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明儒大家黄宗羲之生平(1 / 1)

黄宗羲,明末大思想家,在明清鼎革之际,念念不忘旧朝,集合志士,起兵抗清。后组织“世忠营”结寨自固。复追随南明鲁王,任左副都御史。失败后,隐居著书,对清廷荐官力辞不就,坚决不出仕。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清初五大师”,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他的父亲黄尊素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不久又下狱被押送京城,后来,受酷刑而死。在他的父亲被送走之前,父亲命他拜著名学者刘宗周为师,并嘱咐他:“学者不可不通知史事。”

就这样,父亲的教训对他后来的求学道路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当时年仅十九岁的黄宗羲袖藏铁锥,孤身赴京为父讼冤。

黄宗羲的祖父为使黄宗羲牢记国恨家仇,还在他进出的门口处写上“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八字来激励他。

当时,崇祯即位,阉党失势,黄宗羲在公堂之上出锥击伤主谋,追杀凶手,并在刑部大堂当场锥刺魏忠贤死党许显纯等,明思宗叹称其为“忠臣孤子”,其事迹更是轰动海内外。

黄宗羲归乡后,即更加发愤读书,“愤科举之学锢人,思所以变之。

既,尽发家藏书读之,不足,则钞之同里世学楼钮氏、澹生堂祁氏,南中则千顷堂黄氏、绛云楼钱氏,且建‘续钞堂’于南雷,以承东发(疑系“林”字--笔者按)之绪”(《清史稿》480卷)。又从学于著名哲学家刘宗周,得蕺山之学。

清军入关后,黄宗羲召集里中子弟数百人组成“世忠营”参加反清战斗,达数年之久。失败后返乡闭门著述,清廷屡次诏征,皆辞免。

黄宗羲曾自云一生有三变:“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这正是黄宗羲一生的写照。黄宗羲多才博学,于经史百家及天文、算术、乐律以及释、道无不研究。尤其在史学上成就很大。

清政府撰修《明史》,“史局大议必咨之”(《清史稿》480卷)。而在哲学和政治思想方面,更是一位从“民本”的立场来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者,真堪称是中国思想启蒙第一人。

黄宗羲一生著述大致依史学、经学、地理、律历、数学、诗文杂著为类,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黄宗羲生前曾自己整理编定《南雷文案》,又删订为《南雷文定》、《文约》。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以及其后开始草创,并由后人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的《宋元学案》这两部著作在中国史学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开创了中国史学上的新体裁,即“学案体”。

学案体以学派分类的方式介绍一定时代的学术史,这种体裁被清人取用,成为编写中国古代学术史的主要方式。

曾参加抗清活动,参与对阉党斗争,并成为“复社”领导人之一,与“几社”、“应社”等士人往来,南明弘光年间,阮大铖搜捕复社人士,指为东林党余孽,黄宗羲亦名列其中,被捕入狱。弘光朝覆灭,乃逃回家乡。

清兵南下时,曾组织“世忠营”武装抵抗。明亡,屡拒清廷征召,隐居著述讲学。

康熙帝曾接连两次征召黄宗羲赴京任傅学鸿儒,均遭黄拒绝。

康熙下令地方官员尽录黄宗羲的著作。康熙欲修明史,再次想起黄宗羲,曾邀黄赴京主持史局。

黄宗羲和他的兄弟黄宗炎、黄宗会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有“浙东三黄”之谓。后代中的黄百家亦是清代著名学者。

作为一代大儒,在血雨腥风的清初,黄宗羲积极抗清,在文字狱的泣血风云中,编写了《明儒学案》,被后世所尊崇,黄宗羲晚年之作《怪说》中自述:自北兵南下,悬书购余者二,名捕者一,守围城者一,以谋反告讦者二、三,绝气沙者一昼夜,其他连染逻哨之所及,无岁无之,可谓濒于十死矣!

