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曲曲,乍断乍缕”——《聊斋》构思艺术之四: 伏笔与照应蒲松龄的好朋友李希梅在为蒲松龄编选的《帝京景物略选》一书所写的跋中说: 他读了这本书后,有一种“幽幽曲曲,渺渺冥冥,一步一折,一折一形,乍离乍合,乍断乍缕”的感觉。这种体验对《帝京景物略选》是否恰当,且不去管它,我以为,移来用以形容《聊斋》在运用伏笔与照应时的构思技巧,倒是有几分切合的。
伏笔的运用,是构成作品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作者谋篇布局时煞费心血的重要内容。《聊斋》之所以富有吸引力和艺术魅力,与它伏笔运用的多样与巧妙有着重要的关系。
大体说来,《聊斋》运用的伏笔有以下几种:
一是远伏。相当于曲艺中的远铺垫。金圣叹所说的“草蛇灰线法”,毛宗岗所谓的“隔年下种,先时伏着”,冯镇峦所谓的“落墨甚远,刻题甚近”的“突阵法”,差不多都是这个意思。远伏就是在距离揭开“谜底”很远的地方,垫上一个“包袱”,然后在读者几乎要忘却的时候,露出真相,使人回味前文,有恍然大悟之感。《聊斋》的远伏一般都是在开篇时就设下的。如《花姑子》,开头就写安幼舆“为人挥霍好义,喜放生。见猎者获禽,辄不惜重值,买释之”。这段文字表面上似乎只是在介绍人物的个性的某一侧面,并不像《西湖主》的开头那样特指救猪婆龙,《小翠》的开头那样特指救狐狸,给人以明显设伏的感觉,然而越读到后来,读者就越感到这段伏笔文字的重要。因为,安生与花姑子的一段姻缘,以及遇蛇精受害而被救的一段故事,全在“喜放生”三字包孕之中。蒲松龄很喜欢用这种伏笔,差不多较长一些的作品都采取了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设伏方法,像《聂小倩》、《梦黄粱》、《水莽草》、《宫梦弼》等,都是如此。因为有了这根看不见的“线”,才使得后面的故事发展有根有据,章法不乱。这种看似寻常的笔力,非得有全局在胸的谋算不可,实际上是并不寻常的。
二是暗伏。这也是蒲松龄的高明之处。他总是采取最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偷偷地”设下伏笔,令读者入其彀中而不自觉。仍以《花姑子》为例,当安生迷路山中、夜遇老叟、提出将投往有灯火处时,老叟说了一句:“此非安乐乡。”乍看,这不过是一句似有意似无意的一般性的回答,实际上作者在此早已伏下了安生两次入山迷路,遇蛇精被害一大段文字。妙的是这个伏笔十分隐蔽,很难一眼看出,要等到最后“谜底”揭晓时,读者回顾前文,才会像安生一样,有大梦初醒的感觉。又如《宫梦弼》,写仙人宫梦弼化装为食客住在柳家,和他的儿子柳和玩耍,内容之一就是“发贴地砖,埋石子伪作埋金为笑”。这也是典型的儿童游戏,一般人是不会料到作者已在这儿埋下了伏笔的。直到后来,柳和历尽人世沧桑和人情冷暖,思想上能够自立时,这些“石子”才一一化作了真金,使一个穷途末路的穷小子登时发迹,并使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里,虽然借助了浪漫主义的仙人点金术,但是,作者以真作伪,把伏笔运用得了无痕迹,其不露声色的本领竟可以把当事人柳氏父子等都一一瞒过,粗心的读者就更不要说了。因此,宫梦弼这种玩童作戏的“埋金”活动,实际上正是作者深谋远虑的“埋线”安排的体现。
