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同盟国的战略,1914—1917年(1 / 1)

霍格尔·阿弗雷巴赫

德国战无不胜吗?

同盟国是否有望赢得一场大陆战争?尽管在1914年以前很多人讨论这个问题,但答案并不简单。这场战争的政治环境包含了太多未知数,因此,我们只能对获胜的概率猜测一番。有一点对德国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即马上开战的大陆战争将是一场联盟战争,法国和俄国将联合起来对抗同盟国。但是意大利会和同盟国战友并肩作战吗?同盟国的另一盟友罗马尼亚又会如何?英国一直和大陆联盟撇清关系,这一次它又会如何呢?

我们很难预测这些大国会采取怎样的行动。德国军队仍然相信他们能够赢得下一场战争,但面对这些不确定因素,他们也只是凭直觉自信满满。1914年以前,德国总参谋部认为它所指挥的是欧洲最为训练有素、最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能像1870年一样打败法国,然后在与任一大陆强国的对决中战无不胜。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德国认为胜利唾手可得,它也看到了这场战争中所包含的各种危险因素。1914年7月,年轻的赫尔穆特·冯·毛奇(小毛奇)在演讲中说,这场可怕的战争将摧毁欧洲几十年来的文化生活。许多人也持同样的观点,其中包括接任毛奇的总参谋长埃里希·冯·法金汉,他认为就政治而言,只有美国和日本会从这场欧洲战争中获益。不过,德国将领都抛开政治和人道主义因素,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他们认为这场大陆战争虽然极具复杂和危险因素,但都是可控的,特别是和俄国及法国的两场战争。他们都是专业素质很高的军人,极度渴望投入战斗,丝毫没有逃避的念头。

德国人觉得自己一定能大获全胜,而且他们认为即使情况有所恶化,最糟糕的就是陷入僵局。1914年,德国人担心接下来几年其军事优势将会消失。不足以取得胜利,尤其看到俄国重新武装军队就更为担心。尽管忧心忡忡,德国人还是对自己的优越条件充满信心。欧洲的军事力量能说明战前的局势:

表1 1911年同盟国和协约国的战争力量

老毛奇和施里芬的战争计划

法国和俄国有可能和德国交战。他们的军队数量多于同盟国,但是军队素质略占下风,而且俄国需要一定时间调动其全部力量。1858—1888年,老毛奇担任德国的总参谋长,他认为下一场欧洲战争将耗时长且进度缓慢。1890年在最后一次公开演讲中,他警告:下一场战争可能“长达七年甚至三十年”,然后他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他打算将德国军队一分为二,分别在两条战线上展开防御战。这个计划虽然有可行性但毫无吸引力,因为它并没有明确指出德国如何取得胜利或者保持战斗力,只是拼命坚持,试着和敌人小范围交火——希望他们能在某一时刻放弃抵抗。老毛奇的计划和1914年底的实际情况惊人的相似:德国军队分布于东西两线,任一战线都不足以采取果断行动,但都足以抵抗敌人;反过来,他们的敌人也无法击败同盟国。

这并不是德国总参谋部所策划的战争;对这一结果的预期可能会让德国改变“七月危机”中的决定。德国1914年的战争计划与之完全不同,它和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有着某种联系。施里芬伯爵是第二任总参谋长,老毛奇的继任者,他的新备战方案在许多细节上有所改进,一直到1914年仍然有效。虽然他的想法多变,但主要目的是集中德军西线力量与法国速战速决;然后转移至东线部队,和奥匈帝国共同对抗俄军。1914年,德国在西线部署了七个陆军军团,只有一个军团坚守在东线,保卫德国东部各省。在几周时间里,奥匈帝国的军队不得不孤军奋战,抵抗俄军的进攻。这个计划最大的好处在于它似乎告诉德国如何在大陆战争中取胜。在法国战败之前,奥匈帝国不得不顶住俄国的进攻。而问题在于奥地利对这一切并不知情,奥匈帝国的参谋长康拉德·冯·霍茨坦多夫还在制订计划:他把哈布斯堡军队分成塞尔维亚和俄国两条战线,并建立了一个主要的预备部队,将其派往两个阵地最需要的地方。康拉德将军也认为,只有进攻才能取胜,并不寄希望于德军。

谋求胜利:战争最初几个月

德国在西线的大规模进攻进展顺利,各部队进军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到1914年9月初,德国总部有一些人已经在想象西线战事的盛况。9月9日,西奥博德·冯·博斯曼德·霍尔维格总理的秘书库特·里斯勒起草了一个新和平时期的第一项计划。这是一份战争目标清单,囊括了在法国和比利时获得的权益,并设想建立一个以德国为主导的中欧经济集团。但就在同一天,德国不得不停止进军,因为马恩河战役改变了战情,成为转折点。

