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霍布森和列宁的经济帝国主义(1 /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霍布森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最为经典。他们从经济的角度考察帝国主义,并将垄断的后果上升到政治的高度,预见了帝国主义的必然走向。霍布森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剩、财富分配不均以及消费不足导致了大量剩余资本的产生,几个势均力敌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商业和金融利益互相竞争,其手段就是控制他国的制度与生活。帝国主义在追求私利的过程中,政界权贵、冒险家、大公司代理人、投资者等结成联盟,同时奉行军国主义和官僚政治,具有掠夺性和寄生性,是现代民族国家最突出的危险。

列宁对于剩余资本的阐述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出发,论述工业资本家和金融寡头联手控制政府政策的过程。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分为不同的阶段,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也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前兆。帝国主义的特点是垄断,相同行业组成垄断联盟,不同行业也组成垄断联盟;垄断加剧了资本的聚积,银行在其中起关键作用。垄断资本在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引发欧洲大国瓜分殖民地市场的狂潮,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

约翰·阿特金森·霍布森(J.A.Hobson)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在帝国主义最疯狂的年代,他通过对英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他的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帝国主义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畸形发展的结果,受害者正是创造财富的社会底层劳动阶层,社会改革是铲除资本主义弊端以及消灭帝国主义的唯一选择。

霍布森在《帝国主义研究》中,对帝国主义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释。首先,帝国主义是剩余资本追求更大利润的手段。剩余资本从哪里来?霍布森解释道:过量生产是导致剩余资本产生的第一个原因,“制造商的过量生产,剩余资本在国内没有好的投资项目,迫使大不列颠、德国、荷兰、法国将越来越多的经济资源投放到他们的自治领地,为了得到新的区域而推动政治扩张政策”[54]。第二个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分配不均,利润落到少数人的手中。“在一个经济社会里,分配与需要从来没有建立固定的联系,但是,分配确实由一些因素决定,这些因素使一些人的消费能力大大超出他们的需要,而另一些人则缺少消费能力满足身体的基本需要。”[55]第三个原因是国内消费不足,人为地限制了工业在国内的扩张。对普通社会阶层来说,为了应付随时出现的经济危机,他们节省支出,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流进。为了得到更高的利润,大企业家和金融寡头联手,利用他们控制的剩余资金竭力追求海外市场高利润的回报。

其次,帝国主义是国家间竞争的必然结果。19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的殖民地和保护地迅速增加,霍布森认为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扩张与经济利益相辅相成。当英国的领土扩大到1231多万平方千米、人口达到8800万的时候,英国海外投资的回报也从1862年的1.44亿英镑增加到1892年的16.98亿英镑。同时,对外贸易的增长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海外竞争的必要性。1870—1875年,英国对外贸易为6.36亿英镑,1895—1903年达到8.68亿英镑,而平均政府开支也从0.63亿英镑增加到1.56亿英镑。霍布森的结论是:大不列颠的现代外交政策是一场争夺有利可图的投资市场的斗争。[56] 1870年普法战争之后,德意志帝国开始寻找海外领地,希望建立殖民帝国。在以后的15年,德国获得了将近260万平方千米的海外领土,人口1400万。[57]法国在1880—1900年间获得的领土为9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达到3700万。[58]帝国之间竞争加剧的另一个原因是已有的殖民地正在建立保护关税制度,母国产品同样受到各种限制;只有在欠发达地区建立新的殖民地,才能使大不列颠开辟新市场。[59]

再次,政府与少数利益集团相互利用,决定了政府政策的方向。为了暂时缓解国内的矛盾,英国政府致力于满足少数利益集团的需要。一方面,“一个又一个国家采用机器生产,采取先进的工业管理,使生产者、商人和金融家越来越难以得到利润,他们越来越依靠政府吞并和保护欠发达地区,来保护他们的利益”[60]。另一方面,“某些高度组织起来的商业势力压倒软弱分散的社会势力,必然迫使国家屈服于他们的压力”。政府的主要工作变成了:通过用英国国旗代替外国国旗来增加国外投资;为出口商获得市场、并为在这些制造业中代表某些英国家族的行业提供保护帮助;为工程技术人员、传教士、投机的开矿者、农场工人等提供工作。因此,“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就是运用他们的政治实力从国家拿出钱,改善投资,打开资本投资新天地,为他们的剩余产品寻找有利可图的市场”[61]。

