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一本好书的文章做足(1 / 1)

心路历程 雷群明 1559 字 3个月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之间正常的竞争(之所以加“正常的”三字,乃是因为现在有些竞争手段并不正常甚至非法,以至造成“优败劣胜”的后果),最主要的将表现在出版物质量的竞争。拥有众多优秀出版物的出版社不仅将大大提高其知名度,并且会因其出版物的受欢迎而在经济上立于不败之地。

多出好书,是每一个有良知的出版工作者终生追求的目标。但是,我觉得,现在不少人对于“多出好书”多半还仅仅限于打选题的主意,或者说,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好的选题的开发上,而对于其余的工作则考虑甚少甚至尚未考虑,往往有点像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浪费资源”的情况。有鉴于此,似乎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把每一本好书的文章做足?

众所周知,出版社的每一本好书都来之不易,它是作者、出版者合作努力的结果,是发行者与广大读者积极支持的结果。对待好书,理应珍惜和重视,要想方设法让它们发挥最大的作用,而不要使它有丝毫的委屈,甚至被埋没。因此,把每一本好书的文章做足,至少应从以下一些方面做起:

1.无孔不入的宣传介绍。一本好书呱呱坠地,对它以及它所来到的世界都是“陌生的”,要使双方从陌生到认识,到熟悉,就离不开强有力的宣传介绍。但是,我们现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太少。多数好书不过就是新书目上不足200字的简短介绍,好一点的还印有一些单页征订单或发一点书讯,再好一点的能争取一点书评或广告,无论是对新闻媒体的覆盖还是对广大读者的覆盖,其百分比都绝对是低的。因此,许多好书就成了养在出版社这“深闺”中无人识的“大姑娘”,与读者发生深深的隔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以为从好书的选题开始,就要制订出系统的分阶段宣传介绍的汁划,要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征订单、新书预告、简讯、发布会、座谈会、广告等等),形成“无孔不入”的舆论攻势,即使不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至少要设法让应该知道的人基本上都知道。据说,国外有的出版社出一本新书至少宣传200次,我们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减到100次、50次甚至20次如何?一方面是“好酒”,一方面是使人不觉得“巷子深”的宣传攻势,就…定能改变好书寂寞的命运。

2.滚动修订,不断重版。好书的生命力表现在它有不断重版的价值。照理,如若一本书只是“一版定终身”而不能重版,很难说是—本“好书”。但现在好书难以重版却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像我社出版的《中国恒星观测吏》、《上海市沿革地理》、《高山族文化》等:修,都是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水平学术着作,初版印数只有几百本至一千多本,几乎是一出版后就售罄,但重版却因订数过少而迟迟下不了决心。这里当然有我们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定价因素的影响。按正常标准,现在重版3 000册左右出版社尚无利润可言,在此数之下则要亏本多少不等,所以,出版社没有重版的积极性。如果设法让出版社重版在1 000册左右便略有盈利,那许多书的命运便可改观,便有望从“一版定终身”变成经常性重版。

重版中还有一个滚动修订的问题似乎并没被重视。有些畅销的好书虽然年年重版,但往往是照纸型重印的多,而对图书内容不断进行修订、重新再版的少。这里,有作者的原因:书已出版,便乐得省事,不肯再花力气,或注意力已转移,无暇顾及修订;也有出版社的原因:稿子如果经常修订才能重印,既麻烦,又费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求“外甥打灯笼——照旧”,何必多此一举。其实,好书也有一个逐渐修订完美的过程。随着形势的发展,研究的深入,原来的内容多少总会有可改进,提高和丰富之处。为读者计,不断地“吐故纳新”,实在是非常必要的。

3.“一鸡多吃”,一书多用。一本好书的价值还在于它的多层次和多领域的功能。在当今世界,分工趋细而联系趋密,一本好的书往往可以发展成为一个系列,从而极大地发挥它的作用。譬如一本大型精美的画册,因为其质量高、印制精良、定价偏高,注定只能拥有较少的读者。如果出版社仅仅满足于此,那就未免可惜。我们完全可以来个综合利用,全面开发:譬如压缩开本和篇幅或变全彩色为部分彩色、部分黑白或全部黑白,从而降低定价,另行出版缩印本和简编本,以满足更广大读者阶层的需要;譬如把一大本按专题分成若干分册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需求者的需要;譬如制成幻灯片、明信片、挂历、周历、台历、录像带;甚至布置展览会、召开学术讲座、改编成电视、电影、连环画、故事等,以充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有些出版物还可以制成录音带或光盘,供应给所需读者。在这种多侧面、多角度的相互影响下,整个系列与出版社都有可能“炒”热而得到巨大的好处。当然,这里需要作者和出版社的领导与编辑多方面的才能和交际艺术,才能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又主次分明、井然有序。

4.眼睛向外,寻找海外市场。好书无国界。一本优秀的图书往往会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更何况,我们的中文图书还有一个港澳台繁体字版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包括港台在内的对外合作出版的势头愈来愈强劲。一些在国内走俏的好书,大都也受到国外与港台的欢迎,被翻成繁体字与外文版。像我社的精品书《中国历代服饰》、《中国历代妇女妆饰》、《隋唐文化》、《中国民居》、《实用中国养生全书》等,这些年不但国内不断重版,而且卖出的版权也逐年增加,给我社带来了明显的双效益。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对外合作的潜力还很大。譬如《中国历代服饰》,已经出了香港、台湾版及英、法、德文版,但至今未谈成日文版,而《中国历代妇女妆饰》则出了港、台及日文版,其他文版尚未谈成,《实用中国养生全书》则只出了台湾版,香港和外文版尚未谈成。这些情况说明,这些书是受欢迎的高质量的好书,但港台和外文版的成交情况则受多种情况影响,主要是我们对外直接洽谈的机会较少,这些书对外展示及至露面的机会也很少,往往只靠机遇和偶然。如果对外接触的机会增多,或者说,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也许这些书的外文版权还会更多,为出版社、也为国家带来的效益将更明显。中国图书要走向世界,就要靠一本本好书不断打人世界市场,逐渐造成声势,打开局面。而随着这些书在海外的走俏,又一定会反过来促进国内版的发展。

把每本好书的文章做足,当然主要是出版社的责任。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和编辑等从确定选题开始,要有一个大致的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这期间,有大量的细致、繁重的工作要做。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就可能会因不胜其烦而打退堂鼓。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经济实力作支撑。因为“做足文章”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少不了经济的后盾。特别是做广告,支出尤为惊人。当然,这种支出日后会有回报(假若确是好书的话),但事先得有能力拿得出钱来。正是这种精力和经济的制约,使得出版社不大可能把每一本好书的文章都做足,而只能有重点地选择一些来做。在取得经验后,可逐渐扩大范围。但无论如何,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做足好书的文章,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其中最重要的是发行部门与广告媒体的配合与支持。一本好书要推到广大读者中去,离不开媒体的介绍和发行人员的具体努力。现在的问题是广告的费用太贵,往往使出版社视为畏途,而且由于出版社与发行单位的分家,往往是出版社出钱搞宣传,而发行从中得实惠,发行单位几乎很少登广告推销图书的。这里面的利益共享问题也大有文章可做。

把每一本好书的文章做足,不仅有利于出版社和读者,使高质量的图书取代泛滥的平庸之作和大同小异的重复之作,改变广种薄收和低水平重复等不良的局面,而且也将有利于宏观管理。国家面临的将不会是迅速膨胀的品种,而是精益求精的佳作,而出版社则有可能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新路来。

(《出版研究》199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