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①,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②!是时秦王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 相如于市③,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④,一胜而相如族⑤,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故吾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⑥,柔廉颇⑦,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注释】
①九宾: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这里指一种规格极高的朝廷仪式。 ②舍人:这里指随行的小官。 ③ 戮:同“戮”。 ④武安君:秦国名将白起的封号。 ⑤族:族诛,即灭族。 ⑥劲渑池:指渑池会上蔺相如面对强秦侮辱赵王时,持节抗争之事。劲,刚强。 ⑦柔廉颇:指蔺相如拜相后对廉颇一再忍让,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的事。
【作意】
一反众议,指出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做法是战略与策略上的错误,其成功纯属偶然。
【鉴赏】
这是一篇很精彩的“翻案文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被司马迁写得一波三折,栩栩如生。历来的评论者都认为,蔺相如面对强秦,不卑不亢,有勇有谋,既保住了赵的玉璧,又保住了赵的江山,堪称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司马迁对他是满口称赞,本传的“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按照太史公定的基调而编写的戏曲《渑池会》等,又进一步把蔺相如美化成了一个完人和伟人。所以,王世贞的文章劈头就不得不承认“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这样一个事实。但是,紧接而来的一句“予未敢以为信也”,却如石破天惊,以挑战者的姿态,独持(书为特)异议,表现了作者巨大的论辩勇气。
作者分两层意思来论述他的观点。首先,他认为秦是以十五城的空名诈赵而强要赵璧,其目的在于真要璧而不是以此为藉口侵略赵国。因此,正确的决策应该要么是将璧给秦,要么不给,问题很简单,但蔺相如的决策则把问题搞复杂了,“既畏而复挑其怒”,这是战略性的错误。其次,在予城予璧的问题上,他认为蔺还犯了战术性的错误:既然要秦王斋戒而受璧,就要予璧而让秦王或者失城,或者失信,但蔺相如则取了让舍人带璧逃走而使秦王得理这样一个最不可取的下策。从这两层意思出发,作者认为,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完全是“天意”,而不是他智勇发挥的结果。
就文章本身而论,作者可谓头头是道,说得有理有据,合乎逻辑。但若结合《史记》的描写来看,作者的立论仍有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其实,蔺相如是在充分分析秦赵两国形势及秦王心理的基础上作出决定、采取行动的,他的所为既塞了秦王之口,又保住了玉璧和赵国,虽有点冒险,但并非莽夫蛮干。因为当时秦国虽强,但尚未到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步,对赵尚有所畏惧。正如后来蔺相如对廉颇说的:“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因此,作者所谓秦王一怒便可先“谬相如”,后“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云云,不过是一种想当然的推论罢了。他对相如的责备,也就有些站不住脚。
不过,无论如何,这种不迷信成说,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并形诸文字的勇气总是值得肯定的。在历史结论面前,有人能言之成理地提出新的见解,应该看作一件好事,应该欢迎,应该提倡。
【补充说明】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世贞与李攀龙齐名而才实过之。当时娄东、历下狎主文盟,奉之者为玉律金科,诋之者为尘羹土饭,盛衰递易,毁誉迭兴,艺苑纷呶,终无定说。要之,世贞初时议论太高,声名太早,盛气坌涌,不暇深自检点,致重贻海内口实。逮时移论定,向之力矫其弊以变为纤仄破碎之习者,久已为众所唾弃,而学者论读书种子,究不能不心折弇州。是其才虽足以自累,而其所以不可磨灭者,亦在于此。今其书具在,虽未免瑕瑜杂陈,然第举一时之巨擘而言,亦终不能舍世贞而别有所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