政府与利益集团联合,使“整个国家的商业利益从属于那些非法控制了国家资源并用它来谋取私利的某些局部势力的利益”[62]。剩余资本投资在海外的铁路、矿业、造船、种植业、军事工业以及外国、殖民地的公共安全等方面,使他们收益丰富,也就是说,从帝国主义中不仅捞到好处,而且在工厂主中培养了坚定的帝国主义理念。

分享帝国主义利益的不仅是工业家、银行家和海外投资者,军职人员也是获利者:“他们无论就其信念和专业兴趣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陆海军每一次增加都扩大了它的人数和政治力量。通过向中上层阶级开放,取消在军队里购买军职的做法,大大扩充了这个帝国感情的最直接的培育者的队伍。军职人员在职业上的影响,还得到了为其子孙在军队中寻找职业的贵族和富有阶级的同情和支持。”[63]

帝国主义也使英国的文官在海外寻找到更好更多的机会,印度的文官以及殖民地和保护国中的官职和半官职人员,在每一次扩张中几乎都能得到好处,他们的子孙至少有了成为大农场主、种植园主、工程师或传教士的机会。印度的高级官员查尔斯·克罗斯韦特爵士在讨论英国与缅甸的关系时作了恰当的概括:“真正的问题是谁去同他们做生意以及我们怎样才能保证他们中间的多数人获得成功,以便为我们的商业找到市场,同时也为那些现在多余的人,我们的孩子找到职业。”[64]

帝国主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后果和社会问题。第一,扩大海外市场依靠坚船利炮,紧接着强行与欠发达国家签订条约。帝国主义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英国军工部门的畸形发展,政府支出的2/3用于海军和陆军建设及偿还军备债务,“一英镑政府支出中仅有6先令用于教育和社会服务方面”[65]。国家把大笔的金钱花在军舰、枪炮、陆海军装备和军需品上,在发生战争警报时增殖巨额的利润。军事的需要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暂时繁荣,如马匹、运货车、马具、粮食、服装;英国曼彻斯特、谢菲尔德和伯明翰竞相在新市场上推销纺织品和五金器皿、发动机、机床,机械、酒精和枪炮,千百万英镑流入辅助行业。但是,一旦帝国主义的扩张停止,英国即将面临巨大的灾难。除了军工产业外,其他的相关行业同样遭受巨大损失。

第二,帝国主义导致英国人心理自欺。在帝国主义争夺的年代,霍布森敏锐地观察到英国人的心理问题,他写道:“帝国主义最大的危害是国人的心理状态,它使人习惯于欺骗,失去了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的能力。”[66]所谓自欺,就是柏拉图所描绘的“心里的谎言”——一个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谎言的谎言。英国人对于帝国的崇拜以及积极推行扩张都是自欺的行为。在追溯自欺产生的原因时,霍布森指出:“帝国主义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远不止这些,还有两个主要因素:用含糊和装饰性的概念定义事件的习惯和能力;另一个是天生的或后天培养的断章取义的能力。如果大不列颠清楚地认识到目前表演的动机和结果,她就应该认识到自己对于目前的状况根本无能为力。那些误导不列颠的人首先误导了他们自己。……帝国主义以误传的事实和力量,通过利益集团和个人的精心策划、刻意渲染,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67]

第三,帝国主义的“文明使命”掩盖了剥夺落后种族资源的实质。在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势力范围的过程中,确立了两个基本原则:白人国家对“低等”种族的干涉是合法的;干涉不能交给私人企业或个别的白人。“如果这些原则被承认,白人政府就可以控制低等种族的政治和经济,换言之,现代帝国主义具有无条件的合理性。”[68]合理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低等种族干涉的基本目的是维护安全,促进和平,而不是为了自己国家的特殊利益;(2)干涉是为了改善和提高被控制国家人民的素质;(3)由文明人类代表组成的机构来决定以上两个目的是否达到。英国政治家都在这样说,比如罗斯伯里说:“为了人类的美好,英帝国是最知名的穿针引线者。”索尔兹伯里说英帝国施加影响是为了世界的进步;但是,这些说法都是为了掩盖掠夺的事实。“黄金、白银、钻石、红宝石、珍珠,所有可以携带的、持久的财富都被人们用冒险、欺诈和暴力方式获取。……从俄斐到宝山,从奥里诺科河到阿散蒂、金伯利、克郎代克河、德兰士瓦以及马绍纳兰都是同样的故事。与贵重金属相比,早期人们看重的锌和铜是不太危险的冒险,机器生产时代人将煤炭和铁当作宝贝,但是,对于帝国主义而言,黄金一定是最有吸引力的中心。”[69]

