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 1)

对白素贞,我们以为她是高高在上的,唯有许仙这样的夫君才能相配,唯有断桥、竹伞、雷峰塔的传奇才能相称;而胡媚娘,她亲切、真实得像一位邻家小妹,可爱,活泼,善良,是现实里可以幻想、期许的对象。正是这一份真实,打败了只存在于幻想里的白素贞,让胡媚娘这么突出,让观众这么厚爱。

一个天上仙,一个地上人。赵雅芝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演技可以说已是炉火纯青。

《新白娘子传奇》大火背后的奥秘

《新白娘子传奇》有相当多的经典之处,我只能以一个观者的姿态,略写一二。

首先,它很新奇。有传说的色彩和玄幻的成分自然是一大特点。但最新奇的,还是它采用了戏曲歌舞的形式,而且用的是非常好听的黄梅调。

黄梅调最早起源于邵氏的黄梅调电影。在20世纪60年代,“黄梅调”是港台电影界最重要的类型电影之一,有近百部的“黄梅调电影”在这十年间陆续问世,其中,李翰祥于1962年导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令黄梅调更加广为人知。

台视《新白娘子传奇》制作人曹景德在原版小说的前言里这样介绍:“《新白娘子传奇》是台湾电视公司年度压轴大戏。该剧以《白蛇传》为架构,重新改编拍摄,强卡司、大制作,可谓历来难得一见的好作品。当初,台视节目部经理熊廷武先生找到我,他说他一直有个构想:做一部能够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又注重黄梅调表现的连续剧,于是,指示要审慎地去思考研究。在一连串的企划过程中,也曾有过《梁山伯与祝英台》《水浒传》等的提案,尔后皆顾及题材无法推陈出新而作罢。经再三研思,终于,《新白娘子传奇》从众多企划案中脱颖而出。除了内容家喻户晓,能引起大家共鸣之外,在表现手法上,也较容易创新。譬如,剧中的黄梅调,特请名作曲家左宏元先生,创作了所谓的‘新黄梅调’,剧中一些特技的处理及画面的表现,也一改以往简陋粗糙的摄影及剪接技巧,专程从美国购置了美金六万元的‘变形’软体来做电脑特效,以期让观众获得最新、最逼真的视觉享受。此番推出的《新白娘子传奇》,就剧情而言,除了注重许仙与白娘娘情感的缠绵悱恻之外,更加入许多轶事小传,使故事不但‘情、理、法’兼具,其立意也颇为反讽。在演员阵容方面,我们则依据去年港台最美丽的女明星票选,力邀港星赵雅芝来担任‘白娘娘’此一要角;‘许仙’则由反串扮相特别俊俏的港星叶童来饰演,以期将原来在原‘白蛇传’中较窝囊的许仙,另外创造出‘叶童式许仙’的风格。此外,青蛇及法海二角,分别由港星陈美琪和台视老牌演员乾德门饰演,其余主要演员亦皆由台视资深演员担任,阵容可谓十分强大。值得一提的是,配合《新白娘子传奇》的播出,多乐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也同时出书,使观众除了电视的直接视觉享受之外,还可沉醉在文字隽永的回味之中。对广大读者及热情的《白蛇传》迷而言,不啻为最佳礼物。”

从以上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剧是一部原汁原味的古装剧,色彩鲜明,人物细腻。整部剧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突出中华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并且采用黄梅调的形式唱出对白,朗朗上口,很自然地把戏曲和影视结合起来,用音乐为剧情增添无限风采。

那么,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呢?

许仙露面的开场,即是中国人都要过的清明节。祭奠先祖,缅怀古人,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予以重视的孝道,再结合上坟情景时的唱词,更能凸显出思念已去故人的悲凉,“三月三日是清明/家家户户去上坟/有的坟上飘白纸/有的坟上冷清清/深重追远来祭祀/焚香顶礼是儿孙/一年一度行孝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不仅唱出了上坟的凄凉,更容易将观众带进那种传统的氛围里。

白素贞与许仙结姻缘,办的是传统婚礼,新娘要戴凤冠,穿红袍,坐花轿,而新郎要骑高头大马。拜堂的时候,两个人也要施行传统婚礼的礼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然后送入洞房,大红灯笼高高挂,大红烛火高高燃,哪里都是红的,热闹非凡。

