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但实际上,人的面部表情、穿着打扮、兴趣爱好等等,都在无形中传递着不计其数复杂而又微妙的信息,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对方的气质、情绪、性格、态度等等。
如果你是一个心思细腻、观察力强的人,那么见到一个陌生人时,迅速收集信息、综合做出判断、洞察对方内心,几秒钟足够了。
从韩愈到德谟克利特:他人之心在脸上
传说韩愈在潮州做官时,有一天出巡,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面貌凶恶,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颗长牙,韩愈很讨厌,想回去好好收拾他。
韩愈回到府里,才下轿,看门的就给他一个红包,里面是和尚的牙齿。韩愈想,我想敲他的牙齿,并没有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 后来韩愈才知道,他就是潮州灵山寺有名的大颠和尚,是个学问很深的人。
无独有偶,西方也流传着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讲述的是同样的道理:
创立了原子论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被后人誉为唯物论的鼻祖。有一天,德谟克利特在街上偶然遇见一位熟识的姑娘,德谟克利特和她打了一声招呼:“姑娘,你好!”
第二天,德谟克利特再一次碰到与昨天同样打扮的那位姑娘时,却这样招呼道:“这……这……太太,你好!”一语道破之后,他便转身离去。
一夜之间成为“太太”的那位姑娘被德谟克利特看穿时,脸上恐怕要涌上害羞的潮红了。
那么,德谟克利特是如何看穿那位姑娘“一夜之间变成太太”的呢?这是他仔细观察那位姑娘的脸色、眼睛的活动情况、面部表情及走路的姿态等一系列举止的结果。
据说,德谟克利特有时正吃着鲜美可口的瓜果,会突然从房间里跳出来,跑到地里去搞清楚瓜果为什么这么好吃。他就是具有如此极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敏锐的观察力,所以才会具有如此神奇的本领。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高明的人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张反映自己肉体和精神状况的明细表,能够反映出每个人的性格,因而通过脸来判断人的性格是切实可行的。
脸是情绪和性格的晴雨表
如果让一个天真质朴的儿童来画一个人,无论他画的是火星人还是章鱼人或是其他什么怪诞的人,他一定会先画出脸,尽管他可能会画出没有脖子的人,但是绝对不会画出没有脸的人。
在我们日常会话里,以脸、面代替人的情况往往很多,比如说遇见人,可以使用“拜颜”、“面晤”、“面接”、“会面”等词语来表示。
中国戏曲中有脸谱的说法,就是以某些角色脸上画的各种图案,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脸就是一张反映个人情绪和性格的晴雨表。
据美国心理学家保尔?埃克曼的研究,面部表情可分为最基本的六种:惊奇、高兴、愤怒、悲伤、藐视、害怕。他发现不管生活在世界上哪个角落的人,表达这最基本的六种感情的面部表情都是相同的。
1966年,他曾把一些白人的照片拿到新几内亚一个处于石器时代的部落中,那里的岛民与世隔绝,以前从未见过白人,但他们都能正确无误地说出照片上白人的各种表情是什么意思。
他还发现,生来就双目失明的人,虽然从未见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却能以同样的面部表情来表情达意。科学证明,面部表情是由7000多块肌肉控制的。这些肌肉的不同组合,甚至能使人同时表达两种感情,如生气和藐视,愤怒加厌恶等。
通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可以看穿一个人的心理,看透他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每个人的表情后面是他的生活经历、学识修养、心态人格。
我们所说的脸面不仅是指人的长相,主要是指面部表情。人体中的面部是内部统一的表面尺度,同时也是在精神上获得完整的整体美的关键。
因为从面部最丰富的精神性表现中,可以看出人的心灵变化。面部结构不可能脱离精神,因为它就是精神的直观表现。
面容是精神的体现,也是个性的象征,它与躯体有着明显的区别。面部很容易表现出柔情、胆怯、微笑、憎恨诸多感情谱系,它是“观察内心世界的几何图”,也是艺术最具有审美特性的地方。