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军占领南京后挥师南下,很快就占领杭州,接着向浙东地区推进。由于清廷强令汉人剃发,激起了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具有民族气节的官僚士大夫也奋不顾身,举义抗清。

闰六月九日,原明九江道佥事孙嘉绩和吏科给事中熊汝霖首先在余姚举义,响应的民众有数千人。次日绍兴诸生郑遵谦杀了清朝招抚使,在绍兴举兵抗清。

十一日,原明刑部员外郎钱肃乐在宁波聚众响应,定海总兵王之仁拥兵响应钱肃乐。

二十七日,各路义军从台州迎接鲁王朱以海到绍兴,打起“监国”旗号。从而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浙东抗清斗争。

孙、熊起兵后,黄宗羲即与弟宗炎、宗会毁家纾难,集合家乡黄竹浦子弟六百余人组成义军,参加监国鲁王政权的抗清斗争,时人称之为“世忠营”。

顺治三年二月,鲁王任命黄宗羲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在孙嘉绩等人推荐下,又改任监察御史兼职方司主事。

鲁王政权建立之初,虽曾北渡钱塘江,打败过清军,但军权掌握在“悍帅”王之仁、方国安手中,他们不图进取而求保实力,提出了所谓“划地分饷”的分裂方案。

同时,又与南方的隆武政权争夺正统,“竟成水火”。宗羲致书王之仁,力陈保守策略的危险,而主张进攻。

他写道:诸公何不沉舟决战、由赭山直趋浙西?而日于江上放船鸣鼓、攻其有备,盖意在自守也。蕞尔三府,以供十万之众,北兵即不发一矢,一年之后恐不能支,何守之为!

当时行朝诸臣,虽然同意黄宗羲的西进北上战略,却不能付诸实施。只有熊汝霖曾率军西行,攻下海盐,但终因军力单薄而无力推进。

五月,孙嘉绩以所属“火攻营”部交宗羲指挥,宗羲即联合王正中、查继佐两支义军西行渡海,驻扎潭山。

浙西抗清军首领陈潜夫(原明太仆寺卿)、朱大定(尚宝司卿)、吴乃武(兵部主事)等率军前往会师,接受宗羲约束。

他们计划由海宁出发攻取海盐,进入太湖地区,北联吴中义师,颇有“吞吴楚之气”。义师前锋直抵乍浦镇,宗羲又与城内义士孙奭约定,以求里应外合,攻下乍浦。但这时清军主力相距不远,王正中部一战失利,义师兵力微弱,无法推进。

五月底,钱塘江水位下降,清军趁义师主将恃险无备策马过江,义军大溃。六月初一,清军占领绍兴,方国安劫持鲁王出逃。

途中,鲁王乘隙脱逃,而方国安则和马士英、阮大铖一起投降了清军。这便是浙东抗清史上的“浙河兵溃”,或称“江上兵溃”事件。

六月十日,黄宗羲率残部五百余人进入四明山,驻军杖锡寺,意在结寨固守,坚持武装抗清。不久,因部将不听节制,激起民变,四明山寨被山民烧毁。

宗羲被迫潜居家乡,伺机再起。清廷屡次发布通缉令,悬赏捉拿黄宗羲。他只得奉母携儿,暂避化安山中,结庐而居。

鲁王逃出后,在张名振、郑彩等人卫护下,至舟山、入福建,重立监国旗号,辗转于闽浙沿海,曾一度收复福建沿海三府一州二十七县,但内部矛盾重重,臣僚相互倾轧,致使得地复失,居无常所。

顺治六年七月,鲁王由闽入浙,驻扎健跳所(今属浙江临海)海面。黄宗羲闻讯,当即离家赴营,投奔行朝。鲁王任命他为左佥都御史,又提升为左副都御史。

黄宗羲为有所振作,曾极力推荐四明山区抗清名将王翊,建议委以重任,“优其爵,使之总领诸营,以扞海上”,却受到定西侯张名振所阻。

当时,行朝君臣漂泊海上,处境艰难,黄宗羲在《行朝录-鲁纪年下》中记载:上自浙河失守以后,虽复郡邑,而以海水为金汤,舟楫为宫殿,陆处者惟舟山两年耳。……落日狂涛,君臣相对,乱礁穷岛,衣冠聚谈。是故金鳌桔火,零丁飘絮,未罄其形容也。一派狼狈景象,跃然笔端。所以,有人嘲笑他们是“海上天子,船中国公”。而黄宗羲虽然名列大臣,却无实权。