三是闲伏。就是以闲笔作伏笔,所写的人或事,乍看起来是没有用处的,到后来才知道是不可缺少的。古人论作文有所谓“似断实连”之法,指的就是这层意思。如《娇娜》写皇甫公子对孔生说,他“祖居陕”,似属闲笔,及至读到后来,孔生举进士“授延安司李”,得再遇公子一家,才知这三字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一种不经意的伏笔。又写皇甫公子的作业“类皆古文词,并无时艺”,好像也是闲笔,其实它既表明公子的“不求进取”、与人不同的身份,又衬出了孔生的所长,为他后来中举做官作了伏笔。《聊斋》中这类伏笔运用得很多,也很巧妙。像《婴宁》中的“媪聋”,《聂小倩》中的金华妖物、剑侠的革囊,《胡四娘》中姐妹们之戏呼“贵人”,《颜氏》中颜氏父亲惜其“不弁”,《连琐》中述连琐之怕“恶客”,《张诚》中张诚对弟弟说的“山中虎狼多”,《小二》中写小二的“熟五经”,《莲香》中东邻生“独居不畏鬼狐耶”的戏语,《辛十四娘》中“扑满”之设,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四是复伏。即层层设伏,伏笔中又有伏笔,一个伏笔有多种用途。如《陆判》一开始介绍朱尔旦的性格,“性豪放,然素钝”,就是为全篇设伏。有人认为前半句是伏前半篇文字,后半句是伏后半篇文字,并非没有道理。朱尔旦在家中问陆判“知制艺否”一段话,既为陆判替他评改稿子提供了依据,又为他换心而得官、引起其他儒生的羡慕张了本;而换心一事又为朱尔旦提出为其妻换头作了“舆论准备”,换头又引来了一场杀人官司……真是环环紧扣,层层设伏,每一层伏笔既是前面伏笔的“谜底”,又是后面伏笔的“谜面”,起着一身二任的双重作用。又如《鸦头》,写王文与狐女所生之子王孜“自言能见鬼狐,悉不之信”,这话既是上面写的王生与鸦头结合的必然产物,又正是故事后半部分发展的关键,王孜得知母亲被囚的真情,去杀狐鸨母报仇、救出母亲鸦头的一大段文字全赖此伏笔才得以展开,否则,鸨母隐身之后,王孜就无所施其技了。这种以伏笔出伏笔,以伏笔谋发展的例子是很耐人寻味的。
还有一种伏笔,以形式上的重复而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姑且也归之于这一类。如《花姑子》写的两次“酒沸”事件就是。第一次,安生与花姑子的父亲在外屋闲谈,谈到花姑子时,“安赞其惠丽,称不容口。叟方谦挹,忽闻女郎惊号。叟奔入,则酒沸火腾。叟救乃止……”这次“酒沸事件”实际上是伏笔,一方面暗示花姑子乃是因偷听二人的谈话才走神失手的,其父以为她是贪作薥心紫姑所致,实在是不知女儿心事,这也是作者故意打的“马虎眼”;另方面也是为第二次“酒沸”事件创造条件。第二次,安生入内室向花姑子表白爱情,因动作粗鲁,引起争执,其父奔入时,为避免安生的尴尬,花姑子制造了第二次“酒沸”事件,表明她内心深处是爱着安生的。这两次事件表面上重复,实际上内容和作用并不一样。前者实而虚,后者虚而实,但都是为表现花姑子的性格和思想服务的。《聊斋》中的设伏,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表面的重复都包含了不重复的意义,这大概也是它言简意赅的原因之一。
伏笔的其他形式如明伏(近乎古人所说的“先断后叙法”)、近伏(即为较近的答案设下伏笔)、分伏(大多是为某一具体问题而设,不是全局性的节目)等,《聊斋》中几乎都有所涉及,只要仔细寻思,自会得其妙处。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针对戏剧作法提出了“照应埋伏”、“针线紧密”的问题。他说:“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应,顾后者便于埋伏。