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存亡之际,南宋小朝廷依然内斗不止(1 / 1)

01

宋理宗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右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丁大全,任用一个叫袁玠的做九江制置使。

此人贪婪苛刻,一上任就向当地渔民收取重税,还没收到手呢,丁大全就在催了,姓袁的一急,就抓了几个渔民,惹毛了其他渔民,渔民们干脆投了敌人,把所有渔船都交给攻入的敌人,让他们用来攻打南宋。

消息传到太学,陈宗、刘黻、黄铺、曾唯、陈宜中、林则祖六位热血青年群情激奋,他们联合上书,要求罢免罪魁祸首丁大全。

六位太学生当中,陈宜中的文章写得最好,丁大全便把他作为首要打击目标,暗使关系户监察御史关衍弹劾,结果,陈宜中被取消太学生资格,并被谪建昌军,其他五位太学生,也全都遭到贬逐。

六位太学生虽然倒了霉,但从此名声大噪,被誉为“六君子”。

1259年九月,丁大全倒台,左丞相吴潜奏请朝廷,陈宜中才得以回到临安。

那时候,后来的权臣贾似道刚当上右丞相,亟需网罗人才,他看上了才华横溢又血气方刚的陈宜中,很想让他做自己的门生。

贾似道对皇帝说,当初上书扳倒丁大全那六个太学生,可以免省试而赴考,得到皇帝允准。

在1263年的廷试中,陈宜中名列第二,成为贾似道的手下。在贾似道关照下,陈宜中升迁很快,没几年就从最初的绍兴府推官校书郎,升到了监察御史。

十年后,虽然期间有过波折,但陈宜中还是混成了副宰相,成了实权人物。

02

与陈宜中官运亨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宋局势一天不如一天。

公元1267年十一月,忽必烈令征南元帅阿术等人攻取襄阳,6年之后的1273年二月,守将吕文焕力竭降元,襄阳失陷。

俗话说“襄阳破,临安摇”,咽喉之地襄阳一丢,不但临安危险,整个南宋的半壁江山,眼看也是朝不保夕。

偏偏在这时,年仅35岁的大老板宋度宗赵禥挂了,被贾似道拥立为帝的宋恭帝赵?年仅5岁,贾似道只好“主持大局”。

而那时,百万蒙古大军的铁蹄又分两路开到,一路由阿术率领,一路由伯颜率领,攻占有“江鄂屏蔽”之称的阳逻后,直逼芜湖。

贾似道无法,被迫亲自到芜湖督师。

之前就消极抗敌、一味求和的贾似道,到了芜湖依然企图求和,可是对方不答应,他只好硬着头皮打,结果宋军主力一触即溃。

贾似道幸亏跑得快,逃到了扬州。

至此,贾似道的昏庸无能显露无遗,简直成了全民公敌。

在人们的印象中,陈宜中与贾似道是“一伙的”,是他的附庸,但这时的陈宜中却决定与他割席。

然而,时为知枢密院事的陈宜中,却不知贾似道的下落,向逃回来的败军打听,败军也不知道,他便以为贾似道已死,上疏要求治他的罪,同时要求革其职务。

太后却不同意:“似道勤劳三朝,岂宜以一旦罪,失遇大臣之礼?”

——人家是三朝元老,起早贪黑地为国家工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哪能因这点小过失,而这样对待人家?

03

然而,无论太后如何偏袒贾似道,陈宜中与其割席的决心,已经是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的了,因为他不但要摘掉“贾似道走狗”的帽子,还要取而代之,掌握更大的权力。所以接下来,他“不得不”杀了贾似道一个亲信。那人名叫韩震,当初贾似道去芜湖督师,离开朝廷时命他总督亲兵,贾似道“失踪”后,便有传说他要“劫朝”,陈宜中也不管是真是假,假意召韩震商量事情,事先却设下埋伏,韩震一到就把他杀了。

这是消灭贾似道的势力,是件大快人心的事情,还顺应了抗蒙的民心,陈宜中从此令人刮目相看。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贾似道一伙的。

从小处说,他一举诛杀想“劫朝”的韩震,是避免了整个皇族成为人质,救了整个皇族,这么大的功臣,皇帝怎么能不重用呢?

