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桓王:自从我的肩膀中了一箭(1 / 1)

周武王灭商伐纣后,将有功劳以及自己的亲戚们全部分封成为诸侯,帮助周王朝守护各块土地,周王朝的领导是天子,其余的诸侯国虽然也享有管理土地的权力,但最终都归周天子管。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诸侯国各自在自己的土地上茁壮起来,而周王室的权力却越来越象征化。自从周幽王失国、周平王东迁等一系列事情都依赖诸侯国们的帮助,周王室才得以继续维持后,周王室的权威也就大大的缩水了,天子与臣子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周平王是周幽王的儿子,在烽火戏诸侯后,被姥爷申侯以及郑武公一起拥立为国君,郑武公因为功劳被任命为周王室的卿士,相当于总理的意思。后来郑武公去世,儿子郑庄公世袭了中央的爵位,但郑庄公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要对付母亲武姜和弟弟叔段,因此,郑庄公几乎不去中央,每天都留在郑国荥阳。久而久之,周平王就有想法了:这不是尸位素餐吗?这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吗?郑伯难得来一次首都,不如换一个总理吧?其实,周平王早就看上了虢国的虢公。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周平王有了这个想法,郑庄公马上了知道了,知道以后,郑庄公很不开心,跑去问领导:“大王,听说你要撤我的职?”

周平王挺不好意思,他的即位得到郑国很多帮助,假如撤除郑庄公的卿位,岂不是恩将仇报?可一方面又很害怕郑国恃功而骄,因此才想换个人当总理。等郑庄公亲自问上门了,周平王马上就心虚了:“啊?听、听谁说的?没,没有的事儿。”一着急,周平王就结巴了。

“哦?”郑庄公好笑了,看周平王这姿态,估计他也不敢,于是故意不多说话。

“真没有,兄弟,你得相信我!”周平王说。

“呵呵……”郑庄公开始打马虎了。

这个时候,如果郑庄公凶两句,周平王大概也可以顺势道个歉承认错误,但他这么淡定的样子,让人实在是猜不透什么情况。周平王越想越觉得不妥,得罪郑国毕竟不是长寿之道,于是,当即做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周郑交质。

为了让对方相信自己,拿一个人质去做抵押,这是很正常的一种手段,在春秋时期经常被用。春秋那会儿的交换人质比较动真格,经常都是拿儿子或者太子去,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决心。不过,这种互换人质的方法通常发生在地位相等的诸侯之间,而周平王的这个决定,很显然大大地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别人交换人质都是诸侯之间,你一个天子跟诸侯交换,岂不是把自己的地位往下拉?

“兄弟,你不信任我,这样吧,我让太子去你们郑国做人质,你看怎么样?”周平王说。

“呃……”郑庄公也没想到,周平王居然会出这个主意,赶紧拒绝:“大王,不敢,不敢啊,太子是将来的天子,怎么可以到郑国做人质?您……您还不如撤了我的职。”

“嗨,卿士你继续当着,千万不能辞职啊。至于太子,他缺乏历练,你们郑国现在战术发达,就让太子去你们家学习学习先进技术。”周平王说着,不容郑庄公再推辞,马上就下令把太子带来,要求他随着郑庄公回国。

郑庄公本来是去周王朝讨个说法,现在好了,把周平王的太子搞来,不仅要好生供奉郑国未来的天子,还得把自己的太子也送到郑国去当人质,虽然名义上郑国占尽了周天子的便宜,给尽了颜色让周王室看,但实际上,郑庄公一点都不乐意这样。

没多久后,周平王一命呜呼了,郑庄公亲自护送太子姬狐去首都继承天子的位子,结果姬狐太孝顺,在哭丧期间哭死了,于是,郑国一边要主持为两个天子办丧礼,一边还要册立新的周天子——太子姬狐的儿子王孙姬林。姬林,也就是后来的周桓王。

周桓王即位后,首先按照丧礼安葬了爷爷和爹爹,然后天天在心里咒骂郑庄公,因为他一直觉得,爹爹之所以这么英年早逝,全怪在郑国生活得郁闷。因此,周桓王做了一个决定——不给郑国好脸色看。周桓王首先下达了一份人事调动的诏令,撤了郑庄公卿士的职位,改换虢公。周桓王觉得,这也算是完成当年爷爷的遗志,给郑庄公来个下马威。

