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音乐(1 / 1)

心路历程 雷群明 756 字 3个月前

古人曾用“衣、食、住、行”四个字来概括人类对物质生活的基本要求,“住”虽然排行老三,但仔细想想,其重要性是不亚于老大与老二的。因为,人的一生,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用来睡觉的,而睡觉,一般情况下是在自己的住处: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读书、办公、穿衣吃饭,除了特殊情况是“露天作业”外,也是在一定的“住”处进行的。

可见,“住”的问题不可小觑。中外古今,人们在这方面挖空心思争奇斗艳,变出了无数的花样,直到今天仍没有穷尽。不过,以前人们较多的倾心于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居处,从皇帝生的宫殿、死的陵寝到官僚们的别墅庄园。都有人细加研究,但平民百姓的住处就似乎少有人关心。

正因为如此,陈从周教授等人提出的要就中国民居搞一本大型画册的选题,既让人感到新鲜,又不能不令人担心:老百姓的住房,搞得出什么名堂吗?难怪最初这个选题要受到一家专业出版社的拒绝了。但是,现在当我们看到这本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包括600多幅图片、7万多文字、厚300页、重达二三斤的精美画册时,一切的疑虑都会自然烟消冰释了。

这本画册所介绍的四合院、徽派民居、江南水乡民居、土楼、闽粤侨乡民居、台湾民居、“三坊一照壁”与“一颗印”、吊脚楼、窑洞、干阑式民居、石构民居、土坯平顶民居、毡包和暖居等十几类民居虽然远未包尽我国各民族有特色的民居的全部,但足以成为它们的代表。从这些千姿百态的民居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地形、气候、建筑材料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风俗、文化、技术、气质乃至宗教、民族、思维方式等等的差异。人类从“栉风沐雨”到“择木而栖”到住进各式各样的房子,不仅是一部建筑进化史,而且也是一部文化发展史。所以,陈从周教授强调:“建筑史是文化史,民居建筑也是文化。要介绍中国各地民居,必须联系历史、文化、宗教、风俗。这样问题可以说得透彻一些,事物亦容易了解多了。”我觉得,他和潘洪萱、路秉杰教授在《中国民居》这本书中,是圆满地达到了这个目的的。

陈从周教授认为:《论语》中说的“里仁为美”,说的是富于人情味的居住区是美好的。因此,研究分析民居,也要从组成民居的中心思想“仁”字谈起。就是说,凡是同类,同一祖宗的子孙,共同生活,不能互相残杀,而要互相爱护,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当然,这也许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实际上我们的祖先并未做到或至少是并未完全做好。我们的词汇中有“以邻为壑”、“兄弟阋于墙”之类的成语就是证明;书中介绍的不少民居在布局上实行的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也是并不那么“仁”的体现。不过,“里仁为美”的理想总是一个好的理想,今天,在我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理想的国家里,应该设法且也有条件使之得到实现。不过,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的许多民居,不仅因整齐划一的火柴盒式的公房而失去了其多姿多彩,而且因“独门独户”的“独特”设计思想,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已经不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而成了“比邻而居,老死不相往来”了。同住一层楼的人,可以视同陌路;邻居有事,可以视若无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变得与筑成这种民居的钢筋水泥差不多了。幸乎?不幸乎?有志于将来的新民居的设计者和居住者,不妨想上那么一想。

这本书从签订协议到正式出版,整整费时十年。里面的几百幅民居照片除台湾以外,都是金宝源先生亲往全国各地实地拍摄的,其中甘苦,不必与外人道,外人也能想象得出。读者诸君可以看到;有些民居已是半毁半存,有的也是斑驳陈旧,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了。说不定何时,它们就会永远消失。那时,您就只能从这本书里来怀念它们的“昔日风采”了。

啊,中国民居,你这令人感叹的“凝固的音乐”!

(《博览群书》199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