尽管德军在东普鲁士的坦能堡大获全胜,但是他们在南线打得并不顺利。奥匈帝国的军队在塞尔维亚和俄国的合力进攻中战败,成了这两条战线的防御性阵地。尽管康拉德·冯·霍茨坦多夫将军责备德军没有及时赶到共同抵抗俄军,但这样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他自己造成的,因为他高估了自己军队的能力。马克斯·鲍尔上校曾这样评价康拉德将军:“虽然他的军事理论很丰富,但是很遗憾,奥地利军队无法实现他的目标。”

1914年秋天的僵局

对同盟国而言,1914年秋天的经历值得深思。马恩河一战溃不成军,小毛奇完全失去了理智,威廉二世和军队高层不得不让法金汉接替他的职位。1914年11月,法金汉战败,他意识到:在这样的军事僵局中,德国的前景并非一片光明。他曾向博斯曼德·霍尔维格阐明长时期军事消耗战的事实。相比经济条件优越的敌军,同盟国实力耗尽的速度会更快。他要求总理从政治上找到一个方案解决冲突,建议与俄国或法国单独媾和,或者与两国共同和平相处,让德国能继续抵抗英国的进攻,如果必要的话可以使用潜艇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博斯曼德·霍尔维格不再像以前一样看好法金汉,因为用这样的策略开战,只不过意味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过在接下来几个月里,德国的外交领导人确实研究了一下单独媾和的可行性,尤其是与俄国单独媾和。

因此,从1914年11月起,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战略就是坚持抵抗,直到从政治上找到解决方案。尽管两大集团完全陷入了僵局,但他们都没有准备好为全面和平进行谈判。现在还有两种可行的办法。第一个办法是试着和敌国的某一方单独媾和,集中力量共同打败其他敌方;第二个办法是拉拢新盟友,改变力量均势。虽然双方都想通过后者解决问题,但事实证明,第二种方法有利也有弊,原因是:各国的利益所在和战争目标存在分歧,导致和平谈判的进程举步维艰。而说服新的力量加入同盟国需要做出各种承诺,这样才能将对方完全拉拢过来,但是这些承诺只会让同盟国更加左右为难。

奥斯曼帝国干预

奥斯曼帝国参战对协约国影响不大,对德国及其盟友而言则是有益而无害。在整场战争中,德国的战争目标比主要盟国奥匈帝国的大得多。并不是说奥地利没有野心,它只是服从德国的要求——而且在后来的战争中,奥地利极度渴望实现和平。奥斯曼帝国于1914年11月加入同盟国,刚开始它只想获得一个联盟的庇佑,除此之外别无他求。但是德国没有做出任何承诺,甚至没有保证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不受侵犯。另一方面,奥斯曼帝国参战并没有增加实现和平的可能性,因为和平会鼓动协约国制订大计划分裂土耳其帝国。

最终土耳其军队证明敌友双方都低估了奥斯曼帝国的能力。不过,虽然它牵制了大量协约国军队,增强了同盟国的军事力量,但不足以打破欧洲的僵局。

为东西线的正确策略而战斗

1914年底,德国军队领导层出现了明显分歧,他们对之后的作战方向和取得胜利的概率各持己见。保罗·冯·兴登堡和埃里希·鲁登道夫是坦能堡战役的英雄人物,他们就是“奥博斯特”(Oberost,即东线最高指挥官),主张建立一个“乌博—坦能堡”。他们意欲模仿康拉德·冯·霍茨坦多夫将军的做法,对俄国展开大规模的围攻行动。对他们来说,波兰实在是充满了**。康拉德将军打算带领一支队伍向东北方向前进,让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带着另一支队伍向东南方向进军,然后两支队伍在华沙东部会合,拦截俄军并将其歼灭。不过法金汉觉得这一方案不可行,因为他的储备军数量不够,无法开展这个大规模军事行动。而且,俄国在华沙东部地区有着完备的铁路设施,他们可以逃脱包围,甚至有必要的话会撤回俄国。

法金汉曾受过普鲁士和克劳塞维茨传统理念的熏陶,他觉得俄国太过强大难以战胜。他说再来一场坦能堡战这样的战役并非易事,而且俄国地域广袤,他们对这样的地缘性挑战束手无措,在西线开战时更是如此。自1812年以来,俄国的军事学说所持的看法是:只有征服整个俄国,才能让它结束战争,实现和平。法金汉认为,或许限制俄国尚有可能,但无法征服整个俄国。

