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3年9月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第一英帝国解体。美国独立迫使英国重新思考对帝国的态度,而对法国的战争又使英国取得了大片殖民地,并在印度逐渐取得优势。从1783年美国独立到1793年英国对法宣战这十年间,英国政府面对支离破碎的帝国,及时调整帝国政策,逐渐放弃了旧的重商主义的殖民政策,加强了对殖民地政治上的控制,承担起对殖民地的“道德义务”,逐步将第一帝国时期名分各异,管理混乱的殖民地置于英国政府的控制之下,由原来的多元管理,转变为一元管理,从而奠定了新帝国的基础。
帝国政策的调整是在旧帝国土崩瓦解、帝国形势万分危急的情况下进行的。1783年12月,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the Younger)出任英国首相,组成新的内阁。上任时他面临的局势是十分严峻的,北美独立战争耗费了英国1亿英镑的军费,此时英国国库空虚,甚至连王室的拨款都得拖欠。[151]由于美国独立,英帝国的形势变得十分危急,英帝国的前景难以预料。然而,在小皮特当政的头十年内,他恢复了英国“在欧洲曾有过的重要地位”[152],新的英帝国开始形成。在这十年内,英国议会制定了1784年《印度法》和1791年《加拿大宪法》,加强了对殖民地的政治控制,英国政府改变了旧的重商主义殖民政策,从掠夺殖民地并实行贸易垄断,转为占领战略基地和促进帝国贸易,逐渐向自由主义殖民帝国过渡。
促使皮特政府进行改革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1)美国独立战争的教训。美国独立战争对于英帝国的发展影响深远,美国独立战争前,在重商主义殖民体制下,英国政府在政治上对殖民地的管理十分混乱,控制相当松弛,而殖民者则把英国自由的传统移植到了美洲,因而殖民地享有极大的自由。加上北美殖民地创建、发展时期正是英国政治上动**时期,殖民地与英国议会的关系并没有处理好,殖民地承认英王的主权,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对英国议会负责。[153]英国对殖民地的统治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帝国的政治家在寻求国家财富时,完全将自己限制在商业这方面,并未将帝国各部分都纳入到一个总的渠道里,结果殖民地不喜欢英国政府在经济方面的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154]
美国独立后,英国政府对其殖民政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们认为必须牢牢控制住英国剩下的海外领地,对其内部事务严加整肃。[155]他们认为美国独立战争最根本的原因是给了殖民地太多的自由,对殖民地的控制过于软弱:“我们曾经让旧的殖民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发展,让他们力所能及地去成长,结果却失去了他们。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殖民机构更多的控制来纠正给予殖民地太多自由的旧的殖民政策,从而发展壮大殖民地?”[156]所以,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英国对殖民地政策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抑制殖民地的自由,对此大法官爱德华·瑟洛(Edward Thurlow)做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殖民地在政治形式上对母国缺少依赖是英国在旧殖民地失败的根源,“我们给了他们政治自由,这些自由必然包括主权,其结果便是独立”。因而他希望英国“在(殖民地)政府行政部门最大限度地存在和施加影响”[157]。在英国人看来,应当在殖民地培育一批“受人尊敬的”贵族阶层,而宪法结构中的上院在立法方面的作用应该加强。在瑟洛看来:“一个世袭贵族阶层可以在殖民地创建一个独立的利益阶层”,而殖民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独立于母国的想法正是英国失败的根源。[158]
英国政府感觉如果不是给了殖民地太多权力,美国独立战争也许不会发生,因此决意紧紧抓住他们的权力。英国政府认为:“正是因为美洲殖民地被无意中授予太多的自由,最终转变成了导致发生巨大灾难的许可证”,所以,“平息**的殖民者的方法是少一点自由而不是多一些。他们必须明白,服从国王的旨意是一个臣民的首要职责”[159]。
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英国政府开始执行抑制殖民地自由的政策,以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灾难,正如一个官员所说的那样:“如果殖民地不能帮助加强帝国的海军霸权,给大不列颠带来商业利润,还不如根本没有殖民地。”[160]
基于这种思想,英国政府在美国独立之后便开始调整帝国政策,为防止民主思潮泛滥和激进主义加强,最好的办法便是加强英国的直接控制力,限制殖民地议会的权力。因此,加强控制、抑制民主,成了美国独立之后皮特政府调整其殖民政策的出发点。