里面还说到端午节。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包粽子,要喝雄黄酒,许仙家也不例外。当他兴冲冲像孩子一样拿回雄黄酒的时候,夫妻俩在房里唱着团圆的歌。当回忆一个电视剧片段时,你能想到具体的画面,这就说明它的拍摄是成功的。没错,爱情是一种感觉,可是,爱需要呈现出来,这部电视剧做到了。

再次,它还显现出很好的儒释道文化。儒文化的体现,代表人物有皇帝、钱塘县令、许仕林等人物。特别是许仕林,儒家讲“百善孝为先”,许仕林状元及第,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登雷峰塔救母出塔,可谓是儒文化的传承。

释文化的体现,代表人物有法海,法海虽一心收服白蛇,但也只是听从上天的安排,他身上还是有佛性,所以叫人也恨不起来。比如对于梁相国之子这种做尽坏事的人,也一样不计前嫌超度护送其尸首回京。

道文化的体现,代表人物则有王道灵,而他的出现及他所制作的万灵丹,也再次诠释道文化的精髓,即求人长生不老。

除此之后,本剧还有大量的经文出现,贯穿在情节里,令人回味无穷。

比如,第31集中白素贞的一段念词,就出自《大慈菩萨发愿偈》 :“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 。”

比如,许仙出家后,也有一段出自《净土发愿文》 的念词:“众罪消灭,善根增长。 若临命终,自知时至 。身无病苦,心不贪恋 。意不颠倒,如入禅定。 ”

再比如,分别出自《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和《白衣观音大士灵感神咒》 的两段念词: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徒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

“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最后,叶童的反串也是本剧的一个经典。

因为有着这些根基,所以这部剧总能常看常新,每看一次,都能有不同以往的新收获。

“赵雅芝现象”(一)

1992年,因接拍《新白娘子传奇》而大火的赵雅芝,片酬一跃涨至300万港币,成为台湾影视圈片酬最高艺人。

台媒曾经报道说,赵雅芝拍新白娘子时的片酬是每集4万港币,折合台币约12万。她拍下一部戏时,片酬就翻了一倍,变成每集24万台币。

因白娘子一角的成功,赵雅芝迅速火遍台湾,甚至在全台湾范围内燃起一股火热的“赵雅芝热”。

当时很多权威的官方报道这样写道:“90年代,台湾三大电视剧之间的竞争可谓非常激烈,‘中视’被其他两台打压得决定打一翻身仗,于是就拿出撒手锏——戏说剧。戏说剧作为‘中视’的王牌剧,其投入高达近4000万台币(约合港币1200万),这已经算是当时的天文数字——1990年,‘中视’投拍《戏说乾隆》,以546万台币(合港币165万)签下女主角赵雅芝。次年5月15日《戏说乾隆》在台湾‘中视’首播,第二天台湾各大媒体就在报道其头天晚上的收视率了,之后戏说的收视率一再攀高,是90年代在台湾唯一一部平均收视超过40%以上的电视剧。”

“《戏说乾隆》的火爆让赵雅芝的人气、片酬及影响力再度达到巅峰。这之后赵雅芝的片约就非常多,由于看重赵雅芝在内地市场的强大号召力,香港电影片商曾以两百万以上酬劳邀请她进入电影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赵雅芝委婉拒绝,这就是她的个人魅力,不是看酬劳高就接戏,或许正是这份独特的个人魅力使她成为红火时间最长的华人女明星。就在次年,《戏说乾隆》的余热还未散去的时候,她为尝试新的戏路接了一部火爆至今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

“《戏说乾隆》之后,赵雅芝身价大涨。拍摄《新白娘子传奇》时,她的片酬结算方式已由之前的税前台币结算换成税后港币结算,此时赵雅芝的片酬已经位列当时女明星片酬中最高之一了。而一部《新白娘子传奇》,税后两百万,在当时的1992年,已非常之高,纵观整个娱乐圈,没有几个女明星能够与之并驾齐驱。”

“《新白娘子传奇》当年造成的轰动自不必言说,相信只要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就一定会有感触。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其当时的收视率仅仅是衡量其影响力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必须要有持续的影响力,那些年和这部剧一样首播时创造了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很多,可是能和这部剧一样在20年来反复被内地引进反复重播的则屈指可数。红极一时与影响力巨大的区别,正在于此。”

