮卓丁则笑着说:“幸好我有所准备,否则我再聪明,也来不及‘临时抱佛脚’了。”
时刻给自己充电,这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危机意识。如果你既想“往上爬”,又不去主动学习新知识,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那么就会有原本条件不如你,但因后天的努力充电而实力超过你的人走在你前面,先声夺人,而你眼睁睁地看着人家抢走那把“交椅”或被上司捧在掌心,你会后悔得一塌糊涂。
过去人们把学习作为目标来实现,一旦实现学习目标,学习就告一段落,因此学习具有强烈地功利性。正是这种强烈地学习功利性,使学风浮躁,文风不正。现在我们要把学习当成人生永恒的使命,更加自觉地加入终身学习的行列。一个从大学里出来的学生一辈子不用再走进教室的情形已经成为历史。因为,今天的人类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代,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获胜,每个人和组织都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学习,必须时刻学习,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将不再是少数人自勉的警句,而是一种现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