(2)帝国效忠派的出现迫使英国调整其帝国政策。美国独立后,英帝国境内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其中突出的问题便是出现了帝国效忠派,这成为英国认真考虑调整帝国政策的原因之一。帝国效忠派起源于英国与美洲殖民地之间的纷争,英国颁布《印花税法》,加深了北美殖民地支持英国的“托利派”与站在对立面上的“辉格派”之间的矛盾;《独立宣言》发表之后,那些希望通过谈判来解决纷争的人同主张用革命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人便分道扬镳,效忠英王的人在美国成了叛徒,被称为“托利党”,是“头在英国、身体在美国、脖子应该扭断的人”。[161]英国人则称其为“效忠派”,这些人不但包括参加英国军队、进行亲英宣传的积极活动分子,还包括试图保持中立的人,托马斯·潘恩就说过:“一个人如果不是各州独立的支持者……就是美国人所谓的托利党人,当他将托利主义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时,他就成了一个叛徒。”[162]效忠派的出发点甚多,一部分人是对英国怀有真正的感情,一部分人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一部分人是惧怕英军的强大,还有的人只是对大陆会议的措施或掌权者不满。帝国效忠派的确切人数并没定论,H.史密斯认为在50万人左右,占殖民地总人口的16%,由于当时有色人种在殖民地的比例比较小,效忠派占白人人口的比例为19.8%。[163]
美国独立以后,效忠派受到围攻、迫害,直至死亡威胁,其财产被没收,并且被剥夺了选举权。有的人甚至被涂上柏油,沾上羽毛游街示众,受尽了屈辱。1776年7月16日,制宪大会规定所有居住在纽约的人应遵守革命政权颁布的法律,并成为新政权的公民;到访、途经或短期居留的人也必须在宣誓效忠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效忠于英王或为本州敌人提供帮助的人被认定犯有叛国罪,当判处死刑。[164]曾经参加第一次大陆会议的宾夕法尼亚代表,效忠派精英约瑟夫·盖洛韦(Joseph Galloway)由于力主美利坚与英国和解,遭到了与会代表的暴力威胁甚至死亡威胁(一根绞索被留在他房间的门上),以至于他出走会议,返回他在宾夕法尼亚的农场。[165]
使效忠派感到沮丧和愤怒的不仅仅是英国政府的背叛和抛弃,还来自于他们仍称之为“叛乱分子”的强大对手的威胁。1779年10月,纽约通过了“没收法令”,许多“效忠派”分子全家老小都被赶出家门。虽然1783年签订的英美《巴黎和约》的第五、六条明文规定:
禁止对“效忠派”分子进一步迫害,由美国政府恳劝各州发还他们在战争中被没收的财物;[166]但根据《邦联条例》的规定,邦联国会对于各州仅有“建议”的权力。因此,即使是“强烈建议”也只能表示国会的一种姿态,实际的执行权仍掌握在各州立法机构手中。在革命派与效忠派对抗最激烈的纽约州,《巴黎和约》的规定无从谈起,其他多数州都没有采取实际行动,纽约立法机构则坚称自己没有义务恢复效忠派的财产,接受他们为本州公民;英国不准备为其财产提供赔偿,因此被没收的效忠派财产也不应予以归还。在深感绝望之时,很多效忠派精神错乱,还有一些人投河、饮弹或上吊来结束生命。[167]
为了逃避迫害,早在1774年,纽约的一些温和派便选择移居他处以躲避危机。随着革命的发展,更多的反对派离开殖民地躲避战火。这种行动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一直持续,1783年则达到**,1778年魁北克政府就接纳了1000名效忠派分子。[168]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后,效忠派断绝了一切希望,于是便大规模逃亡。流亡者可以分为两类:主动流亡和被迫流亡,在主动流亡的人群中有很多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他们的主要去向是英国。还有一些普通人,如小农场主、技工、劳工和小商人,从1776年开始,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新斯科舍和加拿大等地。被动流亡的效忠派并非自愿出走他乡,当革命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已经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上。
流亡的效忠派有三个去处:英国、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英国本土是很多效忠派梦想的地方,但是由于英国距北美大陆路途遥远,航行不便,费用也比较高,因此真正逃到英国去的人比较少。有学者统计:4.5万名效忠派定居新斯科舍和上加拿大,9000名前往英国,8000人前往牙买加,7000人前往巴哈马群岛,1.2万人前往塞拉利昂,另外分别有400名前往圣·卢西亚和安提瓜岛。[169]在逃往加拿大的人口中,约有2.5万人逃到英属北美沿海殖民地,他们帮助建立了新不伦瑞克省,并在1784年建立了代议制机构。约有1万人逃到圣·劳伦斯河谷(St.·Lawrence)[170],从而使这里的英裔人口扩大了2—3倍;约有1万—1.2万名效忠派分子逃到了英属魁北克殖民地。
大量效忠派分子逃入英属北美殖民地,尤其是逃入魁北克省,使英属北美殖民地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前,加拿大仍是一个法裔居民占绝大多数的殖民地。在魁北克和蒙特利尔之间的圣·劳伦斯河谷,大约有10万名法裔居民。而新斯科舍和新不伦瑞克只有1.4万名英裔居民,魁北克省只有2000名英裔居民。[171]到了1791年魁北克的英国人口已经激增至2万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效忠派涌入。[172]移居到魁北克的效忠派大多数都在法裔居民尚未到达的地区定居下来,主要在圣劳伦斯河上游沿岸,以及安大略湖(Lake Ontario)和伊利湖(Lake Erie)沿岸。[173]效忠派的移入增加了英裔居民的数量,为适应新的形势,英国政府于1784年从新斯科舍省中分出两个新省:新不伦瑞克和布列顿角,英国人在加拿大的影响大大增加。效忠派还带来了浓厚的英格兰及爱尔兰情结,加强了英国殖民地的基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独立战争在北美大陆创建了美利坚合众国,同时也为现代加拿大奠定了基础。
