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1 / 1)

1这不用说,不论古今中外,不论经验或科学,所见是完全一样的。

2这又是古今中外相同的,中外所不同的是,也许西洋用在比较抽象的理想上多些,而我们则用在比较实际的人事上多些,譬如说,国君求贤若渴;又如《诗经·国风·汝坟》说:“未见君子,惄如调饥。”后一个例子又多少暗示给我们看,不但食欲可以适用饥渴的字样,性欲也可以借用。

3见理氏所著书《一个未开化部落的饥饿与工作》(Hunger and Work in a Savage Tribe) 。

4这三条可能的大路,在以前的中国,第一条可以说我们是否认的, 第二条是默认的,第三条是公认的,即在我们的民族文化里,真正公认为一条堂堂正正的大路。读者对于这一层如尚有疑问,可把《诗经》的《国风》部分再仔细地读一遍,对于毛苌的一些序文,特别是在《关雎》一诗的序文,再低佪讽诵一过。

5霭氏这一段议论当然也是适用于一般的文明社会,不过就中国而论,第三点的适用程度究不若基督教统治下的西洋社会为甚,一样是束缚,礼教的总不若宗教的那般严密。这种程度上的差别是要我们体会的。

6安斯蒂是一位早年的精神病理学家,也是一位妇科专家,霭氏在这里征引到他,是因为他在五六十年前所著的一本《神经痛》(Neuralgia) 里,已经看到性欲是一个富有动性的东西。霭氏在他的《研究录》里时常征引到他,并且把他推崇得很高,认为他是后来弗洛伊德的升华论的一个前驱。

7关于兴氏,参看上文第六章第四节及同节的注5。

8康氏著一书叫作《人格中自主的若干成因》 (The Autonomic Factors in Personality) 。

9详见容氏的《分析心理学》(Analytic Psychology) ,又《下意识心理学》(Psychology of the Unconscious) 。

10见伯特所著文《英国优生杂志》(Eugenics Review,1918年1月号)。

11见麦氏所著理学教本《心理学:行为的研究》 (Psychology:The Study of Behaviour) 。

12见加氏书《心理在动作中》(The Mind in Action) 。

13见弗氏《论文集》第三辑中《一个幼稚性的神经病态》(An Infantile Neurosis) 。

14参看上文第六章第一节及同节注5。

15见加氏的《心理在动作中》。

16见琼氏的《精神分析论文集》

17天主教论死后生命,分三界,普通的地狱最下,其次为涤罪地狱,亦称涤罪所,再上为天堂;人入天堂以前,必须经过涤罪地狱的火的一番锻炼。

18原文于此用“物质的”一词,而外加引号,这对于西方的读者是有很清楚的意义的,而于中国的读者则否;西方文明,特别是在基督教教义的熏陶下,把心与物,或灵与肉,划分得特别清楚,所以霭氏用此一词。今改译为“块然一物的”。

19格氏这篇论文叫作《升华、替代与社会的愁虑》(Sublimation Substitution,and Social Anxiety) 载《国际精神分析杂志》,1931年7月号。

20霭氏这句话有语病,难道对于但丁,妻子和家庭便是接受废弃的欲力的尾闾么?译者以为这在但丁自己也未必承认。

21霭氏于升华的理论,虽说得相当小心,但译者还嫌其过于肯定。译者比较更能接受的是希尔虚弗尔特的看法。近年以来,这方面的性心理研究也还不少。抗战开始前不久,译者曾经读到美国史密士女子大学生物学教授帕夫希莱(Prof.Pavshley)的一本新书叫作《生殖的生物学》(The Biology of Reproduction) ,他在结论部分也谈论到升华的可能与升华的效用,他征引了一种关于大学研究院青年的研究,认为这种青年的性欲,十之八九总有一些不规则的宣泄的方法,并不完全受到抑制,因此他们的智力活动究属有几分是从升华而来,还是一个疑问。

22关于本节,赫伯特的《生命与艺术中的潜意识之地位》一书也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