就帝国主义时期英国面临的社会问题,霍布森说,英国面临三个主要问题:生产过剩、消费不足以及分配不均,而最大的问题是分配不均。因此,解决方案是缩小分配不均现象,一个相对公正的财富分配将减少剩余收入,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吸收被迫投资国外的产品和资金。分配不均导致消费不足,消费不足导致经济停滞,降低了利息,增加了失业,造成经济的恶性循环。为了缩小分配不均现象,他提出给下等阶层提高工资,改善他们的工资条件,提高一个国家的私人和公共消费水平,为英国经济的扩张提供国内的刺激。一旦剩余资本减少,帝国主义就将变成累赘,因为帝国主义就是这种错误制度的产物。

在霍布森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1916年列宁在瑞士写下《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提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垄断是帝国主义最本质的特点。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是资本家追求最大利润的结果,其手段有: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大企业凭借经济优势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使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劳动产品日益集中于自己手中。同时,金融资本与工商业资本结合,加速资本集中,从而推动生产集中。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意味着企业数目减少,生产和销售都集中在几个或几十个大企业手中,他们互相协商,决定商品价格。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垄断经历了30年的积累时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1860—1870年这十年是自由竞争发展的顶点,垄断组织还只是一种不明显的萌芽;(2) 1873年危机后,卡特尔得到发展,但卡特尔在当时还是一种例外,并不稳定,仅是一种暂时现象;(3)在19世纪末经济高涨和1900—1903年的危机中,卡特尔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转化为帝国主义。[70]

虽说垄断是资本主义的普遍现象,但是,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垄断特点。关于英国的垄断,列宁引用了赫尔曼·利维在《垄断,卡特尔和托拉斯》中的一段话:“在大不列颠正是企业的巨大规模和高度技术水平包含着垄断的趋势。一方面由于集中的结果,每一个企业必须投入大量资本,因此,新企业在必要资本方面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使新企业难以出现;另一方面,每个新企业要想与那些大企业并驾齐驱,就必须生产大量过剩产品,而这些产品只有在需求异常增加的时候才能销售出去,否则这种产品过剩会使价格跌到无论对新工厂或垄断同盟都不利的程度。”[71]由此列宁说:“英国和那些有保护关税,促进卡特尔的国家不同,在这里,企业家、垄断同盟卡特尔和托拉斯,多半是在相互竞争的主要企业的数目缩减到‘一两打’的时候才产生的,集中对产生大工业垄断组织的影响在这里表现得非常明显。”[72]

除了生产集中外,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资本,控制政府的内外政策,促进了垄断的形成。列宁写道:“银行最基本最原始的作用就是为中间人提供支付服务,它们将被动的资金变成主动的资金,将资本变成利润。它们从各种渠道收集资金,并投放给资本家自由支配。随着银行发展及其集中于少数机构,银行就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实力极大的垄断者,它们支配着所有资本家和小业主几乎全部的货币资本,以及本国和许多国家的大部分生产资料和原料产地。为数众多普通的中介人变成极少数垄断者,这种转变是资本主义发展成帝国主义的基本过程之一。”[73]

随着银行资本越来越多,分行和支行也在逐渐增多。“1910年,英格兰和爱尔兰已经有7151家分支行,四家最大的银行拥有400多家分支行,另四家银行各拥有200家分支行,还有11家银行各拥有100多家分支行。”[74]银行表面提供了共同记账和共同生产分配,但是实质上,生产分配绝非“共同”,例如,私下里,它与大资本的利益保持一致,特别与那些最大的垄断资本,在大众贫困的条件下运作,在整个过程中农业的发展滞后于工业的发展,在工业部门,重工业从其他工业部门榨取到更多的利润。总之,银行运作的结果是加剧了垄断,列宁引用了舒尔茨-盖弗尼兹的一段话:“随着银行的日益集中,一般可以发放贷款的机构也减少了,这就使大工业更加依赖少数银行集团。在工业和金融界联系密切的情况下,需要银行资本的那些工业公司活动的自由受到了限制。因此,大工业带着错综复杂的感情看待银行的日益托拉斯化(联合成或转变成托拉斯);的确,我们已经多次看到各大银行康采恩开始成立某种协定,某种限制竞争的协定。”[75]因此,银行发展的最新成就也是垄断。

