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以德报怨”?其实,下半句才是重点(1 / 1)

大多数人认为,善良就是无止境的宽容, 似乎不原谅就代表不善良。

在韩国电影《今天》里,女主角多惠的未婚夫翔宇在一个雨夜被一个骑摩托的十七岁少年撞死。多惠选择了原谅肇事少年,还替对方写了请愿书向法官求情,并且策划以“原谅”为主题的纪录片,开始采访不同的受害者家属,希望他们都能原谅杀害他们亲人的凶手。

随着采访的深入,多惠知道了很多受害家属的想法,也不断加深了解了那个肇事的十七岁少年。她陷入了巨大的震惊之中:原来事发当天,那个少年为了逃避责任,两次碾压翔宇,最终导致翔宇死亡。之前他还曾持刀刺伤自己的母亲,母亲为了袒护儿子,并未报案。

那次事故之后,多惠的善良依然没有感化少年,因为一次次地被轻易原谅,反而让他有了侥幸心理。后来少年在学校因嫉妒再次犯下罪行,将同班同学杀害。

这部电影,让人们看到受害者家属选择了原谅,但是犯罪者并没有真心悔过,而是再次犯罪,致使受害者家属的心灵再次受到伤害。

多惠终于明白:她所谓的善良,是无原则、无是非判断的善良;她所谓的善良,对受害者是一种残忍,是对恶的一种纵容,是对正义的一种亵渎。这种愚蠢的、不经过慎重考虑的善良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灾祸。多惠所谓的原谅,迷失了自己。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怎么可能相信一个无恶不作的人瞬间就换了性情?善良需要分清对谁,对恶人的善良就是对自己的戕害。在罪恶面前,宽容不是善,是恶,是大恶。

几年前,看到一则社会新闻,一个女人把自己只有三个月大的小女儿扔到河里淹死了。办理此案的女检察官很同情这个可怜又可恨的女人,为她找了种种理由开脱,比如还有两个孩子需要抚养,比如夫妻长期缺乏沟通导致心情抑郁,比如文化程度不高等,愣是把她从监狱里弄了出来,还给她申请了经济适用房。最后,两个人还拿着白蜡烛到河边去祭奠那个被溺死的婴儿。

女检察官说,这个孩子如果知道这一幕,会原谅她的母亲的。最后镜头定格在那个孩子的尸体上,小小的身体,穿着红肚兜,据说这是她唯一的一张照片。这画面,看得我全身起鸡皮疙瘩,寒意凛凛。

这件事,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这一切,跟那个只活了一百多天的可怜的孩子还有关系吗?她还有机会知道吗?还有机会原谅吗?没有,她已经死了!

都说虎毒不食子,但有些人的人性之阴暗,即使是亲情,也无法将其照亮。让罪恶受到惩罚,让正义得到伸张,这才是真正的善。规则,要永远高于善良。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一句熟悉的话叫 “以德报怨”。“以德报怨”似乎是一个极高的道德标准,能够展示我们大度的气魄以及大气的善良。被别人冒犯了,要用“德行”去感化他,牙打掉了也要往肚子里咽,只要有还击就是个没有德行、不大度的人。

真的是这样吗?

殊不知,“以德报怨”只是半句话,它还有下半句。“以德报怨”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个学生问孔子:“用善行回报恶行,怎么样?”孔子说:“你拿善行回报恶行,那用什么回报善行?要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

可见,一直以来,我们都曲解了孔老夫子的意思,把“以德报怨”立为了道德标杆。其实,孔子反对“以德报怨”,他认为这是在损害我们的道德,让道德无底线可守。孔子给出的分寸是,“用适当的惩罚回报恶行,用善行回报善行”。那些伤害别人的人,必须要接受公平正直的小板砖!

学者于丹说:“孔夫子在这里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他当然不提倡‘以怨报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永远是一种恶意,以一种仇杀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的循环将是一种恶性的,将是无止无休的。我们付出的不仅是自己的代价,还有子孙的幸福。‘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你搭上了太多的恩德,你搭上了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那种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事情,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和磊落的人格,去坦然面对这一切,既不是德也不是怨。其实,孔夫子的这种态度可以举一反三,推及我们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我真心为于丹老师的这段话鼓掌!

有些人擅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却忘了还有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未必能做到的事情,就不要去要求别人。这个世上很难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所以不要轻易劝人宽宏大度。那些劝你轻易说出“原谅”两个字的人,可能并未体验过你深入骨髓的痛苦。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说:“若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不是所有的“对不起”都能换来“没关系”。我们没有义务毫无原则地原谅伤害自己的人。在没有正确认知的人面前,请收起你无底线的善良,因为善良到最后,换来的可能是自己伤痕累累。

有的人真的不值得被原谅。选择不原谅,无关宽容,无关大度,更无关善良。用普京描述恐怖分子的那句话说,就是:“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送他们见上帝。”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智慧即美德。”面对伤害,在原谅之前,需要用智慧去分辨。谁又能说,不原谅就是不善良?不要用好人的头衔去苛待自己,那是世上最虚无的东西,更不要用善良的枷锁去要挟别人。

在伤害面前,你有权选择原谅或者不原谅。但无论怎样请你记得,只要让自己的心里舒服就好。原谅与否,是你的权利,而让自己活得好,却是你必须履行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