照映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是此剧中有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此后此所说之话,节节俱要想到;宁使想到而不用,勿使有用而忽之。”又说: 戏剧不能有断续痕,“所谓无断续痕者,非止一出接一出,一人顶一人,务使承上接下,血脉相连,即于情事截然绝不相关之处,亦有连环细笋伏于其中,看到后来方知其妙,如藕于未切之时先长暗丝以待,丝于络成之后才知作茧之精,此言机之不可少也。”李渔的这些看法,对小说创作也是同样适用的。伏笔的应用,无论取何种形式,最重要的是要瞻前顾后,谋及全篇,不能心血**,仓促上阵。因此,运用伏笔不能忘记照应。前有所伏,后必有所接应,有所挑明,否则就变成了漏洞。
照应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大体说来,主要是两种: 一种是渐进式的照应,一种是突发式的照应。渐进式的照应是指对前面的伏笔逐层深入地加以剖明,使读者慢慢领会其设伏的妙处,增加艺术吸引力和欣赏美的趣味。如《彭海秋》写仙人彭海秋惩戒“素有隐恶”的名士丘生,并让彭好古与娟娘结成良缘,先是层层设伏,后则层层照应,一笔不苟,一笔不漏。写丘生先是被彭好古所鄙,到西湖后,却“不知何往”,而凭空牵来一马;回家时,因为不知丘的下落,只说马来得蹊跷,已略露端倪,最后才让丘生由马而恢复为人,并从他口中补叙变马经过,使真相大白。另一方面,写彭好古与娟娘的爱情,也是将所唱之曲,所遗之巾,所历之景,一一回味照应,令人咀嚼不已。《聂小倩》前面写聂小倩用以害人的工具;锥和鬼骨,只是以幻化的外表——女色和黄金出现,后来才点出其本质,予以照应;燕生之剑未杀死金华妖物,临别赠聂小倩夫妻以革囊,在后面均多次写到它的威力(如使聂小倩感到畏惧),最后让它主动吸入妖物而杀之,就显得顺理成章。这些地方,照应虽有前后,但都给人以细针密线、涓滴不漏的感觉。
突发性的照应是设伏之后,没有任何暗示,而是一次性地对伏笔作出说明。如《冤狱》写朱生被迫诬服,承认是自己“欲杀夫而娶其妇”,县令追问何凭,他说有血衣可证,但第一次去他家穷搜而无所得,第二次,他被押解到家取衣,他对母亲说:“予我衣,死也;即不予,亦死也: 均之死,故迟也不如其速也。”说完之后不久,他母亲竟然从里屋奇迹般地把血衣取出来了。这事不免令人纳闷,不知是怎么回事。直到真正的凶手被捉拿归案之后,作者才交代血衣原来是他母亲刺臂新染的。这种照应与设伏一样,都是突发性的,陡然而起,戛然而结。《聊斋》中因为多讲非人间社会的幻想世界,所以用以照应的人和事都比较方便,在难以转圜的地方用一点突发式的“神来之笔”应付过去是较方便的。如《红玉》讲狐女偶经山谷拾到冯相如的孩子,《婴宁》中王子服听了表兄的鬼话竟真的找到婴宁之类,均是好例,但像《冤狱》这样写实的题材,如此伏应自然,顺理成章,就更加显得可贵。
当然,大手笔也难免有小失误。《聊斋》中也有些作品存在照应不及、疏于检点的地方。如《嫦娥》写宗子美再见嫦娥之后,嫦娥要他窃取颠当的“紫荷囊”,宗趁与颠当“解衿狎笑”的机会下手时,颠当为之变色,并决绝离去。因此,这一细节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关节,可是,后来,终其篇不见下文,显然是一种缺乏照应的疏忽。又如《毛狐》写毛狐临别时,授马天荣“黄末一刀圭”并说:“别后恐病,服此可疗”,后来也没有接应,使这种描写成了“多余的话”。
伏笔与照应,运用得恰当,可以增加文章的曲折性,使情节惊险、紧张,令人欲罢不能;同时,还能有效地精简篇幅,芟除冗杂,使文字精练,结构严谨,《聊斋》在这些方面的有益经验是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