垄断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利润的最大化,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欧洲各国已经从输出商品转化为输出资本,在国外市场使“钱生更多的钱”。典型的、旧的资本主义特点是自由竞争,出口商品,而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垄断,出口资本。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达到最高阶段时,“各个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避免的。英国比其他国家更早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到19世纪中期,已经采取自由贸易,企图成为‘世界工厂’,由它供给各国产品,这些国家则供给它原料作为交换。但是,19世纪最后20年,这种垄断被破坏了,因为当时有许多国家用‘保护’关税来自卫,发展成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到20世纪开始时,我们看成已经形成另一种垄断:第一,所有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都有了资本家的垄断同盟;第二,少数积累了大量资本的最富的国家已经处于垄断地位。在先进的国家出现了大量的‘剩余资本’。”[76]

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导致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世界市场的容量也造成了发达国家拥有“超丰富的资金”,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剩余资本不是用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因为这将意味着资本家利润的下跌,而是将剩余的资本出口到落后的国家。在这些落后国家,土地廉价、工人工资低、原料便宜,再加上缺少资金,资金投资一定能挣到比在自己国家市场上更多的利润。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三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德国和法国海外投资额达到1750亿—2000亿法郎之间。按5%的低利率计算,这笔款额的收入每年会有80亿—100亿法郎。[77]

既然海外投资能够带来高额利润,那么投资区域就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争夺的焦点。欧洲三个大国英国、法国和德国,海外投资的重点各不相同。英国海外投资的基本对象是殖民地和前殖民地(美国),这种投资方向与英国拥有最大版图的殖民地有关。法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欧洲,最主要的形式是通过政府贷款进行投资,对俄国的投资最多。德国属于第三种类型,对欧洲和美洲的投资各占一半。

由于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走在了最前列,到19世纪80年代,随着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投资市场的饱和,工业化的步伐加快了,剩余产品更多了,积累的资金更丰厚,争夺海外市场就成为必然的结果。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大国对尚未明确势力范围的地区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同时,各国运用自己的实力对一些势力范围进行了重新的瓜分。1876年以后,欧洲各国的殖民地迅速扩大,六个大国(英、法、德、俄、美、日)的殖民地从4 000万平方千米增加到6500万平方千米。因此,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在转向垄断资本主义时,一定与瓜分世界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列宁归纳了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的高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的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78]列宁认为,帝国主义的特征是资本主义进入腐朽和垂死的标志。

从列宁对于帝国主义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的就是政治的——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帝国主义的后果。如他所述:“最新资本主义时代向我们表明,资本家同盟在从经济上分割世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关系,与此同时,与此有关系的是,各个政治同盟、各个国家在领土上分割世界、争夺殖民地、‘争夺经济领土’的基础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关系。”[79]

因此,资本主义制度濒临灭亡,扩张引起的战争必须由全世界被压迫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来制止,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在帝国主义疯狂的年代,资本主义经历着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争夺殖民地的斗争如火如荼,两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资本主义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俄国十月革命就是在资本主义危机的历史时刻发生的,它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首先是吸取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即资本家通过压榨产业工人获得高额利润,发财致富,成为资本主义的主宰力量。其次,列宁还从霍布森“财富分配不均”导致“少数利益集团决定政府走向”的观点中得到灵感。列宁自己关于垄断的解释在于,他提出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结合,加深了“垄断”。值得注意的是,列宁认为“垄断”决定了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势力范围,争夺市场,其代价是弱小国家的被瓜分、被占领、被市场化;而霍布森则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国内消费不足”以及“剩余资本”增多导致了在国外的竞争。列宁和霍布斯同样从经济的角度解释帝国主义,却产生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前者是用暴力的方式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解放被压榨、被欺辱的民族;后者则是希望通过社会改革手段改变财富分配不均的状况,增加国内消费。事实上,两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实用性,只是适应的国家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