所以,当不久之后曾渊子等人请求拜陈宜中为特进(高级侍从官)右丞相,大老板根本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从那天起,朝廷的政治军事大权,都落入了陈宜中之手。

贾似道则被谪为商州团练使,没多久就在福建漳州,被山阳县尉郑虎臣杀了。

贾似道被杀,自然大快人心,而到达权力顶点的陈宜中后来的所作所为,并不比贾似道更得人心。

按理说,在元军直逼临安、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作为右丞相,陈宜中首先应该做的是把抗敌作为头等大事,可他成为右丞相之后的“头等大事”,却是与左丞相王熵内斗。

陈宜中和王熵两人,都是靠了贾似道的提携,才逐渐有了成就,可大敌当前,需要他们同心协力共御外辱的时候,为了争权夺利,他们却开始狗咬狗。

争斗的结果,王熵败下阵来,以“有职无权”为由,提出辞职。

04

正值抵御外辱的关键时刻,左右丞相却玩这一出,这不是令国人心寒,拆抗战的台吗?

为了缓和两个丞相的矛盾,谢太后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命陈宜中为左丞相,留梦炎为右丞相,至于王熵,则让他当了个位在丞相之上的平章军国重事。

调整过后,王、陈之间的矛盾,依然如故,钩心斗角不断,留梦炎则既无能又无耻,根本不可能担当抗战大任(后来还降了元,还曾劝降文天祥,遭到文天祥痛斥)。

而与陈宜中、留梦炎相比,王熵好歹还有点责任心,当朝廷命张世杰等主战派将领进击元军,作为丞相的陈宜中和留梦炎都不去督战的时候,王熵则要求丞相出兵吴门。

1276年七月,张世杰在焦山之战中失利,王熵认为与陈宜中这个丞相不去“安抚诸将、鼓励士气”有关,便想借机报复陈宜中,再次以辞职要挟朝廷,提出辞职时,虽然把责任“揽”到他自己头上,却暗示陈宜中才是罪魁祸首:大敌在境,吴门距京都不远,六月出师,诸将无统,臣不得其职,又不得其言,乞罢免。

他的辞呈,没有得到批准。

而谢太后仿佛也没有明白他的暗示,对龟缩在朝廷、不去前线督战的两个丞相,也无任何处理。

王熵见没有达到搞倒陈宜中的目的,干脆让他儿子出面,唆使京城太学生刘九皋等人伏阶上书,开列了陈宜中数十条过失,直指他“当出督而畏缩犹豫,第令集议而不行”。

刘九皋等太学生的指控,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陈宜中瞎指挥,令张世杰的步兵用于水战、刘师勇的水兵用于陆战,从而导致“指挥失宜”,不打败仗才怪。

最后,王熵还借太学生之口,表达了对陈宜中的极度担心,害怕他比贾似道还要误国!

对于这种指控,陈宜中的应对方式是“老子懒得跟你计较”,然后赌气辞职。

谢太后有点蒙,这些大臣都吃错药啦,怎么到了关键时刻,一个个的都撂挑子?

谢太后也毛了,下令罢免了始作俑者王熵,抓了刘九皋,然后跟陈宜中他娘杨氏说好话,“请您老人家让您儿子回朝”。

僵持了好久,陈宜中才答应回朝,担任右丞相。

05

既然“又担大任”,在抗战方面再不做点什么,实在太不像话了。

陈宜中开始进行一系列布置,首先命夏贵率军保卫临安城,然后动员全民皆兵,将临安城15岁以上的男子,都弄来当兵。

然而,当1275年十一月元军攻破常州,继续向临安进军的时候,临安仅有文天祥的三万多勤王兵。

这点兵,要想守住临安显然不可能,左丞相留梦炎又当了逃兵,陈宜中只好派将作监柳岳为谈判代表,前往元军大营求和。

无论柳岳如何哀求,如何保证“年年进奉修好”,伯颜都不为所动,还说什么他兴兵灭宋是天道,叫他不必多言。

柳岳回来后,陈宜中仍不死心,又派正少卿陆秀夫去跟伯颜说,我们愿意称臣纳贡,还愿称侄孙,伯颜仍不答应。

战、和两条路都行不通,有没有第三条路呢?