而身体相对于面部,尤其相对于眼睛而言,却居于较次要的地位,尽管它也可以通过动作和造型来表达情感,如手的造型等,但仍然是不足以与面部相比拟的。因为面部与躯体就犹如心灵和表象、隐秘和暴露那样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我们说的“脸色”,也不是指静态的长相,而是指动态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一种丰富的人生姿态、交际艺术。不同的人的脸色,又可以成为一种风情、一种身份、一种教养、一种气质特征和一种表现能力。比如:
脸上泛红晕,一般是羞涩或激动的表示;脸色发青发白是生气、愤怒或受了惊吓而异常紧张的表示。
脸上的眉毛、眼睛、鼻子和嘴,更能表示极为丰富细致而又微妙多变的神情。皱眉一般表示不同意、烦恼,甚至是盛怒;扬眉一般表示兴奋、惊奇等多种感情;眉毛闪动一般表示欢迎或加强语气;耸眉的动作比闪动慢,眉毛扬起后短暂停留再降下,表示惊讶或悲伤。
在面部表情上,对于嘴的作用不可轻视。嘴的表情达意一般如此,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大都懂得眼睛很会说话,而对于嘴的作用有点轻视。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比较眼和嘴表情的作用,他将许多表现某种情绪的照片横切之后再综合复制,比如把表现痛苦的眼睛和一张表现欢乐的嘴配合在一起。
实验结果,他发现观看照片者受嘴的表情的影响远甚于受眼的影响,也就是说,嘴比眼能表现出更多的情绪。
问题倒不在于嘴与眼相比,谁的表现力更强,而在于我们的嘴不出声就会“说话”,让我们看看嘴唇的“表情”:
嘴唇闭拢,表示和谐宁静、端庄自然;嘴唇半开,表示疑问、奇怪、有点惊讶,如果全开就表示惊骇;嘴唇向上,表示善意、礼貌、喜悦;嘴唇向下,表示痛苦悲伤、无可奈何;嘴唇撅着,表示生气、不满意;嘴唇绷紧,表示愤怒、对抗或决心已定。
可见,面部表情能够传达多么复杂而微妙的信息,让你洞穿对方心理。
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大颠和尚、德谟克利特那样善于从脸部看人,这种能力是要通过努力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才能得到的,它不是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做人、看人的本领,发现并掌握它,往往能大大地帮助你做一个左右逢源、极受人喜欢的人。
脸是情绪和性格的晴雨表
如果让一个天真质朴的儿童来画一个人,无论他画的是火星人还是章鱼人或是其他什么怪诞的人,他一定会先画出脸,尽管他可能会画出没有脖子的人,但是绝对不会画出没有脸的人。
在我们日常会话里,以脸、面代替人的情况往往很多,比如说遇见人,可以使用“拜颜”、“面晤”、“面接”、“会面”等词语来表示。
中国戏曲中有脸谱的说法,就是以某些角色脸上画的各种图案,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脸就是一张反映个人情绪和性格的晴雨表。
据美国心理学家保尔?埃克曼的研究,面部表情可分为最基本的六种:惊奇、高兴、愤怒、悲伤、藐视、害怕。他发现不管生活在世界上哪个角落的人,表达这最基本的六种感情的面部表情都是相同的。
1966年,他曾把一些白人的照片拿到新几内亚一个处于石器时代的部落中,那里的岛民与世隔绝,以前从未见过白人,但他们都能正确无误地说出照片上白人的各种表情是什么意思。
他还发现,生来就双目失明的人,虽然从未见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却能以同样的面部表情来表情达意。
科学证明,面部表情是由7000多块肌肉控制的。这些肌肉的不同组合,甚至能使人同时表达两种感情,如生气和藐视,愤怒加厌恶等。
通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可以看穿一个人的心理,看透他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每个人的表情后面是他的生活经历、学识修养、心态人格。
我们所说的脸面不仅是指人的长相,主要是指面部表情。人体中的面部是内部统一的表面尺度,同时也是在精神上获得完整的整体美的关键。因为从面部最丰富的精神性表现中,可以看出人的心灵变化。
面部结构不可能脱离精神,因为它就是精神的直观表现。面容是精神的体现,也是个性的象征,它与躯体有着明显的区别。面部很容易表现出柔情、胆怯、微笑、憎恨诸多感情谱系,它是“观察内心世界的几何图”,也是艺术最具有审美特性的地方。