大量效忠派分子移居魁北克引发了严重的政治问题,效忠派对于1774年通过的《魁北克法》强烈不满,要求取消该法案,实行英国法律,并提出与法裔魁北克省分离,建立一个以英裔居民为主的新省的要求。1784年秋,该省英裔居民向英国国王请愿,呼吁建立代议制政府,选举议会,该议会有权征税。[174] 1785年,定居在蒙特利尔的效忠派向英国议会请愿,要求与魁北克省分离。[175]
大量英裔和非英裔居民混居在同一个殖民地,这在第一英帝国时期是没有的,因而英国政府需要针对这一复杂的情况,制定出新的帝国政策,以适应帝国发展的需要。1774年英国议会曾颁布《魁北克法》,允许魁北克的法裔居民保留其宗教、文化与法律,不实行英国式的代议制政府。这一法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法裔居民,特别是法裔上层人士的要求,但许多法裔居民仍期望补弊救偏,有所改革。法裔居民中还出现了一个代表中产阶级如小店主、律师等利益的新兴集团,他们赞成实行议会制,希望获得对政府的影响力。[176]
所以魁北克法实施后不久,要求变革的呼声便日渐高涨;再加上美国独立后效忠派分子大量移入加拿大,英裔居民与法裔居民的矛盾日益突出,就使改革变得更为迫切了。
美国独立之后,加拿大的重要性也大大增强,英国希望加拿大在帝国经济中取代美国,希望把加拿大作为一条走廊,英国制造商可以通过它迅速扩张到密西西比河流域。[177]为了保住加拿大这一重要的殖民地,英国政府必须认真对待新局势,为它建立合适的政府。因而,调整旧的帝国政策也成为必然。
(3)英帝国重心转向东方,迫使英国政府承担起对殖民地的管理权。18世纪中期之后,英国对海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英帝国的利益也由美洲转到了东方。美国独立敲响了重商主义殖民制度的警钟,尽管作为重商主义象征的《航海条例》许多年后才被废除,但其影响已经开始减小,贸易互惠取代贸易垄断的历史趋势已无可挽回,自由主义帝国政策将登上历史舞台。这种政策背后的动机是英国对出口市场的需求,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渴望得到更多的海外市场,在那里他们可以出售其商品,同时购进国外产品和原料,以在欧洲销售。
在这种政策指导之下,英国重视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而非17世纪那样的殖民拓殖。[178]基于这种政策,美国独立以后,英国政府尽量避免建立新的殖民地,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与那些新的、陌生的民族建立商业上的关系而避免那种会发生摩擦的殖民地征服,会产生愉快的“对双方都有利的友好通商”。[179]谢尔本伯爵1782年所说的“贸易优先于统治”,实际上反映了这一时期英国政府所奉行的原则。
与此同时,随着与东方贸易的发展,英国同中国及印度的贸易在英国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印度连结了中国及欧洲大市场,这使得印度在英帝国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东印度公司的腐败以及自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印度殖民地日益严重的局势,迫使英国政府调整对印度政策。
为改善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统治,1773年英国议会颁布了《调整法案》,这是由英国政府控制印度的第一步,在此之前,英国议会和政府是不过问东印度公司的印度政策的。但《调整法案》本身存在许多缺陷,英国在印度的政府仍不能有效地运转。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法国企图联合土著王公,恢复其在印度的统治。为应付这一危急的局面,英属印度大总督黑斯廷斯发动了一系列战争,结果使东印度公司的债务激增。到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之时,东印度公司的债务已高达2000万英镑,是当时英国国债的十分之一,远远超过任何私人债务。[180]
而美国独立战争后印度的重要性以及印度内外局势的紧迫性,迫使英国政府去认真考虑对印度的殖民政策,《调整法案》显然已不适应印度局势发展的需要。1779年,英国议会任命两个专门委员会,一个由伯克主持,负责审核印度司法管理问题,另一个由亨利·邓达斯(Henry Dundas)主持,负责调查公司与卡纳蒂克(Carnatic)战争问题。印度问题也首次成了英国政治中重要的话题。[181]
(4)福音教派(Evangelicalism)的影响。18世纪下半叶,在宗教文化领域,兴起了福音教派以及随之而来的人道主义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人们对帝国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对待附属国人民,这已不再是无关紧要的事了,在克莱武时代能容忍的事情,现在已变得无法容忍。[182]这种观念的变化,影响了帝国政策的制定。