郑庄公得到消息以后也很生气,心里骂了几千遍这孙子真是不识好歹。算起来,周桓王也确实是郑庄公的孙子辈人。

郑国上下对这个消息都很愤愤不平,大家纷纷发表各自的主意,商量的结果一致决定——不去首都上朝了。不光是不上朝,还要出口气。按照头号谋士祭足的想法——抢周天子的粮食,让他们也郁闷郁闷。

于是,四月份的时候,祭足带着郑国的大部队跑到周王朝的温邑去割麦子,周桓王气得跳起来八尺高:“打他,我要打他!”幸好被虢公林父和周公黑肩给劝下来了。

眼见着周王朝没有反应,祭足又开始投石问路了,到了秋天,祭足又带着郑国的士兵跑到周的另一个封邑成周去把禾苗和稻谷收走了。消息传到周桓王耳朵里,他再也忍不住了:“奶奶的麻花,这个姬寤生欺人太甚吶,我要打他!”

于是,天子一声号令,纠集了蔡国、卫国和陈国一起去打郑国。周桓王亲自为中军,虢公为右军,蔡国和卫国辅助虢公,周公为左军,陈国辅助周公。

这一次换到祭足他们震惊了,不是想看周王朝什么反应吗?现在反应来了,周天子带着三国联军一起攻打郑国。

郑国上下都没料到是这样的局势,当天晚上,郑庄公召集内部大臣开展紧急会议。

“各位,各位,周天子来了,来打我们了,怎么办?”郑庄公是真的有一点害怕,主要是没想到。

大家都没开口,一方面是再怕出错主意,一方面是想看看国君到底是啥态度,所以,一时间会上鸦雀无声,气氛有点尴尬。

别人都没有发言,郑庄公的二儿子公子突(又叫子元)忍不住了:“爹,咱们怕什么?陈国国内正在内乱,大王在召集,他也不过是来凑个热闹,谁想真打啊?他们根本就没有战斗意志,所以,用郑国的右军来对付陈国就好了;再用左军来对付蔡国和卫国,只要陈国一被击败,他们肯定要到处逃命,周天子的军队看到这种情形也就跟着乱了,蔡国和卫国的军队支撑不了,肯定也要当蔡跑跑和卫跑跑的。到时候,我们就集中全部的兵力进攻大王,而大王的士气早就咱们灭了,哪里是我们的对手?”

郑庄公一听,拍手叫好,会议一致决定就按照公子突的意思办。然后开始分配工作,右军由大夫曼伯担任指挥官,左军由祭足担任指挥官,原繁和大将高渠弥当中军,保护郑庄公。分配完工作,就等着战场上见分晓喽。

第二天,郑庄公和周、蔡、卫、陈在繻葛碰面交战(今天的河南长葛市)。果然不出公子突所料,郑国的军队一进攻,蔡、卫、陈溃败,一路跑一路哭,队伍散得不成样子,周朝的军队看见这个情形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当年武王伐纣的时候全是精兵勇士,可是现在都多少年不打仗了,都忘记了该怎么行动。正当周军乱成了一团,郑国左右军指挥官带着人就向周军冲过来了,周军吓得屁滚尿流,兵败如山倒。

打不赢,跑吧。周桓王坐在战车上,调转车头就开始跑。郑国的大将祝聃看见落荒而逃的周桓王,张弓搭箭手一松,中了!

