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1 / 1)

一、古籍、资料汇编

[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南朝〕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

[4]〔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

[5]〔后晋〕刘煦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6]〔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7]〔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8]〔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9]〔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长沙:岳麓书社,2010.

[10]〔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

[13]〔汉〕桓宽撰.王利器注解.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14]〔唐〕王维著.〔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5]〔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16]〔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校注.白居易文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17]〔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8]〔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9]〔明〕唐寅著.周道振、张月尊辑校.唐寅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0]〔明〕唐寅.唐伯虎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5.

[21]〔明〕李贽.焚书·续焚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

[22]〔明〕袁崇焕著.杨宝霖辑校.袁崇焕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23]〔清〕金圣叹著.陆林辑校整理.金圣叹全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24]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4.

[25]胡思敬.国闻备乘.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26]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

[27]溥仪.我的前半生.北京:群众出版社,2013.

[28]辜鸿铭著.黄兴涛等译.辜鸿铭文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9]胡适著.胡适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二、专著、论文

[1]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

[2]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子今.秦汉社会意识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辛德勇.制造汉武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5]晋文.桑弘羊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张作耀.孙权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吕思勉.三国史话.北京:中华书局,2009.

[8]梁庚尧.中国社会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9]杜文玉.唐代宫廷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10]孟森.明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1]王天有.明朝十六帝.北京:故宫出版社,2010.

[12]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7.

[13]王兴亚.甲申之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4]孙文良、张杰.甲申风云录.北京:故宫出版社,2013.

[15]易中天.易中天中华史.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

[16]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17]阎崇年.清朝十二帝.北京:故宫出版社,2010.

[18]〔日〕冈田英弘等著.王帅译.紫禁城的荣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19]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0]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1]戴鞍钢.晚清史.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

[22]房德邻.封疆大吏与晚清变局.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23]汪衍振.大清权臣李鸿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4]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5]黄永年.唐史十二讲.北京:中华书局,2007.

[26]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27]韩昇.隋文帝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8]侯旭东.近观中古史:侯旭东自选集.上海:中西书局,2015.

[29]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0]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1]许倬云.历史大脉络.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2]漆侠.宋代经济史.北京:中华书局,2009.

[33]程民生.宋代物价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4]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5]樊树志.晚明大变局.北京:中华书局,2015.

[36]樊树志.明史讲稿.北京:中华书局,2012.

[37]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38]陈铁民.王维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39]蹇长春、尹占华.白居易评传(附:元稹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0]孔凡礼.苏轼年谱.北京:中华书局,2005.

[41]王水照、崔铭.苏轼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42]于北山著.陆游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61.

[43]邱鸣皋著.陆游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4]许苏民著.李贽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5]阎崇年.袁崇焕传.北京:中华书局,2005.

[46]吴正岚.金圣叹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7]黄兴涛著.文化怪杰辜鸿铭.北京:中华书局,1995.

[48]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49]马勇.重寻近代中国.北京:线装书局,2014.

[50]谭其骧.长水集续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1]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

[52]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3]黄挺、陈利江.潮州商帮.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54]张海鹏、张海瀛主编.中国十大商帮.合肥:黄山书社,1993.

[55]〔美〕刘子健著,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56]〔美〕王靖宇著.谈蓓芳译.金圣叹的生平及其文学批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7]〔日〕静永健著.刘维治译.白居易写讽喻诗的前前后后.北京:中华书局,2007.

[58]许总.文化与心理坐标上的王维诗.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第1期.

[59]顾诚.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历史研究,1999.第1期.

[60]高寿仙.明朝有没有沈万三—沈万三及其后裔考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第3期.

[61]户华为.虚构与真实—民间传说、历史记忆与社会史“知识考古”.江苏社会科学,2004.第6期.

[62]徐卫民.秦隋速亡原因比较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第1期.

[63]李廷华.悲歌与笑柄—钱钟书先生笔下的两个陆游.唐都学刊,1998.第1期.

[64]马宇辉.唐寅与弘治己未春闱案的文学史影响.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第1期.

[65]黄卓越.李贽之死—重估思想史上的一段公案.中国文化研究,1997.夏之卷.

[66]周振鹤.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第1期.

[67]侯甬坚.中国古都选址的基本原则.历史地理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8]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第1期.

[69]王景泽.明末东北自然灾害与女真族的崛起.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4期.

[70]郭启东口述、宋钻友整理.旧上海潮商琐谈.史林,2004.增刊.

[71]朱英、朱庆.民国时期潮汕商人的跨域互动及其影响.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第7期.

[72]朱金甫、周文泉.从清宫医案论光绪帝载湉之死.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第3期.

[73]戴逸.光绪之死.清史研究,2008.第4期.

[74]钟里满.察存耆《光绪之死》一文的考释.清史研究,2009.第3期.

[75]李元鹏等.晚清近代化军事改革的悲歌—甲午战争清军惨败的历史思考.军事历史,2014.第3期.

[76]孙烈.中国武器制式体系的建立与发展(1864—1955).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6.第3期.

[77]钱杭.关于“烛影斧声”之“斧”.史林,2001.第4期.

[78]顾宏义.“晋王有仁心”说辨析—兼及宋初“斧声烛影”事件若干疑问之考证.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

[79]李裕民.周世宗皇子失踪之谜—赵匡胤政治权谋揭秘.浙江学刊,2013.第4期.

[80]姜朋.从胡雪岩故事看官商关系与商法要义.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第1期.

[81]章文钦.从封建官商到买办商人—清代广东行商伍怡和家族剖析.近代史研究,1984.第4期.

[82]蔡云辉.战争与古代中国城市衰落的历史考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第1期.

[83]〔德〕乔伟等.德国克虏伯与晚清军事的近代化.南开学报,1999.第3期.

[84]游彪.宋史十五讲.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85]何冠环.北宋武将研究.香港:中华书局,2003.

[86]杨国桢.林则徐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7]周轩、刘长明编著.林则徐新疆诗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

[88]来新夏编著.林则徐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89]连横.台湾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0]杨万秀、吴志辉.刘永福评传.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