1780—1840年代,工业革命席卷英伦三岛,不列颠实现了期待已久的经济起飞。然而经济的飞速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并没有给大多数英国人带来好处,正如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所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为利润牺牲的都市生活方式。”[183]在悲惨的社会现实面前,“经济发展能带来一切”的论调像纸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发展的意义和人的价值,统治者也试图寻找某种有利于社会整合的纽带。于是,从18世纪60年代起,福音主义开始在英国社会流传。
1787年,在首相小皮特的密友、下院议员威廉·威尔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的推动下,国教会内部的福音派迅速成长起来,1815年取得第一个主教管区,到19世纪中叶已在国教会中占有优势。与此同时,福音派思想在中下层民众中也迅速扩散,像公理会、浸礼会这些教派也纷纷接受福音主义的影响,出现了传道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兴。
福音主义的传播促使一批出身于社会中上层的信徒,遵循其以个人献身精神来改造社会的原则,进而推动了公众舆论和社会力量对监狱、学校、工厂、医院等社会机构以至整个社会风尚的变革,形成了一场与工业革命同步的社会改良运动。福音教派的复兴,极大地刺激了人道主义活动的发展,而开始于这时期的人道主义运动又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殖民地的态度,影响着英国的殖民政策。
首先,由于福音主义的传播,英国掀起了废除奴隶贸易运动。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从事奴隶贸易的历史相对较晚,大约开始于1650年,但发展很快。出于加勒比海殖民地及美洲殖民地的拓殖,英国政府鼓励奴隶贸易,英国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贸易国,获利最多。1672年颁发的英国皇家非洲公司(the Royal African Company)特许状就把奴隶同黄金、象牙及蜜蜡归类在一起交由公司贸易[184],从1680年到1686年,非洲公司平均每年运输5000名黑人到美洲。1760年,抵达非洲港口的贩奴船有146艘,可装载奴隶3.6万人;1761年贩奴船增至190艘,装载的奴隶也增至4.7万人。牙买加殖民地在86年内输入6.1万名黑人,年均约7003人,加上其他英属殖民地的输入量,总数超越200万人,其中不包括死者。[185]
18世纪末英国奴隶贸易达到顶峰,每年活着运到美洲的黑人至少有7.5万人,他们的市场价值大约为400万英镑;而为了在非洲购买奴隶,欧洲大约每年向非洲运送200万英镑的货物。[186]利物浦(Liverpool)、布列斯托尔(Bristol)等变成欧洲最大的奴隶贸易港,许多从事奴隶贸易的船只都是从这里启航的。据统计,1783年—1793年,利物浦有878艘船,共运载奴隶303737名,价值高达1500多万英镑,扣除佣金、杂费和其他费用之后,年利润在30%以上。[187]英国奴隶贸易在18世纪末占世界的最大份额,美洲奴隶至少有一半是由英国船只运送的。[188]
七年战争后,英国在西非的奴隶贸易地位巩固。根据英国外交部的数字,在18世纪末,英国每年贩运的奴隶达10万人之多,到1810年,运往英国殖民地的奴隶总数多达175万人。[189]美国独立之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每年运往西印度殖民地的黑人奴隶达到4万人。所有从事三角奴隶贸易的商人都发了财,例如1783年,船主罗伯·博斯托克(Rober Bostock)的“风暴”号(Bloom)在非洲装了307名奴隶,到达安提瓜(Antigua)后,以每个奴隶35—45英镑的价格拍卖,然后装上大麻、烟草返回英国,船主获得的利润高达9365英镑9先令7便士。5年后,博斯托克船长成了一位“相当富有的非洲贸易商”,单趟利润可达6万英镑。[190]
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奴隶贩子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不顾一切往船上装人,黑奴在运送途中的惨状不堪目睹。在海船上,每个黑人奴隶所占空间只有5.5英尺长,1.3英尺宽,不到一个棺材的面积。“他们一个挤一个,就像书架上排列的书本一样”。大量的黑奴死在运输途中,其尸体随即被抛入大海喂了鲨鱼。1774年一艘贩奴船一次就把132个患病的奴隶抛入大海。如果航行途中遇到风暴延误航期,致使船上淡水、食物不够时,奴隶贩子也会把部分奴隶抛入大海,其中可能有1/4的人死于航程上。18世纪末期,每生产2吨加勒比蔗糖就要耗费一个奴隶的生命[191],据威尔伯福斯调查,平均每一船黑人奴隶在押送上船之前,死亡率为8%,在黑奴上岸后到出售之前的一两周内,其死亡率为25%;总的来讲,所贩运的黑奴的死亡率为50%。[192]
