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历史重演结局不同(1 / 1)

北朝论稿 李凭 1520 字 4个月前

为了杜绝母后干预政治现象,北魏孝文帝临终确立以宗室为主的六辅臣专政格局,而六辅臣的核心则是宗室诸王。然而,宣武帝即位后却排斥宗室诸王而重用鲜卑贵族于烈和母舅高肇,以求改变孝文帝部署的政治局面。为了巩固家族的权势,于烈与高肇先后将各自的侄女送入宫廷,从而导致后宫呈现激烈的三后之争。首先据有尊位的是于氏,接着占领上风的是高氏,而最终胜出者却是并无强大家族背景的胡氏。三后之争并不局限于宫廷,而与朝廷的政治风云密切相关。宫廷与朝廷,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与洛阳时代宣武帝朝的宫廷形势类似,平城时代文成帝朝的宫廷也发生过三后之争。[86]两番三后之争,结果似乎相同,均为地位最低者获得最终的胜利。文成帝朝三后之争的结果是乳母常氏胜出,从而形成龙城诸后干预政治现象,进而导致文明太后临朝听政局面。这样的结果,与道武帝确立子贵母死规则的初衷正相戾。宣武帝朝三后之争的结果是胡氏胜出,于是龙城诸后退出历史舞台,出现灵太后临朝听政局面。这样的结果,与孝文帝确立六辅政格局的初衷恰恰相反。

不过,文明太后临朝听政将北魏政权推向了繁荣昌盛,灵太后临朝听政却致使北魏政权坠入纷争衰败,因为二者面临的历史形势不同。前者处于北魏政权蒸蒸日上阶段,后者处于北魏政权日益没落时期。所以,历史事件看似重演,历史意义却截然相反。

原载《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0期。

[1] 本文是澳门大学年度资助项目“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Queens’ power in Northern Wei”(项目号:SRG026/FSH12-13R/LP)的阶段性成果。

[2] 《魏书》卷7下《高祖纪下》“太和二十三年四月丙午”条,185页。

[3] 《魏书》卷7下《高祖纪下》“太和二十三年三月甲辰”条,185页。

[4] 《魏书》卷13,333页。

[5] 《魏书》卷13,334~335页。

[6] 《魏书》卷7下,185页。

[7] 李凭:《北魏太和之初的双簧专制》,载《学术研究》,2012(7)。该文已辑录于本书,可参看。

[8] 《魏书》卷8《世宗纪》,191页。

[9] 《资治通鉴》卷144,4482页。

[10] 《魏书》卷21上,537页。

[11] 《魏书》卷31,739页。

[12] 《魏书》卷31,735~739页。

[13] 《资治通鉴》卷144,4482页。

[14] 《魏书》卷31,739~740页。

[15] 《魏书》卷21上,538页。

[17] 《魏书》卷13《皇后·宣武顺皇后于氏传》,336页。

[18] 《魏书》卷31,740页。

[19] 《魏书》卷8《世宗纪》“景明二年九月己亥”条,194页。

[21] 《魏书》卷31,741页。

[22] 《资治通鉴》卷144《齐纪》,4502页。

[23] 《资治通鉴》卷144,4502页。

[24] 《魏书》卷13,336页。

[25] 《魏书》卷22,589~590页。

[26] 《资治通鉴》卷144,4483页。

[27] 《魏书》卷13《皇后·孝文昭皇后高氏传》,335页。

[28] 《魏书》卷83下,1829页。

[29] 李凭:《北魏两位高氏皇后族属考》,《北朝研究存稿》,163~179页。

[30] 《魏书》卷83下《外戚下·高肇传》,1829页。

[31] 《魏书》卷21上,561页。

[32] 《魏书》卷83下,1832页。

[33] 《魏书》卷83下,1830页。

[34] 《魏书》卷8,215页。

[35] 杜士铎:《北魏史》“宣武帝宽以摄下与腐朽势力的增长”,263页,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1。

[36] 《魏书》卷21上《献文六王上·北海王详传》,562页。

[37] 《资治通鉴》卷144,4502页。

[38] 《魏书》卷83下《外戚下·高肇传》,1830页。

[39] 《魏书》卷21上《献文六王上》,566页。

[40] 《魏书》卷21上,562页。

[41] 《魏书》卷13,336页。

[42]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02页,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43]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上),卷2《世宗后高英墓志》,46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

[44] 《魏书》卷8《世宗纪》“永平元年七月甲午”条、“八月丁卯”条,206页。

[45] 《魏书》卷8《世宗纪》,206页。

[46] 《魏书》卷13,335页。

[47] 《魏书》卷83下,1832页。

[48] 李凭:《北魏子贵母死故事考述》,载《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49] 《魏书》卷22《孝文五王·京兆王愉传》,590页。

[50] 《魏书》卷8《世宗纪》,201页。

[51] 《魏书》卷13《皇后·宣武皇后高氏传》,336、337页。

[52] 《魏书》卷13,336页。

[53] 《魏书》卷8《世宗纪》“正始四年十月丁卯”条,205页。

[54] 《魏书》卷8《世宗纪》“永平元年三月戊子”条,205页。

[55] 《魏书》卷83下,1830页。

[56] 《魏书》卷91《术艺·王显传》,1968~1969页。

[57] 《魏书》卷83下,1830页。

[58] 《魏书》卷22,590页。

[59] 《魏书》卷21下,582页。

[60] 《魏书》卷8《世宗纪》,206页。

[61] 《魏书》卷21下,582~583页。

[62] 《魏书》卷21下,583页。

[63] 《魏书》卷83下,1830页。

[64] 《魏书》卷83下,1830页。

[65] 《魏书》卷13,336页。

[66] 《魏书》卷13《皇后列传·宣武皇后高氏传》,336~337页。

[67] 《魏书》卷13,337页。

[68] 《魏书》卷9,221页。

[69] 《魏书》卷83,1833页。

[70] 《魏书》卷13,337页。

[71] 《魏书》卷13,337页。

[72] 《魏书》卷83下,1830页。

[73] 《魏书》卷83下,1830页。

[74] 《魏书》卷8《世宗纪》“延昌四年正月丁巳”条,215页。

[75] 《魏书》卷31,742页。

[76] 《魏书》卷31,742~743页。

[77] 《魏书》卷21上,554页。

[78] 《魏书》卷31,745页。

[79] 《魏书》卷9《肃宗纪》延昌四年二月庚辰条,221页。

[80] 《魏书》卷83下,1830~1831页。

[81] 《魏书》卷83下,1831页。

[82] 《魏书》卷9《肃宗纪》延昌四年二月辛巳条,221页。

[83] 《魏书》卷9《肃宗纪》“延昌四年三月甲辰”条,221页。

[84] 《魏书》卷13,336~337页。

[85] 《魏书》卷13,337~338页。

[86] 李凭:《北魏文成帝初年的三后之争》,《北朝研究存稿》,137~1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