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缓解情绪压力的九条法则 拒绝完美主义,允许自己犯点错误(1 / 1)

好奇心不一定能害死猫,但完美主义一定能害死人!一旦不幸中了完美主义的“毒”,就会表现为做事之前必须有十足的把握才行动、高期望地苛求完美、太过看重结果。

“all or nothing”意思是做就要做到极致,要么就干脆不做,这句话可以说是完美主义者的准则。虽然有点跟自己较劲的味道,但是当今社会中,这样的完美主义者比比皆是,而且大都不太符合实际:要嫁就嫁宋仲基,否则就嫁鸡随鸡;要赚就赚一个亿,否则干脆小心翼翼。完美主义似乎成了提升自我价值的必备品质,然而实际上完美主义不但不能让人轻易成功,反而会毁掉原本稳定的工作和生活。

追求完美,会给精神带来繁重压力,卸下完美就会发现那些自认为的压力其实都是庸人自扰。

方莹是一名事事追求完美的小文员,有一次,为了达到领导的文案要求,她每天熬夜,做出多个版本,力求做到完美。可是当领导说这几个文案都不能用的时候,她便惶惶不可终日,开始否定自己的价值。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心,她整个人的情绪都出问题了,常常因为同事提一点儿小建议就跟人争吵不休,人际关系搞得很差。

失意的方莹跟同事一起买醉。“就你这样的,什么事情都做到完美,迟早把自己累坏。”同事说。

“累坏了,总比工作搞砸了好吧……”还不等方莹把话说完,同事接着说:“现在不是又累坏了,又把工作搞砸了嘛。”随后两个人哈哈大笑起来。

回家之后,方莹躺在**想着:自己一味地追求完美,可是世界上哪有完美的事物呢?现在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有什么意义呢?

从那之后,方莹放弃了完美主义,试着去接受工作上的不完美,竟惊喜地发现工作上的小问题才是提升整体效果的助力器。渐渐地,她的工作状态越来越轻松,跟同事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很多人忽视了自己本身就是完美主义的追求者,很多工作压力都是因为太过追求完美而造成的,但是我们不明白这一点,只知道抱怨。没有人是天生的“全优生”,成功人士也会犯错,他们和普通人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犯了错误能够及时改正,保证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完美主义者的显著特点:攻击不完美。完美主义者总是在挑剔,只要不符合他们心中理想的所谓“缺陷”都会被批判,他们关注的焦点永远是负面事物。同时,他们对自己的批判也没有停止过。他们极其苛刻地要求自己,整天在心中幻想成为那个不切实际的自己,并时刻为此焦虑着。

真正的完美在一次次的改正问题中才逐渐显露出面目,明白这一点,我们才能将出现的问题视若珍宝,从而避免坏情绪的产生。

老板给员工下达了一个任务,可是一段时间过去了,始终不见员工有所动作。好奇的老板就问员工:“你怎么还不开始呢?”员工低着头说:“我还没有把准备工作做好,我想再等等,然后一击完成。”

老板听了之后对他说:“做再多的准备,如果始终不动手,怎么知道哪里有问题,又何来完美一说呢?”

员工深受启发,开始在车间日夜钻研。几天后,任务完成,老板前来验收成果时,指出了多个地方让他改正。根据老板的建议,员工在原有的基础上修改多次,终于把这个任务完美地完成了。

因为完美,所以拖延。与其浪费时间一直拖延,不如行动在当下,先完成,后完美。这样既避免了因完美主义造成的坏情绪泛滥,又可以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保持积极姿态,何乐而不为呢?

拒绝完美主义时,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接受不完美。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完美的,这是完美主义者本人都知道的事实,然而他们不愿接受。他们甚至在朋友圈里发图片,都一定要凑“九宫格”。说服一个完美主义者的难度不亚于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以及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的事实。

第二,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完美主义者往往过分看重结果,如果他们预想到结果不乐观,便会打退堂鼓,同时也会备受打击,所以要试着享受过程,奖励自己的辛勤付出。

第三,察觉到完美主义抬头时,要立刻做出行动,这个行动可以是心理思考,也可以是躯体行为。但是完美主义是人性的一部分,是不可泯灭的客观存在,我们只是要尽量避免完美主义给身心带来伤害。

如果身边人或者自己就是完美主义者,请多一分理解,允许犯错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利用完美主义,别让完美主义摧毁了大家积极向上的情绪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