如此血腥的奴隶贸易引起了人道主义者的愤慨和抗议,教友会(Society of Friends)教徒是批评奴隶贸易的先驱。1671年,该教派创始人乔治·福克斯(George Fox)就呼吁人们要敬畏上帝,善待黑人,不可暴虐相加。“役使若干年以后,应该给他们自由。”[193]福克斯的观念影响深远,1727年,教友会教友大会通过决议,谴责奴隶贸易和奴隶占有。18世纪20年代,英国国教的一些权威人士也开始谴责奴隶主,因为奴隶主忽略了奴隶的精神信仰。30年代,英国海军医生约翰第一次到访非洲海岸和西印度群岛,回英国后断言奴隶贸易是极大的罪恶。[194]1735年,一个匿名评论家对牙买加的奴隶深表同情,于是对殖民当局进行抨击。1740年,《绅士》杂志刊登了一封指责奴隶主的信,说奴隶主是黑人和受压迫者的敌人及专横的压迫者。福音主义认为,奴隶制度不仅使奴隶主的道德堕落,而且使奴隶处于野蛮状态,奴隶主对奴隶的绝对权力及其拒绝给予奴隶道德关怀,必然成为腐败与罪孽的源泉。因此,奴隶制有碍于人类的道德进步,不符合“上帝确定的自然法则”。[195]
工业革命推动了废奴运动的发展,18世纪50年代以前,在英国,大多数受过教育的英国人对于奴隶制是接受的。许多欧洲人接受废除奴隶贸易运动开始也是出于道德上的原因。而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前,也没有人会预测到英国议会能在19世纪初期颁布废除奴隶贸易法案。[196]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看到,技术革新有助于获取更多的财富,而西印度在向母国提供热带产品(主要是蔗糖)方面享有的贸易优先权和垄断权,阻碍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用它们的糖换取英国的工业品,从而限制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拓展工业品市场。不仅如此,西印度蔗糖在国内市场的垄断,还使更多廉价、优质的蔗糖被排斥于英国市场之外,这既有损消费者的利益,又使工业资产阶级日益不满,因此奴隶劳动已经成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障碍。亚当·斯密在倡导自由劳动制度的同时,也谴责了奴隶制度的低效和靡费,他指出:“我相信,一切时代,一切国民的经验,都证明了一件事,即,奴隶劳动虽表面上看来只需维持他们生活的费用,但彻底通盘计算起来,其代价是任何劳动中最高的。”[197]由于奴隶制度瓦解了奴隶个人的牟利动机,奴隶的劳动效率必然是低下的,因此从长远来看,使用奴隶劳动得不偿失。
18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到非洲和美洲游历或考察的人逐步增加,关于黑人的著作大量地涌现,而黑人也在英国本土随时可见。这样一来,“人权不是以肤色为条件的,普天之下皆为兄弟姐妹”的思想渐渐地为英国大众所接受,英国的废奴主义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出现的。教会中的人道主义者、世俗的革命者和稳健的改革者逐渐汇合到一起,形成对奴隶制度的强大政治压力。
废除奴隶贸易运动开始于1787年,当年5月,“废除奴隶贸易协会”(Society for the Abolition of the Slave Trade)正式成立,总部设在伦敦。英国各个城镇都有它的分支或代理人,威廉·威尔伯福斯是运动在下院的代言人。为了能在枢密院、议会委员会和选民面前拿出准确的材料,协会成员走遍全国,测量船只,查阅档案,并询问了大量海员,他们竭力证明一旦废除奴隶贸易,非洲就可以为增长中的欧洲贸易提供各种产品;而且,由于西印度殖民地的人口已经可以正常增长,因此不需要再进口奴隶了。据威尔伯福斯调查,牙买加(Jamaica)的人口由1761年的14.7万人增长至1787年的25.6万人,这26年中,牙买加进口了16.5万名奴隶,26年中岛上奴隶平均每年死亡2150人,减少率为11%—15%。这里有战争的原因,另有1.5万人死于后来的饥荒和飓风。1782年后,这里的出生率超过了死亡率,大约每年为1 000人到1 100人。巴巴多斯(Barbadoes)的情况和牙买加差不多;在圣·克里斯托弗岛(St.Christopher's),约有9600名妇女,1.03万名男子,如果不是受到非人待遇,其自然增长也是可以预期的。[198]成千上万的传单和小册子到处流传,在全国出现了许多次大规模的群众废奴请愿和签名募捐活动。1787年,在曼彻斯特的第一次反对奴隶贸易的签名活动中,签名人数达1.1万人,占当时该市人口的20%。[199]首相小皮特也同情这个运动。1788年2月11日,枢密院成立委员会,专门调查“目前非洲的贸易情况,特别是与非洲海岸奴隶买卖相关的贸易情况”,要求评估奴隶贸易在非洲以及殖民地引起的后果。[200]小皮特同意威尔伯福斯的观点,认为奴隶贸易使非洲荒芜凋零,是“人类的罪行”,“有史以来我们民族特征上最大的耻辱”。1792年,小皮特在下院呼吁立即废除奴隶贸易。[201]反对奴隶贸易运动标志着对旧帝国那种只关心利润,为获取利润而不择手段的做法的否定,它极大地影响了英国对土著殖民地的政策。
由于福音教派和人道主义运动的传播,人们开始考虑帝国责任问题,在这方面,埃德蒙·伯克是先锋。伯克在1783年指出:“政治统治的每一个个体,商业权利的每一个方面,都是一种托管。”[202]这就是“殖民地托管”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帝国应该对它所统治的人民负责,为殖民地建立好政府是大不列颠的道德责任。[203]公众对于“那波布”[204]的谴责,议会对克莱武的审判[205],对前印度大总督黑斯廷斯的弹劾都表明一种帝国“道德感”的出现,这对于英国调整土著殖民地政策起了很大作用。
所有这些错综复杂原因综合在一起,促使英国政府对于其旧的帝国政策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以适应帝国发展的新需要。
【注释】
[1]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1500- 196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p.138.
