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人们开拓进取、向上奋进的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自信心在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就中具有显著的作用。这种心理品质应该从小培养,从家庭起步。
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没有动手就否定自己的能力,未经努力就放弃自己的梦想,这会导致他在成长的路上丧失一些宝贵机会。同时,胆怯、羞涩、孤僻、多疑等诸多心理问题,也会因缺乏自信随之而来,造成人际关系上的被动、恶劣。
缺乏自信是一种性格缺陷,人缺乏自信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因此,家长应关注自己的孩子是否缺乏自信,一旦发现,须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缺乏自信的儿童往往会出现以下征兆。
胆怯怕羞。儿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是过度胆怯、怕羞,如不愿抛头露面、不敢接触生人,则可能内心深处隐藏强烈的自卑情结。
独来独往。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对交结朋友兴趣索然,往往喜欢独来独往。
猜疑心重。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小朋友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有时甚至无中生有地怀疑别人讨厌自己,且表现出愤愤不平。
羡慕他人。有时候孩子总是看着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好,生活好;有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虽然自己也有这些,但总是觉得不如别人的,不爱玩自己的。在此类孩子心中,已经开始有了对比、比较、甚至攀比的心理。当自己的生活环境没有其他人优越时,逐渐会产生羡慕的心态,对自己的排斥,如果不正确引导很有可能导致自卑心理。
缺乏勇气与斗志。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勇气与斗志。因此,他们大都尽量回避参与任何形式的竞赛。
表述困难。据统计,8成以上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承受能力差。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即使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的甚至对诸如搬迁、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从。
过分依赖。一般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他偏偏不愿意自己完成,总要依靠周围人来做。这类孩子往往担心自己做的不好,对自己不相信。
有自虐倾向。占相当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
小贴士: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自信?
1.【加强和孩子的互动沟通与交流】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可以尝试着让孩子去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留意孩子的言语中是否存在异常之处。
2.【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校里的行为】遇到疑惑的事情及时和老师交流。
3.【常常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了解孩子的想法】是否存在怪异行为。如果有异常之处,可以从最近孩子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找原因。
4.【在接送孩子时遇到其他同学、小朋友时,经常可以从别的孩子口中听到对自己孩子的谈论】从而客观的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小朋友们眼中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