而身体相对于面部,尤其相对于眼睛而言,却居于较次要的地位,尽管它也可以通过动作和造型来表达情感,如手的造型等,但仍然是不足以与面部相比拟的。因为面部与躯体就犹如心灵和表象、隐秘和暴露那样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我们说的“脸色”,也不是指静态的长相,而是指动态的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一种丰富的人生姿态、交际艺术。不同的人的脸色,又可以成为一种风情、一种身份、一种教养、一种气质特征和一种表现能力。比如:
脸上泛红晕,一般是羞涩或激动的表示;脸色发青发白是生气、愤怒或受了惊吓而异常紧张的表示。脸上的眉毛、眼睛、鼻子和嘴,更能表示极为丰富细致而又微妙多变的神情。皱眉一般表示不同意、烦恼,甚至是盛怒;扬眉一般表示兴奋、惊奇等多种感情;眉毛闪动一般表示欢迎或加强语气;耸眉的动作比闪动慢,眉毛扬起后短暂停留再降下,表示惊讶或悲伤。
在面部表情上,对于嘴的作用不可轻视。嘴的表情达意一般如此,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大都懂得眼睛很会说话,而对于嘴的作用有点轻视。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比较眼和嘴表情的作用,他将许多表现某种情绪的照片横切之后再综合复制,比如把表现痛苦的眼睛和一张表现欢乐的嘴配合在一起。
实验结果,他发现观看照片者受嘴的表情的影响远甚于受眼的影响,也就是说,嘴比眼能表现出更多的情绪。问题倒不在于嘴与眼相比,谁的表现力更强,而在于我们的嘴不出声就会“说话”,让我们看看嘴唇的“表情”:
嘴唇闭拢,表示和谐宁静、端庄自然;嘴唇半开,表示疑问、奇怪、有点惊讶,如果全开就表示惊骇;嘴唇向上,表示善意、礼貌、喜悦;嘴唇向下,表示痛苦悲伤、无可奈何;嘴唇撅着,表示生气、不满意;嘴唇绷紧,表示愤怒、对抗或决心已定。
可见,面部表情能够传达多么复杂而微妙的信息,让你洞穿对方心理。
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大颠和尚、德谟克利特那样善于从脸部看人,这种能力是要通过努力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才能得到的,它不是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做人、看人的本领,发现并掌握它,往往能大大地帮助你做一个左右逢源、极受人喜欢的人。
穿着打扮,一眼洞穿
“衣服是文化的表征,衣服是思想的形象。”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说过。现实生活中确实如此,通过一个人的穿着能看出一个人的个性与品格。
不同的个性就有不同的穿着打扮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代人的穿着打扮也相应复杂多样了。当下人最主张显示个性,所以衣服的款式与色调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能张扬个性、体现个性。
公关专家认为,不同的个性就有不同的穿着打扮,我们只要留心观察,也会从各式各样的服饰中窥探一个人的秘密,了解他的心理状况、审美特色,从而进一步把握其性格特征。
经常穿大方、朴素衣服的人 性格比较沉着、稳重;为人真诚厚道,工作、学习很认真,办事原则性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工作起来踏实能干,比较含蓄,不爱张扬;遇事沉着冷静,理智处理。但这类人的不足是,太过于本分,没有创新能力,缺少魄力。
经常穿单一色调衣服的人 大多比较正直、刚强;理性思维较强,感性思维较弱。
经常穿淡颜色衣服的人 个性比较开朗、活泼;谈吐能力较好,擅长交际。
经常穿深颜色衣服的人 不太爱说话,性格比较稳重,显得很有城府,很老练;遇事冷静,深谋远虑,一般人很难与他耍心计。
经常穿五颜六色、款式独特衣服的人 虚荣心比较强,爱成为外人注目的焦点,爱表现、张扬;但太趋于流俗,缺少秀美的成分。这类人特别任性,不听他人的意见,有独断专行的特点。他们爱自作聪明,其实很愚蠢,往往把事情搞得更糟糕。
经常穿过于高档华丽的衣服的人 也是有很强的虚荣心,并且自我显示欲、金钱欲很强,是金钱主义的典型物质崇拜者。
经常穿流行时装的人 他们的衣服跟着时尚走,流行什么就穿什么,毫无自己的主见,也没有自己明确的审美观。这类人情绪波动大,多具有朝秦暮楚的个性,很不守本分。