[2]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10 p.11.
[3] William Haunt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England Vol.x.New York Longmans 1969 p.226.
[4] Lord Elton Imperial Commonwealth New York Reynal & Hitchcock 1946 p.238.
[5]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p.11.
[6] P.J Marshall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6.
[7] John Clarke British Diplomacy and Foreign Policy 1782- 1865—The National Interest London 1989 p.57.
[8]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New York Longman 1952 p.483.
[9] P.Deane and W.A.Cole British Economic Growth 1688- 195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pp.183-187.
[10] Leonard W.Cowie Hanoverian England 1714-1837 London G.Bell and Sons Ltd.1978 p.135.
[11] Harold Perkin The Origins of Modern English Society 1780- 1880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9 p.112.
[12] 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页。
[13] Roderick Floud and Dorlald Maccloskey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1700 Vol.1 1700-186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40.
[14]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and Company 1952 p.3.
[15]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and Company 1952 p.62.
[16]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1500-1961 p.138.
[17]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1500-1961 p.138.
[18]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4.
[19] P.J.Marshall Alaine Low The O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Eighteenth Century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578.
[20]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6.
[21] 理查德·普赖斯(Richard Price)(1723—1791),英国道德哲学家、财政专家,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热情支持者。
[22] Lord Fitzmaurice Life of William Earl of Shelburne Vol.II London Macmillan 1912 p.14.
[23] J.H.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2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1 p.3.
[24] H.C.Allen Great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History of Anglo-American Relations 1783-1952 London Odhams Press Limited 1954 p.56.
[25] J.H.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2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7.
[26] Jerald A.Combs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M.E.Sharp Inc.1963 p.13.
[27] 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0—131页,第139页。
[28] J.H.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2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1.
[29] T.O.Lloyd The British Empire 1558-1995 p.97.
[30] Lord Elton Imperial Commonwealth London Collins 1946 p.38.
[31] J.H.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2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1.
[32] T.O.Lloyd The British Empire 1558-1983 p.100.
[33] Ibid.
[34] Henry S.Commager ed.Document of American History Vol.1 p.117.
[35]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1648—1814),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36] The Speeches of the Right Honourable William Pitt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Vol.1 London Longman Hurst Rees Orme and Brown 1817 p.32.
[37] Sir Reginald Coupland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and the British Empire Longmans Green and Co.1930 p149.
[38] Helen Taft Manning British Colonial After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1782-1820 Hamden Connecticut Archon Books 1966 p.5.
[39]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248.比米斯:《美国外交史》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60页。
[40]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249.
[41] Ibid.p.233.
[42] Ibid.p.234.
[43] Ibid.p.299.
[44]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p.299-300.
[45] David C.Douaglas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1711-1783 Vol.x.London 1969 p.202.
[46]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第273页。
[47] P.J.Marshall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579.
[48] Samuel F.Bemis The Diplomacy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5 p.85.
[49] Helen Taft Manning British Colonial After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1782-1820 p.9.
[50] John Clarke British Diplomacy and Foreign Policy p.61.
[51] Ibid.
[52] John Clarke Britain Diplomacy and Foreign Policy p.61.
[53]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312.
[54] Ibid.p.340.
[55]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305.
[56] Ibid.p.204.
[57] Ibid.p.103.
[58] Klaus E.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p.201.
[59] Ibid.p.205.
[60] J.H.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2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
[61] Ibid.p.1.
[62] Ibid.p.2.
[63] Ibid.
[64] Klaus E .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London Frank Cass & Ltd.1963 p.205.
[65] Klaus E .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London Frank Cass & Ltd.1963 p.207.
[66] Ibid.p.208.
[67] Klaus E .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p.208.
[68] Jeremy Black Trade Empire and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689-1815 the Politics of a Commercial Stat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p.184.