陈宜中想到了迁都,谢太后先是不答应,陈宜中哭了,边哭边哀求,让谢太后明白,若不迁都,“靖康之耻”完全可能重演,难道您老人家……谢太后怕了,这才答应迁都。

“迁都”不过是漂亮的说法,说白了就是出逃。不料,约定的出逃日期到了,谢太后从早上等到晚上,也没等到陈宜中。

感觉被忽悠的谢太后,气得把簪珥摔在地上,破口大骂,老娘本不想迁都,大臣们劝了多次,老娘才答应,现在又一个人影都见不到,以为老娘好欺负吗?!

1276年正月,元军攻占了杭州东北的臬亭山,临安城一片混乱,陈宜中等文武百官根本不管谢太后等皇室成员死活,来了个率先而逃。

谢太后只好决定投降,一个月后,元军进入临安,又一个月后,元军押着包括皇帝及皇亲、后宫人员在内的数千人,浩浩****北上。

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06

虽然南宋王朝事实上已经灭亡,但益王赵昰,和弟弟广王赵昺、宋理宗驸马杨镇、宋度宗杨淑妃之兄杨亮节,以及赵宋宗室秀王赵与择等人,辗转逃到了福州。

第二年五月,益王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宋端宗,陈宜中被任命为左丞相,主持流亡政府全面工作。

形势都严峻到这种地步了,都不知道明天一早醒来,会不会再做亡国奴,权贵们仍没忘争权夺利。

比如外戚杨亮节,利用国舅爷身份“居中秉权”,秀王赵与择心想你外戚又怎么样,老子还是宗室呢,是“国家亲贤”,你要秉权,老子就要掣肘!

两人PK的结果,赵与择输了,被杨亮节赶出朝廷。

外戚和赵家宗亲都靠不住,陈宜中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抗战派主要人物陆秀夫和文天祥身上,委以重任。

可是后来,他又与陆秀夫产生了矛盾,竟指使台谏官弹劾陆秀夫,然后免掉陆秀夫的职务,把他赶到潮汕。

当被派去和谈的文天祥被伯颜拘捕后好不容易逃回来,也遭到陈宜中排挤,文天祥就到江西一带,组织抗元武装去了。

文天祥离开朝廷,也是为了避开统治集团的矛盾,尽管他们的矛盾,并不会因他的离开而减少。

元军仿佛是为了配合南宋统治集团的窝里斗,加快了南攻的节奏,虽然一路上遭到南宋爱国将领的坚决抵抗,但其前进的步伐,一点也未受到影响。

1276年十一月,元军打到福建,福州知府王刚中开城投降,宋端宗逃到泉州。

在元军穷追不舍之下,在海上四处漂泊的宋端宗,于1278年乘船时遭遇飓风,船翻人亡,年仅11岁。

小皇帝一死,陈宜中顿感绝望,仓皇逃走。

这一次,他干脆带着家眷,逃到了越南的占城,谁知那儿也不安全,很快被元军占领。

就在陈宜中逃亡的过程中,试图做最后一搏的陆秀夫立卫王赵昺为帝,与少傅张世杰共同秉政。

公元1278年六月,末帝赵昺移居崖山。

第二年,张世杰与张弘范率领的元军在崖山遭遇,宋军全军覆灭,崖山被元军包围。

为了避免靖康之耻重演,陆秀夫大哭一顿后,背着8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同在崖山的南宋十万军民,相继跳海而死。

而那时,再度逃亡的陈宜中,已经从越南的占城逃到暹罗(也就是今天的泰国),那个元军兵锋不及的地方,过逍遥日子去了,后来老死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