经常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服装与款式,不受外界干扰的人 独立性比较强,有超人的判断力与决策力;并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与毅力,一旦制定了自己的目标,就努力完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经常穿同一款式衣服的人 性格大多比较直率、爽朗,对自己有很强的自信心。这类人态度端正、是非分明;做事认真负责,大胆果断,显得非常干脆利落;对人很讲义气,很遵守诺言;但有时候有清高自傲的特点。这类人自我意识比较浓,立场很难改变。
经常改换衣服的人 以女性居多。她们的衣服特别多,一天能换好几次。这类人爱炫耀,爱张扬,特别挑剔;待人不够真诚,做事是个完美主义者。
喜欢穿无袖汗衫的人 他们的性格比较奔放、**不羁;但对人十分随和、亲切。这类人目标不大,爱顾眼前利益,有享乐主义色彩;做事率性而为,不墨守成规,我行我素,喜欢突破、创新;自主意识比较强,常常以个人的好恶来评判一切。你如果损害了他们的正当利益,他们毫不手软,会讨回公道,决不姑息。
经常穿长袖衣服的人 个性比较传统守旧,为人处世喜欢循规蹈矩;对新事物持排斥态度,没有创新精神。
这类人热衷于争名逐利,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定得很高;但是能吃苦耐劳,适应能力比较强,即使在很艰苦的条件下照样能干出一番事业,所以很受人尊重。
这类人爱当领导,喜欢夸奖,很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言谈举止都很讲究,衣着很严肃,很庄重。
经常穿宽松自然衣服的人 多是内向型的。他们自我意识特别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比较孤僻,不愿与别人共处,爱独来独往。
这类人大多很孤独,有时也想和别人交往,但总不能接受别人的缺点与不足,最终还是成为孤独者;做事也缺乏信心与魄力,但比较聪明,思想有比较独特的见解。
经常穿紧身衣服的人 虽然喜欢穿有约束的衣服,但性格是很开放不拘的;最不愿意受约束,常有叛逆心理,但力量微弱,容易被世俗的势力打倒,想超脱又做不到。这类人做事比较干净利落,生活很检点;女性的话会很温柔,富有同情心。
穿着马虎的人 穿衣服很不讲究,马虎邋遢。这类人缺乏机密性与逻辑性,但很有实力。他们富有积极性,对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热情,从事某项工作说到做到,有始有终;但缺点就是不喜欢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面子心理很重。
你一旦在面子上与他过不去,就会对你有报复心理。所以,你要谨慎地与这类人打交道,因为他们心胸比较狭窄。
女人永远抵挡不了各式各样美服的**,她们与衣服的关系可谓密切。有心理学家以东方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看她们穿什么衣着,继而归纳她们的特征,结果得出了一套“看衣着知性格”的结论,并归纳成六大类型。
如果你是男士,那么下面这段会对你有帮助,帮你判断你眼前的那位姑娘到底是怎样一种性格。
常穿丝质衣物--**型 由于丝质衣物极度柔软,没有出众身材,根本没法子穿得好看,所以这类女性对自己的身材充满自信,同时亦希望得到男士的注意。爱穿丝质衣物的女人,潜意识中都希望征服男性,并热情大胆。
常穿白色棉质衣--健康型 此类女性属于活泼可人儿,喜欢追求阳光般的生活,自我期望颇高,而对于另一半也期望他是个率性洒脱、积极向上的男子,渴望拥有一份踏实稳定的爱。因为她们容易爱得深,于是对男人抓得更紧。
常穿印花图案衣--可爱型 此类型女子较缺乏主见,凡事都抱着又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心理,不敢随便尝试,凡事均点到为止,十分保守。
常穿粉色系列衣--浪漫型 温柔甜美又讨人喜欢是此类型女人共通的表现,充满着罗曼蒂克的幻想和害羞保守的矜持。
常穿艳色系列衣--主动型 此类女子在潜意识中都不自觉的喜欢采取主动,干脆、大方、爽快是此种女子的共通点。
喜穿宽大衣衫--平淡型 此类女子对许多事情缺乏兴趣,对别人要求不多,缺乏浪漫感。
衣服的种类与款式当然不止以上几种,穿衣的特色纷繁多样。第一眼看到一个人的时候,你可以把搜集到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做出判断。只要看准了对方的服饰,了解了对方的个性喜好,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谈吐之间,探其心理
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有太多的细节可以暴露他的内心。如果你能够把握这些信息,何愁沟通不畅?