于是,每日与“礼部尚书”吴钟峦在舟中读书讲学,空余时就注解《授时历》、《泰西历》、《回回历》等书。八月,宗羲闻清廷将“录其家口”,急得“陈情监国,得请变姓名,间行以归”。十月,鲁王由健跳移驻滃州(今舟山),又召宗羲回行朝任职。

顺治六年冬,鲁王任命澄波将军阮美出使日本,请求派兵支援。同时任命兵部右侍郎冯京第和左副都御史黄宗羲监军同行。他们渡海抵达日本长崎岛和萨师玛岛。但乞师未成,失望而归。不久,黄宗羲离开行朝,隐居家乡避难,但与四明山及海上抗清武装仍秘密往来。

顺治七年,清军加紧镇压浙东抗清斗争,黄宗羲和四明山抗清首领冯京第、王翊同被列名悬赏通缉。宗羲并未退缩,仍然暗藏鲁王密信,试图与浙西义师联络。七月,清军分两路围攻大兰山,捕杀了冯京第、王翊。宗羲之弟宗炎也被捕,将处死刑。宗羲秘密潜往宁波,与好友万泰、高斗魁等设计,从狱中救出了宗炎。

顺治八年秋,黄宗羲获悉清军将攻舟山,即秘密派人入海报警。九月,清军攻下舟山,行朝大臣张肯堂、吴钟峦、朱永佑等英勇牺牲。鲁王南逃,依附郑成功的永历政权。顺治十年,鲁王势孤力单,被迫取消监国称号,浙东抗清斗争宣告彻底失败。

顺治十一年,投奔永历政权的张名振派遣密使,想与黄宗羲等人联络,途中被清兵截获。清廷再次下令缉捕黄宗羲。

这时,黄宗炎复聚冯京第旧部,在慈溪义士沈尔绪支持下抗清。顺治十三年,沈被告发,清廷以黄宗羲为主谋,即悬榜缉拿黄宗羲、宗炎。宗炎再次被捕,遇救得免。宗羲东奔西走,带着全家到处避难。

在几年颠沛流离生活中,黄宗羲一家累遭祸殃,儿媳孙氏、儿子阿寿、孙女阿迎接连病死,故居两次遇火,所以,他悲愤地写下了“八口旅人将去半,十年乱世尚无央”、“半生滨十死,两火际一年”的诗句。

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政权覆亡,郑成功东渡台湾,黄宗羲感到恢复事业已经无望,于是告别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半生致力于讲学、着述事业。

黄宗羲传奇的半生抗清经历,以及革命性的学术思想,都足以为从许由、善卷到伯夷、叔齐,到春秋战国老庄、鲁仲连,再到东汉严光、魏晋阮籍、嵇康,晋宋陶渊明,明末李贽的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并不是说他之后就再也没有隐士,而是说再也没有比他更大的隐士了。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南下,弘光政权崩溃。然而就在清军入关后,黄宗羲召集子弟数百人组成“世忠营”参加反清战斗,他高扬民族气节,投身于武装抗清的斗争,并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达数年之久。抗清失败后,黄宗羲以清醒的头脑对国家兴亡、历史变革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反思。

黄宗羲深受家庭影响,重气节,轻生死,严操守,辨是非,磨砺风节,疾恶如仇,反对当时的宦官和权贵,这些优秀的品质使他成为东林子弟中的著名领袖。他自云其一生有三变:“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

在这之前,他父亲的去世给他造成很大的影响。其父黄尊素为万历进士,天启中为御史,是东林党名士,为人沉毅正直。

黄宗羲在八岁的时候,随父在任所读书。而在当时,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残害忠良,政治不堪。

东林志士左光斗(安徽桐城人)、杨连(湖广应山人)等常到黄家议论朝政,评论国家政治上的人物。黄宗羲侍立在旁,对朝政黑暗情况、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了然于怀。

