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桓 灵 时 童 谣①(1 / 1)

桓灵时童谣①

举秀才,不知书;②

察孝廉,父别居;③

寒素清白浊如泥,④

高第良将怯如鸡。⑤

——《抱朴子·审举》

【注释】

①桓灵——汉桓帝刘志(公元147年~167年在位)、汉灵帝刘宏(公元168年~189年在位),两人分别在15岁、12岁时登基做傀儡皇帝,荒**而昏聩,国家弄得很糟。此童谣《古谣谚》题为《桓灵时人为选举语》。

②秀才——因避刘秀讳,也称茂才。本指有才气的人,汉朝开始成为荐举人员的科目之一,多指读书人。

③孝廉——汉朝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以封建孝道作为重要标准,本应指孝顺的人,但事实往往并不如此甚至相反。

④寒素——贫寒穷苦的人家。清白——汉朝荐举人才的科目中有“清白敦厚”,本意指出身寒微而品行清正的人。

⑤高第——高大的门第,这里指贵族世家。鸡——有的作“黾”即青蛙。清代史梦兰《古今风谣拾遗》卷一注此曰:“鸡或作,与泥韵不叶,当是龟字之讹,言畏怯之甚,缩头不敢出,如龟也。”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封建社会腐朽的用人制度以及官吏名流名实相悖现象的优秀童谣。封建社会的用人制度,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不管有没有本事,只要有“门路”,有钱,就可以弄到官做。这种情况在昏庸的皇帝当政时,往往就更加严重。东汉末年桓灵之世,皇帝昏庸,外戚、宦官专权,在此之前设立的人才荐举制度,原是希望打破门阀制度的牢笼,从民间发现有用之才,但当时就难以付之实现,到了此时,更被弄得有名无实,面目全非。所荐举的人往往名实两乖,以至于那好听的名目反而成为一种讽刺。据史书记载,早在东汉初汉明帝时,皇帝的诏书中就承认:“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后汉书》98页)汉章帝在建初元年(76年)三月的诏书中也承认:“选举乖实,俗吏伤人,官职乱,刑罚不中”,“乡举里选,必累功劳,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后汉书》133页)到了桓灵时,除了上述的毛病加重之外,还公开定价卖官鬻爵,如灵帝时,卖一“关门侯”的定价是五百万(《后汉书》346页),桓帝也不得不承认历年选举孝廉、廉吏这类把戏,下面的人“在所玩习,遂至怠慢”,因而“选举乖错,害及元元”。这种现象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这首童谣可说就是这种不满情绪的表现之一。

童谣抓住最有典型性的几种人加以尖锐的揭露:秀才本应是满腹经纶的,可现在选出来的却不认识字;孝廉本应是以“孝”闻名的,可现在荐举的却是根本不管父亲的人;本来清白敦厚科的应选者应要求出身寒素,清清白白,如今却个个龌龊得像泥巴一样;高门大第的将军本应是战场上勇敢杀敌的战胜者,可现在有着“良将”称号的人却胆小得像鸡一样。这四种人包括了封建社会的文官武将,包括了从底层到高层的统治者,因此很富有典型性。每一种人又是抓住他们最主要的方面来加以嘲讽,对比鲜明而强烈,讽刺的力量也随之大大增强了。看到这种名实相悖的腐败现象,读者会很自然地产生可笑和憎恶的感情,并进而怀疑造成这种局面的社会原因,由表象而深入到本质。而这,正是这首童谣强烈战斗性和感染力的所在。

【今译】

被荐举作秀才的人,竟不认识字;察访推荐出来的孝廉,却是连父亲也不管、分开居住的;号称出身寒微的清白官吏,龌龊得像黑色的污泥;而出身高门巨族的所谓良将,却又胆小得如同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