在交谈的过程中,语速、语调、抑扬顿挫,以及润饰等,极大地影响着表达效果。人们有意无意地通过这些因素,表现出所谓的言外之意。当你和别人交流时,需要设法从这些因素中来了解对方的心理。只要你仔细琢磨,便不难听出弦外之音,看出某些端倪,了解对方真正的意图。
·言谈的速度是了解对方心理的关键
在说话方式的各种因素中,首推速度。速度快的人,大都能言善辩;速度慢的人,则较为木讷,此均为每个人的固有的特征,依人的性格与气质而异,不过在心理学中所要注意的,便是如何从与平时相异的言谈方式中了解对方心理。
像有些平日能言善辩的人,有时候忽然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相反地,也有些平时木讷讲话不得要领的人,却突然会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小心,必定出现了什么问题,应仔细观察,以防意外。
大体而言,当言谈速度比平常缓慢时,表示不满对方,或对对方怀有敌意;相反地,当言谈的速度比平常快速时,表示自己有短处或缺点,心里愧疚,言谈内容有虚假。
在一次电视座谈会上,有位评论家曾经说:“男人如果在外面做了亏心(风流)事,回到家里,必定滔滔不绝地与太太讲话。”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情形是因为,当一个的心中有不安或恐惧情绪时,言谈速度便会变快。
凭借快速讲述不必要的多余事,试图排解隐藏于内心深处的不安与恐惧。但是,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冷静反省自己,因此,所谈话题内容空洞,遇到敏感的人,便不难窥知其心理的不安状态。
在工作岗位上,也经常会发生类似情况。平时沉默寡言的同事,假使忽然变得格外多嘴时,则其内心必定隐藏着不欲人知的秘密。
从言谈的音调中可了解对方的心理
与说话速度同样可以呈现特征者,便是语调。以丈夫在外做亏心(风流)事为例,假使被太太识破的话,则其强辩的声音必定会立刻升高。
日本一位作曲家曾在杂志上样刊中叙述道:“当一个人想反驳对方意见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拉高嗓门――提高音调”。的确如此,人总是希望借着提高音调来壮大声势,并试图压倒对方。
音调高的声音,是幼儿期的附属品,为任性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而言,年龄越高,音调会随之相对地降低。
而且,随着一个人精神结构的逐渐成熟,便具备了抑制“任性”情绪的能力。但是,例外的情况自然难免,有些成人音调确实是相当高的。
这种人的心理,便是倒回幼儿期阶段了,因此,自己无法抑制任性的表现。在此情况下,也绝对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
在有女性参加的座谈会上,如果有人的批评似乎牵扯到某位女士,于是被批评的那位女士便会猛然发出刺耳的叫声,并像开机关枪似的开始反驳,使得与会者出现哑口无言的场面,座谈的气氛即刻**然无存。音调高的声音,被看作精神未成熟的象征。
言谈之中,还有所谓的抑扬顿挫。说话时抑扬顿挫强烈的人往往是希望引起对方注意的人,这种人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表现欲。
·从言谈的韵律了解方的心理
在言谈方式中,除了音感和音调之外,语言本身的韵律(节奏)也是重要的因素。
充满自信的人,谈话的韵律为肯定语气;缺乏自信的人,或性格软弱的人,讲话的韵律则慢慢吞吞。其实,也有人在讲一半话之后而悄悄地说:“不要告诉别人……”此种情况多半是在秘密谈论他人的是非,但是,内心却又希望众人知道。
经常滔滔不绝,谈个不休的人,一方面表现盛气凌人,另一方面又好表现自己。这种类型的人,一般性格外向。
日本有很多人喜用暖味的、不肯定的语尾进行谈话。日语的结构,由于其结构都落在语尾,因此,假使语尾的语意不清的话,很容易形成模棱两可的意思。
采用这种谈话方式的人,就是有意躲避言谈的责任。也有人常这样说,“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这不能一概而论”等等。