因此在他小时候就对国家的一些政治情况比较了解,这也为他后来的隐居生活做了铺垫。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此铮铮铁骨之言出自黄宗羲。在抗清斗争失败后,黄宗羲于晚年建龙虎山草堂于化安山,返乡闭门,从事读书著述。清庭屡次诏征,皆辞免。课徒授业,著述以终,至死不仕清廷,从而成为了一代隐士。

黄宗羲是一位立足于现实而又跨入未来的伟大思想家。而在哲学和政治思想方面,他更是一位从“民本”的立场来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者,堪称是中国思想启蒙第一人。

他多才博学,著作很多,于经史百家及天文、算术、乐律以及释、道无不研究。最著名的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等。《明夷待访录》是在1663年写成的一本字数不很多的著作,但在这部作品里,他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也正是由于此,此书后来被清政府长期列为禁书。

黄宗羲在史学上的成就很大。所著的《明儒学案》打开了浙东史学研究的风气。他一生长期坚持自然科学研究,撰写了二十余部科技类著作,在天文、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

因此,他在地理学方面的研究起步甚早,编纂了《四明山志》,顺治十七年撰成《匡庐游录》,康熙三年写成《今水经》。

黄宗羲积极变革的主张,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狠很的揭露与批判,他所倡导的学术“经世”的观点,给当时政治、经济和学术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也由此成为当时进步思潮的杰出代表。他倡导走出书斋进行实地考察的科学研究方法,与顾炎武同开一代新学风。

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思想和学术。

因此,《旷世大儒》并未用过多的笔墨去演绎黄氏“传奇”,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黄氏的思想和学术成就上。

为此,有人将他与孙奇逢、李颐合称为“清初三大儒”;也有人把他与方以智、顾炎武、王夫之并誉为“清初四大家”;更有人将他同英国的约翰?洛克、法国的卢梭和孟德斯鸠相提并论,赞为十七世纪升起在东西方的光芒四射的明星。

在黄宗羲的科技思想中,他主张“推物理之自然”,从自然本身去寻找物理,反对祥异神化的学说,这些建筑在科学基础上的无神论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抗清斗争失败后,黄宗羲于晚年建龙虎山草堂于化安山,从事读书著述。清康熙二十七年(l688年)冬,先生79年岁时,就在此自觅墓地,营建了极其简朴的生圹,并作诗留存:“空谷登登相杵频,野狐蛇鼠不相亲。应知难免高人笑,苦恋生身与死身。”全诗形象生动,仿佛听到了当年筑墓时彼此交响的舂杵声。

黄宗羲还作《梨洲末命》《葬制或问》篇告诫儿孙,他死后就用平时穿的衣服入殓,“一被一褥,安放石床,不用棺椁,不作佛事,不做七七,凡鼓吹、巫觋、铭旌,一概不用”。

他又引现世之例吟诗明志:“闻说始宁有赵君,不将棺木自缠身。人间亦有奇于我,比例无烦及古人。”

进一步阐明“不棺而葬”,不仅古已有之,今人也有先我而行的。其用意是痛心疾首,明亡于清,“期于速朽,而不欲显言其故也”(黄宗羲神道碑文)。

他还嘱托后人,墓前拜坛下小田可“分作三池种荷花”“能于坟上植梅五株”就非常感谢了。若“再有石条两根,可移至我圹前作望柱,上刻“不事王侯,持子陵之风节;诏钞著述,同虞喜之传文。”勉励后生以先贤的高风亮节、著述传文,作自生的楷模。

临终前,黄宗羲又再次作诗示季子百家:“筑墓经今已八年,梦魂落此亦欣然。莫教输与鸢蚁笑,一把枯骸不自专。”先生在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从俭而葬”,使“百家不敢不遵也”。

他长逝后,儿孙遵照遗嘱办理葬事,并由清初著名史学家鄞县全祖望撰写神道碑文,肖山毛奇龄撰写墓志铭。他死后就葬在余姚城东南10公里的化安山下的龙山东南麓,现属陆埠镇十五岙村。古时候这一带三面青山环抱,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景色宜人。

正如其诗中描述的:“昔年曾此作邻家,依旧水声彻夜哗。风景过清销不尽,满溪明目浸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