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佚名
荆轲入秦,不择日而发。[1]太子[2]与知谋者,皆素衣冠,送之于易水之上。荆轲起为寿,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击筑,宋意和之。[3]为壮声则发怒冲冠,为哀声则士皆流涕。二人皆升车,终已不顾也。二子行过,夏扶当车前刎颈以送二子[4]。
行过阳翟[5],轲买肉,争轻重,屠者辱之。武阳欲击,轲止之。
西入秦,至咸阳[6]。因中庶子蒙[7]白曰:“燕太子丹畏大王之威,今奉樊於期首与督亢地图[8],愿为北蕃臣妾[9]。”秦王[10]喜,百官陪位,陛戟[11]数百,见燕使者。轲奉於期首,武阳奉地图。钟鼓并发,群臣皆呼“万岁”。武阳大恐,两足不能相过[12],面如死灰色。秦王怪之。轲顾武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见天子,愿陛下少假借之[13],使得毕事于前。”秦王曰:“轲起督亢图进之!。”
秦王发图,图穷[14]而匕首出。轲左手把秦王袖,右手椹其胸[15],数之曰:“足下负燕日久;贪暴海内,不知厌足;於期无罪而夷其族[16]。轲将海内报仇。今燕王母病,与轲促期[17]。从吾计则生,不从则死!”秦王曰:“今日之事,从子计耳。乞听琴声而死。”召姬人[18]鼓琴。琴声曰:“罗縠[19]单衣,可掣[20]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21],可负而拔[22]。”轲不解音,秦王从琴声,负剑拔之,于是奋袖[23]超屏风而走。轲拔匕首 之,决[24]秦王耳,入铜柱,火出然。秦王还,断轲两手。轲因倚柱而笑,箕踞[25]而骂曰:“吾坐[26]轻易,为竖子[27]所欺,燕国之不报[28],我事之不立哉!”
(见《燕丹子》)
〔1〕荆轲:战国时卫人,游历燕国时,被燕太子丹高价聘为刺客,行刺秦始皇,未成被杀。不择日:不选择吉日,表示他决心赴死。 〔2〕太子:燕太子丹。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省西部。 〔3〕高渐离:战国燕人,善于击筑。荆轲的好朋友。筑:古乐器名,似筝。宋意:战国燕人,荆轲的朋友。 〔4〕夏扶:人名。古传夏扶为血涌之人,怒而面赤。见《史记·荆轲传》注。 〔5〕阳翟:地名,故址在今河南省禹县。 〔6〕咸阳:秦国都城,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7〕中庶子:秦时掌管宫中杂务的官。蒙:人名。 〔8〕樊於期:秦将领名,因秦始皇族灭他全家而逃亡在燕,被悬赏捉拿。荆轲要求借他的头作为晋见之资,他即自刎予以成全。督亢:燕国地名,是秦始皇垂涎已久的地方。 〔9〕北蕃臣妾:北方奴仆一样的附属国。 〔10〕秦王:指秦始皇嬴政。 〔11〕陛戟:宫殿台阶下持戟的武士。 〔12〕两足不能相过:两脚不能交叉跨步,形容武阳害怕之极的样子。 〔13〕少假借之:稍稍宽恕他。 〔14〕图穷:地图翻完。 〔15〕椹(zhēn珍):砧板。椹其胸,以其胸为砧板。这里指以匕首尖顶住秦王胸部的意思。 〔16〕夷:灭,平,杀戮。夷其族,灭其家族。 〔17〕促期:简短约定(希望行刺成功)。 〔18〕姬人:宫女。 〔19〕罗縠:细的丝织品。 〔20〕掣:抽取。 〔21〕鹿卢:剑名,因剑柄用玉饰成辘轳状而得名。 〔22〕负而拔:把剑推向背后,以便于拔出。 〔23〕奋袖:用力抽出衣袖。 〔24〕决:伤。 〔25〕箕踞:伸开两腿而坐,因像簸箕而得名。这是一种对对方不礼貌的姿势。 〔26〕坐:因为、由于。 〔27〕竖子:骂人的话,意思是“小子”,这里指秦王。 〔28〕报:报答。意思是燕国厚待他,他不能报答了。
《燕丹子》作者及成书年代均不可考,一般认为当在隋以前。荆轲刺秦王,历史上可能实有其事,《史记·刺客列传》亦有较精采的记载。《燕丹子》的记述较为详尽曲折,《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家”,明代胡应麟誉为“古今小说杂传之祖”。
故事从燕太子丹被质于秦受到侮辱,发誓报仇开始,逐渐展开,由麹武而引出田光,由田光才引出荆轲。前面通过荆轲与太子丹的对话以及太子丹厚遇荆轲的种种做法,极力渲染荆轲的深思熟虑,成竹在胸。这里所选的是故事的最后一部分。故事紧张曲折,人物性格鲜明。易水送别,气氛悲壮;买肉受辱不报,突出荆轲的因大容小的气度。宫中行刺分三层写:进殿时,对比武阳的恐惧,突出其镇静从容;献图得手,显出其大义凛然;行刺失败,视死如归且能自责,最后完成了这个悲剧英雄的形象刻画。琴声授计,使秦始皇死里逃生,荆轲不懂音乐,终于功亏一篑,这个意外的转折既神奇又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