·以听话方式了解对方的心理
交谈中,必定有一方说而另一方听。因此,既然有讲话的方式,也就有顺应讲话的听讲方式;反之,也有顺应听话方式而改变讲话方式者。因而,若能判断对方以何种方式在听自己的讲话,则可了解对方的心理。
一般说,认真听讲的时候,坐姿会前倾,视线正视;如果有厌烦之意,就会左顾右盼,而且动用手指头,身体倾斜,借以表达其心态。
这些都是极为自然的变化。一般来说,“复述”、“点头”、“附和”等三种听话态度,都能代表人们微妙的心理。
首先,复述对方所说的话,大都将对方的话融会于心,并希望能听到对方的真心话,借着言词的重复,一面传达“我在专心地听”的意思,一面则试图解除对方的心理隔阂。
例如:“化妆品我都有。”“喔,你都有啦?”“嗯,像×牌化妆水、粉底等等,目前足够用啦!”“喔,已经够用了吗?”“嗯,而且,我出门又不多……”“喔,很少出门吗?”“嗯,是呀!不过,话又说回来,到了我这个年龄,有很多机会参婚礼或宴会什么的。”“的确有很多这种机会。”“是呀,所以,我想还是需要打扮漂亮一点。”“你想打扮漂亮一点吗?”如此,往往能够逐渐打入对方的心灵深处。
只要能够一句一句加以倾听,则说话者就可自然的流露感情,说出内心话。能够以这种态度倾听他的言谈者,一方面有忍耐力,另一方面具有好奇心。
其次,当我们观察点头的方式时,便可以发现大多数的点头表示其正在安静地倾听对方的言谈,而且郑重其事。但是,有些人也可能在谈话者面前点头示意,视线却偏向另一方,此种情形便是表面应付,双方没有共鸣的表现。
以点头次数来说,我们不难发现女人的点头频率比男人高,而且会附和地说:“嗯,是呀!”、“我明白”,表现出一副专心听讲的样子。其实,并不能表示被谈话的内容所吸引,而只是顺乎谈话者的直觉上的同意表现而已。这也是一种示意的象征。
此外还有一种点头附合类型的人。此为既讲且听,一身兼两种角色的人,也就是说一边讲话,一边附加。此种人不容说者与听者之间的意交流,一人唱独角戏,径自下结论,而且不容许对方反驳。这种人具有顽固性。
兴趣在何,隐藏性格
兴趣背后隐藏着不为外人所知的个人生活层面,它属于业余生活之一。一个人只有工作、家庭、业余活动等三者获得平衡,才可能有健全的生活。兴趣不像工作、家庭生活那样受制于人际关系,能够自由选择,所以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
·热衷于兴趣的人乃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
通过兴趣了解他人的心理,首先可以看此人对兴趣的热衷程度,如前所述,人们将精力适当分配在工作、家庭、生活上,来保持心绪平稳。但是,在工作与家庭中,一旦产生了无法满足的欲望时,精力就会转移到业余生活上,尤其是某种兴趣上。
例如,在一些单位,有的人在工作上并无特殊业绩,但在兴趣上,却颇有名望。他们一旦提到自己的兴趣,便滔滔不绝;话题一转到工作或家庭上,就缄口不言了。
由此可以判断,这种人因某种原因将本应投注在工作或家庭上的精力,未能如愿以偿。为了填补心灵的空虚,便把所有精力投注在兴趣上。
如果你发现一个人非常热衷于某项兴趣,对收集的物品异常珍惜,虽然对这些物品有向人展示的欲望,却对之如视珍宝,绝不会借给别人,而且时时觊觎他人的同类物品。那么便可断定他们心理异常,应注意防范。
如果再观察这些人的工作态度,就会发现他们固自我防线,极端厌恶别人越雷池一步。他们是典型的独善其身、自扫门前雪的人。
·对运动有兴趣是情绪稳定的人
通过兴趣了解他人心里的第二个要点是,兴趣的种类。即观察对方兴趣属于哪一种。如果将兴趣划分为个人兴趣与团体兴趣的话,前者多属于逃避类型,后者则多半为情绪稳定型。
同样有钓鱼的兴趣,喜欢躲在山中或小溪边,独享垂钓之乐的人,有分裂性或忧郁的心理倾向。这种人往往躲在与世隔绝的象牙塔里,寻求精神上的安定。
由于他们在工作场所和家庭中,无法与人和睦相处,便逃入孤独的世界里。这种类型的人一旦热衷于个人兴趣,便有增加其自闭性的危险。
喜与陌生人共享垂钓之乐的人,他的精神生活必定极为稳定。他们积极地靠兴趣来解除日常生活中未获满足的欲望,因此,工作、家庭和业余生活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同样,喜爱运动的人,情绪也大都稳定。尤其是消耗体力的活动,如:骑自行车旅游的人,他们绝对不会有陷于自闭性恶性循环的担心。