[69] Leonard W.Cowie Hanvoverian England 1714-1837 New York Humanities Press 1967 p.158.
[70] A.古德温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1763—1793》,第八卷,第563页。
[71]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10 p.13.
[72] T.O Lloyd The British Empire 1558-198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102.
[73]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I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448.
[74]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I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448.
[75] Klaus E .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p.208.
[76] Ibid.
[77] Ibid.
[78] John Nicholls Recollections and Reflections Personal and Political as Connected with Public Affairs during the Reign of George III Vol.2 London Printed for Longman 1822 pp.86-87.
[79] Klaus E .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p.209.
[80]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8 p.15.
[81] Klaus E .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p.210.
[82] Hugh Edward Egerton A.P.Newton A Short History of British Colonial Policy p.258.
[83] Klaus E .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1570-1850 p.248.
[84] Ibid p.212.
[85]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p.13.
[86]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p.13.
[8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81页。
[88]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63页。
[89] 同上书,第167页。
[90]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67页。
[91] 同上书,第175页。
[92] 同上书,第176页。
[9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64页。
[94] 同上。
[9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45页。
[96] 同上书,第186页。
[97] 同上书,第185页。
[98] 同上书,第186页。
[99]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86页。
[100] 同上书,第176—177页。
[101] Ramsay Muir A Short History of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Vol.2 The Modern Commonwealth 1763-1919 London George Philip and Son 1927 p.127.
[102] Ramsay Muir A Short History of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Vol.2 The Modern Commonwealth 1763-1919 London George Philip and Son 1927 p.127.
[103]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86页。
[104] 同上书,第187页。
[10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87页。
[106] C.R.Fay Great Britain from Adam Smith to the Present Day London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28 p.3.
[10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第192页。
[108] Klaus E.Knorr British Colonial Theories p.193.
[109] Ibid p.128.
[110] Ibid.p.197.
[111] Stephen Taylor Hanoverian Britain and Empire Woodbridge The Boydell Press 1998 p.296.
[112] 转引自陈志瑞博士论文《自由与保守——埃德蒙·伯克的政治思想》,第40页。
[113] 同上。
[114] To Admiral Augustus Keppel November 1779 Correspondence of Edmund Burke Vol.IV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8 p.196.
[115] To Sir Charles Bingham October 1773 Correspondence of Edmund Burke Vol.VI p.475.
[116] To Charles O'Hara 17 August 1775 Correspondence of Edmund Burke Vol.IV p.187.
[117] H Weiner ed Great Britain Foreign Policy Vol.3 p.2110.转引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第311页。
[118] The Works of the Right Honorable Edmund Burke Vol.II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899 pp.89-120.
[119] Ibid.pp.89-120.
[120] 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40.
[121] Edited by Stephen Taylor Hanoverian Britain and Empire p.290.
[122] 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41.
[123] Ibid.p.42.
[124] Edited by Stephen Taylor Hanoverian Britain and Empire p.291.
[125] 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42.
[126] Ibid.
[127] Edited by Stephen Taylor Hanoverian Britain and Empire p.295.
[128] Ibid p.296.
[129]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1500-1960 p.146.
[130]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1500-1960 p.147.
[131] 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50.
[132] 查尔斯·詹姆斯·福克斯(Fox Charles James 1749—1806),英国政治家,辉格党下院领袖。在第一届罗金厄姆政府中出任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外交大臣,主张无条件承认美洲殖民地的独立,1783年出任波特兰公爵政府国务大臣,提出改革东印度公司的“福克斯法案”,法国革命期间,他反对英国对法国的革命政权开战。
[133]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1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113.
[134] D.D.Hom May Ransome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1714- 1783 Vol.X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69 p.821.
[135] 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50.
[136] Edited by Stephen Taylor Hanoverian Britain and Empire p.297.
[137] ④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51.
[138] Iain Hampsher-Monk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Edmund Burke Documents in Political Ideas London New York Longman 1987 p.153.
[139] 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53.
[140] Iain Hampsher-Monk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Edmund Burke p.155.
[141] J.Steven Watson The Reign of George 1760-1815 p.311.
[142] 转自陈志瑞博士论文《自由与保守——埃德蒙·伯克的政治思想》,第45页。
[143] Edited by George Bennet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 p.54.
[144] Ibid.p.55.
[145] Speeches in the Impeachment of Warren Hastings Esquire February 19 1788 From the Works of the Right Honorable Edmund Burke Vol.X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899 pp.144-145.
[146] H.H.Dodwell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V British India 1497-1856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29 p.312.
[147]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p.147.
[148] 布赖恩·拉平:《帝国斜阳》,钱乘旦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149]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p.147.
[150]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192页。
[151] Ieonand W.Cowie Hanoverian England 1714-1873 London 1978 p.365.
[152] A.W.Ward G.P.Gooch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783-191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2 Vol.I p.143.