“大王中箭了!大王中箭了!”这支箭不偏不倚地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当时,无论是周桓王自己,还是陈、蔡、卫国所有人,包括郑庄公,所有的小伙伴都惊呆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周桓王首先反应了过来,本来战败后第一反应都是逃跑,但中了一箭后,上辈子的怒火都被激发了起来,周桓王不仅不逃了,而且直接调转车头准备再次指挥军队作战。但是,这个时候大家谁听他的呀,一个个都赶紧逃跑,生怕跑得慢了也被郑国人射一箭。

祝聃看见周桓王的战车调了方向心里很生气,明明射中了,他还来劲?赶紧请求郑庄公去追击。郑庄公虽然跟周桓王交恶多年,敢抢麦子、割稻子,但是真正伤害到周天子,他是没想到的,赶紧制止:“行了,教训一下就可以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吧,他都受伤了,君子不赶尽杀绝啊!”郑庄公说,其实他心里在担心这事儿会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地步。

周桓王看郑国军队不追了,边骂边坐着战车逃走了。

郑军回到营地后又一次召开紧急会议。

“各位,怎么办,怎么办,大王被射了一箭!”这个时候,郑庄公有理不清头绪。

“主公,别着急,要不我们去道个歉吧!”祭足说。

“这,有用吗?”郑庄公没有底气地问。

“有啊,不过先得做点准备工作,我们放出消息说放箭射大王的那个人已经被处置了,叫大王消消气。”祭足说。

“好,就这么办了,总理,还是麻烦你去一趟,你会说话,大王听你的忽悠。”郑庄公说。

祭足带了鸡鸭羊和一些粮食,连夜就赶去求见周桓王。

“不见,还好意思来见我?”周桓王拒绝。

“别,大王,郑国说不定认识到自己错误了,来道歉呢,给他们一个台阶下吧。”周公黑肩劝说,其实他想说,大王你别犟了,人家来道歉,你见好就收,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吧!否则打了败仗回去,还受了伤,传出去多难听呀。

“不见,这帮王八蛋,我不见!”周桓王继续拒绝。

“大王,给郑伯一个机会吧,您来打他,本来也就是想教训他,现在他可能处在深深的内疚和忏悔中呢,让祭足进来向您道歉吧。”虢公也开口了,给周桓王戴了戴高帽子,顺便也为军队班师回朝做打算,谁想一直待在外面打仗啊?何况又打不赢。

“不见,就是不见!”周桓王倔脾气来了。

“唉,大王,郑伯说起来跟咱们先君周平王是一个辈分的,您见了还得喊爷爷,给他点面子吧!”周公和虢公一起劝。

“好吧,那我看看祭足有什么想说的,说不好我杀了他!”周桓王松了一口,祭足拎着鸡鸭赶着牛羊来了。

“哎呀,大王,真是不好意思,我们国君听说今天发生大事了,大王您没事吧?”祭足上来先问候了一顿,接着开始陈白:“唉,大王啊,当初听说您要来武力教育我们,劳驾到您出军,我们国君也很愧疚,当即就下令说要在家里闭门思过。可都怪手下那些大将不听话,居然私自出动去迎战,国君对这些也是今天刚知道呀,他很生气,已经把那些主将都撤职了。我们国君现在羞愧万分,都不敢来见您,这不,派我这老脸来给您道歉了,请大王不要生那些小人的气,气坏了身子划不来呀!”说着,祭足恨不得再念首《莫生气》给周桓王听,让他知道生气的坏处。

周桓王还在别扭的考虑中,身边的周公和虢公赶紧使了使眼色。“咳,好吧,既然你们认识到错误,那我也就不用劳师动众去讨伐你们了,我回去了!”周桓王开口说,给了祭足一个面子,也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

周桓王回到洛阳以后,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因为,虽然祭足派人来道歉,但老百姓可不这么传达消息,人人都知道周天子讨伐郑国失败了,还被郑国大将射了一箭,大家私底下动不动就开玩笑说:“不要惹我生气,小心我给你一箭啊”。

自从这一箭以后,周天子的威严**然无存,诸侯们互相侵伐,更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

游戏《上古卷轴5》中有这样一个经典对白“我曾经也是个像你一样的屠龙者,直到我的膝盖中了一箭”,这句话在网路上被不断引用,表示意思的转折,本来我想怎么样,直到膝盖中了一箭……如果换到周桓王这里,也可以这么说:本来我也是个想励精图治重振周王朝威严的人,自从肩膀中了一箭……

是的,自从肩膀中了一箭,周桓王再也不想着讨伐郑国的事儿了,他认识到了自己的号召力,也认识到了中央军队的力量,他算是认命了。十年后,周桓王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