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下,许多几十年一贯制的、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东西正在受到考验,有些新的东西则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以为编辑取消坐班制正是新旧交替时期的问题之一。
予生也晚,据说,1957年“反右”时,有人曾因为提出取消坐班制被当作“反党”而划入另册,从此再也没人敢在这个问题上说三道四了。今天政治清明,相信绝不会因为提这样的建议而横遭迫害吧?
编辑可不可以取消坐班制?我以为这主要取决于编辑劳动的性质。众所周知,编辑的工作主要是编书,其主要工作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为:(1)书前阶段(包括调查研究、提出选题设想、落实作者,以及商讨书稿构思或提纲等);(2)书稿加工阶段(包括审稿、退修,加工润饰等);(3)书后阶段(包括出书后的质量检查、宣传、听取意见等)。在所有这些阶段的几乎所有的环节中,编辑劳动的特点在于其个体性而不是集体性;除了一些大型工具书(如《辞海》、《汉语大词典》等)是集体分工合作之外,大多数书稿均是由一个编辑“独立操作”,而不是一环扣一环、谁也离不开谁的“流水线”式的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编辑取消坐班制的客观可能性。
我们再来作一点横向比较:我国的大专院校教师和科学院、社科院的科研人员历来就是不坐班的。我不知道这是根据什么原则作出的决定,但我以为这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如果拿编辑与这些专业人员比,实在是极为相似的:按身份与学历,他们基本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按工作性质,或者是着书,或者是教书,或者是编书,不仅性质相近,而且还有着“亲缘关系”;就他们与周围人们的关系看,编辑与编辑、与出版业务人员之间相对要密切一些,但也不是“密不可分”的,而是比较松散的关系,这同科研人员与其他行政人员、教师与学生等之间的关系,也还是相近的。正因为如此,既然教师、科研人员可以不坐班,编辑也完全可以取消坐班制。认为前者不坐班是“天经地义”,而后者不坐班似乎便是“大逆不道”,至少笔者看不出有什么能说服人的理由。
编辑从坐班变为不坐班,是一个较大的变化。因此,从工作制度到工作方法、管理方法等,都必然会有一系列相应的变化,也完全可能产生一些新问题,但是,只要抓住以下两个问题妥善予以解决,新秩序是可以很快建立起来的。
首先是建立明确的编辑工作定额和责任制。可以结合当今试行的承包责任制,按照图书的品种、质量、数量、利润等,对编辑按技术职务核定定额指标及相应的责任、奖惩等,只要编辑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以至超额完成了规定的指标,就行了,不必去问他是坐班完成的还是不坐班完成的。这里可以套用“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的就是好猫”的“猫论”,来一句“不管坐班不坐班,能完成任务的就是好编辑”,似乎不算牵强附会。在定额的品种、数量方面,目前我国似乎是普遍偏低,如果实行不坐班,至少可以把编辑的工作定额提高百分之五十,这对于提高劳动效率,改变目前一些部门松松垮垮、人浮于事的状态,也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其次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检查和考核制度。编辑不坐班,如不同一定的制度配套,也容易形成放任自流、无法统一步调的局面。为此,可以设想做这样几件事:
1.建立编辑定期集中和轮流值班的制度。每人每周除一天值班外,另有一天全体集中时间,值班者负责接待和处理突发事件以及个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等,集中的那一天用于举行全编辑室或全社性的活动。
2.建立工作计划定期申报制度。编辑不坐班后,可要求他们一个月左右申报一次工作计划,明确当月的任务,以便领导掌握进度;为了避免繁琐,不一定采用书面形式,只要口头向室领导申报便行。
3.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为了需要而突击完成任务韵等等,应给予表扬或奖励;反之,则要批评或惩处。
编辑不坐班,舆论上觉得难以接受的理由主要是两点:一是担心编辑在家“干私活”;二是怕行政人员攀比,不好做工作。其实,这是完全不必担心的。首先,编辑如果任务完成得出色,干点“私活”,也无可非议;反过来说,实行坐班制,又有谁能保证编辑不在“办公室”里“办私”呢?再说,以编辑现有的收人与支出情况比,干点“私活”也是必要的生财之道,只要不影响本职工作,不但不应指责,似乎还可提倡。至于在家干家务,我看也应同样对待。家务活是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公”、“私”界限不宜分得太清。如果能在可能条件下缓解一点知识分子“超负荷”的压力,让他们能为国家多干十年二十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其次,关于攀比,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习惯之后,这个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只要看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中的行政人员对“一校(院、所)两制”安之若素,便可放心了。
总之,取消编辑坐班制是一件于国家、于集体、于个人都有利且无害的好事,在编辑工作改革的过程中,似乎很值得一试。不知有关领导将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编辑之友》198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