[153] A.B.Keith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the First British Empi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0 p.136.
[154] A.P.Newton P&J Ewing The British Empire Since 1783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ndon Methuen 1929 p.3.
[155] A.P.Thornton The Imperial Idea and Its Enemies A Study in British Powe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1985 p.7.
[156] J.H.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2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2.
[157] Ibid.p.23.
[158] J.H.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2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2.
[159] A.P.Thornton The Imperial Idea and Its Enemies A Study in British Power p.7.
[160] Martin Kitchen The British Empire Commonwealth A Short History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6 p.13.
[161] Wallace Brown The Good Americans —The Loyalists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Inc.1969 p.226.
[162] Leslie F.S.Upton ed.Revolutionary versus Loyalist The First American Civil War 1774-1784 London Blaisdell Pubilshing Company 1968 p.65.
[163] Paul H.Smith The American Loyalists Notes on Their Organization and Numerical strength The William and Mary Quarterly Third Series Vol.25 No.2 pp.259-277.
[164] Peter Force ed American Archives Fifth Serise From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July 4 1776 to the Definitive Treaty of Peace with Great Britain September 3 1783 Vol.1 Washington D.C.St.Clair & force 1848—1853.p.1410.
[165] William H.Nelson The American Tory Boston Beacon Press 1968 p.68.
[166] Henry S.Commuger Documents of American History Vol.I p.119.
[167] Robert Ernst A Tory-eye View of the Evacuation of New York New York History Vol.64 No.4.1983 p.382.
[168] J.Holland.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0 p.187.
[169] Ian Barnes The Historical Atla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p.252.
[170] William Hunt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England Vol.X New York 1969 p.242.
[171] Lord Elton Imperial Commonwealth p.281.
[172] Alexander Clarenee Flick Loyalist in New York During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Press of the Pacific 2002 reprinted from the 1901 Edition pp.177-179.
[173] J.Holland.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930 p.192.
[174] A.Shortt & A.G.Doughty Documents Relating to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Canadian 1759-1791 Vol.I Ottuwa Canadian Archivees 1918 p.742.
[175]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196.
[176] 宋家衍:《枫叶国度——加拿大的过去与现状》,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177]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II New Continents and Changing Values.pp.724-725.
[178] W.D.Huss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1500-1961 p.138.
[179]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I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62.
[180] Percival Spear The Oxford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77.
[181] Percival Spear The Oxford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p.77.
[182] 肯尼迪·O.摩根主编:《牛津英国通史》,王觉非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435页。
[183] 转引自钱乘旦《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人阶级》,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35页。
[184]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p.19.
[185] Eric Williams Capitalism & Slavery London Lowe and Brydone Ltd 1964 pp.32-33.
[186] C.W.克劳利等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动乱年代的战争与和平,1793—1830》,第9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69页。
[187] Eric Williams Capitalism & Slavery London Lowe and Brydone Ltd.1964 pp.34 36-37.
[188] C.W.克劳利等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动乱年代的战争与和平,1793—1830》,第9卷,第770页。
[189] James Walvin Slavery and British Society 1776- 1846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2 p.3.
[190] Christopher Lloyd The Navy and the Slave Trade The Suppression of The African Slave Trade In the Nineteen Century London Frank Cass and Company Limited 1968 p.5.
[191]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pp.16-17.
[192] Debates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on the salve trade 12 and 21 May 1789 from Edited by A.Aspinall and E.Anthony Symith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1783-183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59 pp.795-801.
[193] Frank J.Klingberg The Anti—Slavery Movement in England A Study in English Humanitarian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26 p.31.
[194] Chritoopher Leslie Brown Moral Capital Foundations of British Abolitionism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6 p.64.
[195] Thomas C.H.The Problem of Freedom Race Labor and Politics in Jamaica and Britain 1832-1938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2 p.24.
[196] Kenneth Morgan Slavery and The British Empire—From Africa to Americ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148.
[19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354页。
[198] Edited by A.Aspinall E.Anthony Smith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Vol.VIII 1783-183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pp.795-801.
[199] Seymour Drescher Capitalism and Antislavery British Mobiliz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70.
[200] George R.Mellor British Imperial Trusteeship 1783-1850 London Faber and Faber Limited 1951 p.46.
[201]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p.28.
[202] George R.Mellor British Imperial Trusteeship 1783-1850 London Faber and Faber Limited 1951 p.7.
[203] W.D.Huss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p.147.
[204] “那波布”:Nabobs 即英印富翁、暴发户,又叫“东方财主”,专指那些在印度发财后回到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职员。
[205] 克莱武(Robert Clive),英国殖民主义者,为抢夺印度殖民地曾立下汗马功劳。他在1757—1760、1765—1767年出任英属孟加拉总督,任间收受贿赂,强取豪夺,给印度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1773年他在英国议会被控犯有滥用职权罪,但被宣布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