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拜月叩星歌①(1 / 1)

拜月叩星歌①

月,月,月,

拜三拜,

休教儿生疥。②

参儿辰儿,③

可怜溺床人儿。④

——《帝京景物略》

【注释】

①拜月叩星——向月亮跪拜,向星星叩头。

②疥——疥疮。一种皮肤病。夏天小孩子容易感染。

③参儿辰儿——即参、辰两星宿的名字。这两颗星一见于傍晚(参),一见于清晨(辰),这里用它们代表天上所有的星辰。

④溺床——尿床,即小儿遗尿症,是小孩子常患的一种疾病。

【赏析】

这是旧中国民俗在童谣中的反映之一。据《帝京景物略》记载,当时的北京,幼儿看见新月,叫它为“月芽儿”,并向它拜跪祝祷,希望不要生疥;而尿床的孩子则向星空跪拜,以求保佑。童谣就是这种仪式的产物。

显然,这是一种迷信。指望月亮和星星能够保佑孩子不生疾病,无疑是绝对不会实现的。它反映了旧社会中,被压迫的劳动人民缺乏科学知识又无钱医治疾病的一种可怜的处境和美好的愿望。值得注意的是: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古怪的联想?为什么把月亮与生疥联在一起,而以为星星与溺床之间存在某种神秘的关系?这里既有我们民族想象(书为像)力丰富的一面:譬如溺床总是发生在晚上,而晚上一切都笼罩在黑暗之中,唯有星星在天上眨着眼睛,它若肯“提醒”一下梦中将要遗尿的孩子,溺尿的事不是可以避免了吗?如此等等,尽可继续发挥想象(书为像)。另外一方面,童谣也反映了我们民族中一个影响很坏的弱点:面对问题,人们从小就习惯于求人,习惯于屈膝,而不是自己奋起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人们总是认为,权势者能够对屈膝的弱者发善心,满足他们的可怜的欲求。这种延续多少年的幻想,直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传入才得以彻底打破。

旧中国,这种叩月拜星的迷信活动十分普遍。如笔者的家乡湖南耒阳,每当月亮出来时,大人们总是禁止小孩用手指月亮,说:“指不得,指了要变癞子。”可见月亮与生疥连在一起的迷信不仅北京有。当这种迷信消失的时候,像这类童谣也就失去存在的土壤了。不过,在历史上,它仍不失为有价值的低幼读物。

【今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