“据统计,《新白娘子传奇》是重播最多的港台剧,2009年第三次引进后内地6家卫视集团轰炸式重播,热度依然。而赵雅芝作为白素贞的扮演者,不管是她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还是她的市场影响力,到今天来看,都是非常巨大的。而这部剧也是中国影视剧史上的一个神话。”

90年代中后期,已经迎来事业第二高峰的赵雅芝,却意外地“息影”,将生活的重心再次转移到家庭中去。此后,她接戏甚少,只是出于兴趣,产量很低。但是或许正是因为她的这种淡定与从容,她的影响力一直都在。

八九十年代是当之无愧的属于她的黄金时期,她为我们贡献了太多的经典形象,无论是在香港的起步到成为香港最红的偶像之一,还是后来到了陌生的台湾,凭借一部《新白娘子传奇》成为声名大噪的巨星。她的事业之所以如此顺利,与她的勤勉与智慧不可分割,作为一名演员,她不浮躁,不功利,知道自己的优势,更知道以退为进。而另一方面,她既是一名明星,也是丈夫的妻子,孩子们的母亲,她很好地将这三种完全不同的角色结合到一起,在家庭与事业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赵雅芝现象”(二)

《电影画刊》历时7个月特别研究“赵雅芝现象”,杂志主编马宏锦对这样的一个举动解释说,它既正常又不正常。正常是因为国内外“芝迷”很多,有相当数量的读者纷纷致电致函希望画刊多加关注赵雅芝,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所以才做了对“赵雅芝现象”的研究;而不正常或许在于,毕竟《电影画刊》作为一本面向世界影坛和国内外读者的杂志,还是第一次如此长期地关注某位影星。

分析赵雅芝能够拥有如此之多的影迷的原因,除了她非凡的美貌和娴静典雅的气质,更在于她善解人意的温和,包容宽厚的母爱,可以说,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在她的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这令不少年轻的女性都渴望能成为像芝姐一样的人。是啊,看现今已63岁的赵雅芝,身材保养犹如少女,脸上常常挂着温暖明媚的笑容,不禁让人感叹——世间果真有人能够如此优雅地老去!

她的这种魅力,是一种文化的熏陶,是一种个性的完美修养。

首先,她天生丽质,是演艺圈公认的古典美人,非常适合扮演古装角色。这种甜美的扮相,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就更显得弥足珍贵。试想一下,当我们看惯了涂脂抹粉的网红脸,偶尔看到这么一张清丽脱俗的面孔,一切都如古代山水一般的宁静、温婉,这种超凡脱俗的古典美,怎能不让人向往——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逐本溯源,更是一份对古典文化的精神寄托。

其次,赵雅芝以38岁的“高龄”扮演了仙气十足的白素贞和清丽脱俗的胡媚娘,两个角色丝毫不与她的年龄产生冲突,所以她绝不是那种到了年纪就只能转型去饰演与自己相同年龄层次角色的演员,而依旧可以轻着罗纱,绣带飘飘,步态轻盈,演绎妙龄的女子。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她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但在剧情里依旧能够拾捡角色需要的青涩,将每个角色的演绎做到举重若轻,真可谓功力深厚。

再次,拿她在《新白娘子传奇》中的表演举例,她的表演采取别具一格的“轻戏曲化”的形式,一举手、一抬头,并不是特别的生活化,总有一些“仙”的气质,这很贴合她的形象以及古装剧的氛围,为她的大红打下一种“雅”的基础。我想,任何一个男孩子,都曾经幻想过自己若有这样一位古典美的娘子,该有多美妙吧。

一位来自长春的影迷说:“我是女孩,我渴望受人称赞、渴望异性追求、渴望完美,而促成这些愿望实现的最终因素——真善美只有在赵雅芝身上才可以学到。”一位来自江苏的影迷说:“现在的都市女性大都追求另类自我,体现个性魅力,爱酷善搞怪,传统型的温柔女性已较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果敢、泼辣、前卫的‘新新人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从内心深处唤起对温婉女性的追求,并热衷于此,而赵雅芝则是这类深具女人味的纯粹女人”。

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出,很多女孩迷恋赵雅芝,是想让自己以她为标杆,成为像她一样完美的好女人。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从她身上看出了母性的温柔,所以在受伤或感到委屈时,可以借芝姐的怀抱躲一躲。因为她这种慈母气质可以挥去人们心中所有的愁云。还是那句话,谁不喜欢温婉柔美的人呢?一想到那种笑,那种话语,都是暖的,想不喜欢也是很难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