·透过对金钱的兴趣看对方的心理
有一种人喜欢在别人面前故意若隐若现地炫耀自己有巨额金钱,这种人实际上过分节俭;还有一种人无论高兴还是不高兴,都有着强烈的胡乱购买欲,他们属于欲求不满型的人;也有人平常非常吝啬,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又不惜投资巨额,一掷千金连眉头都不皱一下,这种人多数在性格上有自卑感。
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人,属双向性分裂症型。假使你向这种人借一块钱,他则永久都要向你讨这份人情。并且他们对任何事情都要讲小道理,对于股票、土地、贵重金属的投资非常有兴趣。
按照计划使用金钱的人,虽然是很可靠的人,不过他精打细算得非常冷酷。这种人大多数不会将工资交给妻子。只有自己认为需要用钱,才肯心甘情愿地拿出。
·从读书的兴趣看其内心世界
在公关专家眼中,读书不仅能增加一个人的知识和修养,而且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反出一个人的性格。不妨看看下列分析:
爱情小说 这是一个感情型的人,极端直觉,生性乐观,通常很快可从失望中恢复过来,东山再起。
自传 他的好奇心强、谨慎、雄心大,在作出决定前,定会先研究各个选择的利弊及可行性。
报纸及新闻性杂志 如果他喜欢看时事文章,表明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现实主义者,并善于接受新思想。
漫画 他喜欢玩乐,性格无拘无束,拒绝把生活看得太认真。
圣经 很明显,他是一个诚实而勤恳的人,是新生当权者,同时亦很容易原谅人。
侦探故事 他很喜欢接受思想上的挑战,是一个出色的解决问题者,别人不敢碰的难题,他都愿意去对付。
恐怖小说 他是一个富有幻想力及创造性人,对科技感到迷惑,喜欢为将来做好计划。
财经杂志 他是一位极爱竞争的人,最喜欢把别人比下去。
妇女杂志 她有意成为一个“女强人”,希望事事都表现得很出色。
时装杂志 他很着意自己的身份,他会尽力改善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历史书籍 他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人,不喜欢胡扯、闲谈,他宁愿花时间做些有建设性的工作,而不会去参加社交活动。
哲学着作 他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对周围的一切都表现怀疑,容易把问题想得杂、严重,不喜欢交际,因为他觉得别人不值得交往。自信心很强,但缺乏处世的热情。
街头采风、轶闻趣事杂志 富有同情心,乐观,他时常能用说话来娱乐他人,有源源不断的趣味性资料的做话题,令他成为办公室里或晚会上受欢迎的人物。
诗歌 他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人,感情细腻,观察力强,敏感而富于幻想。对人热情,但时常又以自我为中心,孤傲,独行其是。
人类的兴趣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我们从兴趣探视人心时必须要注意这些细节:一般人在听到有关“兴趣”的话题时,无论自己有没有这类兴趣,都会参加进去做适当的附和,你需要判断出他是不是真的有这方面的兴趣。
假使某人对某种特定的兴趣,表示出极端的厌恶,则表明他曾受到某种心灵的创伤。比如:你正在与某位女**谈,话题谈到音乐方面。本来双方谈得很愉快,这时却见她突然闭口不谈,而且脸上抹上一层哀怨的表情的话,你不妨转变话题,旁敲侧击地询问原因。
她可能会说,她曾希望当一位音乐家,但由于父亲反对,以致未能如愿以偿。还有的人上小学时,在别人面前唱歌被取笑,自那时起便讨厌音乐了。
对这种极端排斥某种兴趣的反应,不要一味地认为是兴趣方面的问题。应当看到其背后隐藏着一种过去的生活体验与情怀。否则,我们不仅失去了了解对方心的机会,而且会在无意之中刺伤对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