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海 童 谣①
吴王出游观震湖。②
龙威丈人名隐居,③
北上包山入灵墟,④
乃造洞庭窃禹书。⑤
天地大文不可舒,⑥
此文长传百六初。⑦
今强取之丧国庐。⑧
——《古今风谣》
【注释】
①西海——《山海经》中有西海,但不详确指何海域;后代西海所指也有多处。这里是假托孔子所到的地方,不一定能坐实。这首童谣《古谣谚》引《河图纬》题作《孔子述洞庭童谣》,“天地”作“天帝”,“百六初”作“六百初”,“今强取之”作“今强取出”。
②吴王——指春秋时吴王阖闾,公元前514~前496年在位。震湖——即太湖,大概因其水面广阔、烟波震**而得名。
③龙威丈人——不详。大约是当时的一个隐士,“龙威”大概是他的号。“名隐居”《灵宝要略》作“山隐居”。
④包山——太湖中洞庭山的一个山名。灵墟——传说藏有所谓“灵宝五符”的地方,又名“林屋洞天”。
⑤造——到。洞庭——太湖中的洞庭山。禹书——传说大禹治水时神授予他的“金简玉字”天书。
⑥天地大文不可舒——意为:天地之间的重要文字不可轻易打开,含有“天机不可泄露”的意思。
⑦百六初——这是一句双关语。古语有“冬至百六是清明”,表面上指从冬至到清明节期间为一百零六天,实质上暗含宝物要到政治上“清明”之世才能取出之意。
⑧丧国庐——暗指吴王阖闾的下一代夫差亡国之事。“国庐”,即国家。
【赏析】
这是把童谣与神话传说、预言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例子。据说,大禹治理洪水时,很是艰苦,在一个叫牧德的山上,遇到了一个神仙。神仙对大禹说:“我有灵宝五符,它可以役使蛟龙水豹,送给你用吧。不过,你治疗好洪水之后,要把它秘密地藏在灵山,不得泄露。”禹接过这个宝贝,用它来治理洪水,果然很有灵验。事成之后,他遵守诺言,将宝贝藏好。过了不知多少年,等到吴王阖闾出游太湖时,知道了这件事,就要当地的隐士龙威丈人从藏有灵符的洞穴中把宝贝拿出来。拿来之后,吴王很高兴地打开来看,只见上面有一百七十四字,但都不认识,就派人带了宝书前往鲁国向博学多才的孔子请教。使者见了孔子,撒谎说:“天上有一只红鸟衔了这卷书献给我们吴王,请你看看上面写些什么?”孔子接过来一看,对使者说:“我过去游历西海时,听到过一则童谣。据童谣说,这灵宝五符乃是龙威丈人从包山洞中偷来的。你现在说是红鸟衔来的,我就不知道了。”使者无奈,只好回去如实向吴王报告。吴王听了,也不想知道里面的内容了,赶快把宝贝送回了原处。但是,“天机”既经泄露,吴王就不能不受到惩罚,他的国家就因此在他后代手上葬送掉了。
这件事荒唐不稽,当然不能当作历史来看。所谓孔子听到的童谣,很可能是后来的人创作出来加在孔子身上的,大概也是“文以人传”的思想在作怪吧。但是,这个故事除《河图纬》之外,还见于多处古籍记载,童谣的文字略有不同。《越绝书》是:“禹治洪水得五符,藏之洞庭之包山。龙威丈人窃禹书,得吾图者丧国庐。”《吴越春秋》作:“禹得金简玉字书,藏在洞庭包山湖。”这些记载大同小异,说明这个故事是流传较早、较广的。
“吴王出游”四句,是讲“窃书”的经过。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不过,第二、三句的次序似乎应调换一下才对,按现在这样,第一句下无所承,第三、四句又显得重复,调换次序后作:“吴王出游观震湖,北上包山入灵墟,龙威丈人名隐居,乃造洞庭窃禹书。”前两句写吴王出游太游到包山,范围由广而窄;再让龙威丈人入山洞窃书,目的更加明确。如此,文气才顺。“天地大文”三句,是说吴王取出禹书的结果。这里有“预言”,也有迷信,还有作者的寄托。认为禹书是不可泄露的天地至文,谁违背天意取出就要丧失国家,显然带有算命先生的骗人成分。但它说禹书只有等到“百六”之后、政治“清明”时才能问世,则似乎又寄托着作者对当时政治黑暗的不满和对将来光明前景的向往。
这首童谣是用天命来解释王朝命运的一个尝试。它试图把吴国的灭亡归咎于吴王强取禹书这样一个荒唐的故事,当然是不可信的。如果把它当作一首神话故事诗来看,倒也是很有意思的。从形式上看,它采用七言的形式,每句押韵,在童谣中也别具一格。
【今译】
吴王阖闾出去巡游,欣赏那烟波浩淼的太湖。太湖的洞庭山上住着一个名叫隐居的龙威丈人,他潜入包山的洞穴,偷出了大禹藏在里面的灵符。可是,天地间的至文不可轻易泄露,这灵符要长期留传,直到清明之世才能取出,现在强行取出它来的人将要丧失他的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