意大利干预和格力士-塔尔诺战役

东线战事频发,奥匈帝国控制区更是如此。俄国在喀尔巴阡山脉发动了大规模袭击,试图强攻匈牙利。意大利是最后仅剩的中立国,东线的局势让意大利参战的概率变幻不定。协约国极力争取罗马的支持,而同盟国虽然名义上和意大利是盟友,但还是想让意大利保持中立。如此看来,意大利的干预可能会打破欧洲的平衡。罗马和双方都进行谈判。与奥匈帝国的报价相比,协约国开出的价码更高。因此,德国对意大利可能倒戈带来的危险非常重视,它甚至考虑用自己的一些领土补偿奥匈帝国的损失。

1915年3月,东线局势急剧恶化。从1914年11月开始,俄军包围了奥地利的普热梅希尔据点;1915年初,救援行动由于风雪天气而不得不停止。1915年3月,普热梅希尔要塞投降,13万士兵被俘。历史学家把这次失败的国际影响和二战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影响相提并论。此时法金汉不得不付诸行动——虽然他想把重点放在西线,但现在他必须先解决东线问题。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稳定东线局势;其二,阻止意大利——因为他认为能让意大利三思而后行的最好方式就是取得成功。

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法金汉决定在东线展开局部进攻。与康拉德将军合作期间,在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将军和参谋长汉斯·冯·泽克特指挥下,他组织了一场奥地利—德国进攻战。1915年5月2日,德国新组建的第十一军和奥匈帝国第四军联合袭击了格力士-塔尔诺地区。由于俄国在喀尔巴阡山脉的战线太长,俄国高级司令部反应迟缓,无法重新组织行动或击退敌军的进攻,俄军不得不进行“大撤退”。由此一来,俄国失去了对俄属波兰的控制;紧接着同盟国于1915年8月进军华沙。截至1915年底,俄国的伤亡人数已达180万人。后来同盟国在格力士-塔尔诺一战大获全胜,随后的行动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原本的计划范围有限,即解除俄军对加利西亚西部的控制,进入卢卡波。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它的范围逐步扩大,可能是这场战争中最大的胜利。尽管这项计划不能让同盟国取胜,但是在它的帮助下,同盟国得以继续战斗,时间长达三年半。而且这次军事行动就是强力一击,加速了俄军的瓦解。

虽然德军在东线大获全胜,但为时已晚,他们还是没能阻拦意大利的干预。1915年4月26日,罗马政府签署了《伦敦条约》,承诺在一个月之内参战。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对奥匈帝国宣战。不过,同盟国在格力士大获全胜,可以分出精力对付意大利的背后捅刀之举。如果意大利没有参与干预,那么俄国在格力士-塔尔诺的挫败,将成为一战历史的转折点,打破欧洲策略的均衡态势,产生深远的影响。意大利最终加入战争,而德军击溃俄军,抵消了对彼此的影响。

所以康拉德和法金汉在取得胜利时表现得很平静。他们建议俄国应该提供优越的和平条件。但是沙皇对西线盟友不放心,因为沙皇政府担心如果俄国单独媾和,会引起盟友的敌意,而且他们对依赖一个狂傲的德国这件事也持保留态度。除此之外,俄国还有更雄伟的战争目标尚未实现。

1915年的西线战事和加里波利

法金汉认为,从战略方面来说,1915年的东线战役其实就是孤注一掷。1915年5月,在德军和俄军激战之际,西线的190万德军被迫抵抗245万英法联军的进攻。法金汉一直很担心法国的局势,而且其他地方也是问题重重。英法联军试图打通奥斯曼帝国的达达尼尔海峡。1915年3月18日,他们在海面发起的进攻遭到击退。不过协约国于8月25日成功登陆加里波利,控制了达达尼尔海峡。奥斯曼士兵奋勇抵抗,但是他们的物资补给短缺,形势严峻。德国本想给奥斯曼提供军火和装备,但未能成功——因为塞尔维亚控制了多瑙河,中立国罗马尼亚不允许运送战争物资。德国的外交部比参谋部更想帮助奥斯曼,他们探讨了其他方案:一个办法是打败塞尔维亚,顺利通往伊斯坦布尔,但是法金汉和康拉德决定继续关注俄国的军事行动,没有分兵进攻塞尔维亚。

1915年塞尔维亚沦陷

1915年夏末,保加利亚似乎有可能加入同盟国并肩作战,这就更增加了征服塞尔维亚的胜算。保加利亚军队能为同盟国的进攻提供必要的力量支持,保加利亚政府可能被成功游说,原因是:第一,1915年夏天同盟国的军事地位大大提高;第二,同样是获得塞尔维亚的领土,同盟国能提供的比协约国更多。

德国、奥地利和保加利亚三军联合,在攻打塞尔维亚的战役中大获全胜,他们在1915年9—10月成功击败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残军逃往亚得里亚海,乘船前往希腊的萨洛尼卡。至此,奥匈帝国完成了最初的战争目标。

1915年底的战略形势

1915年底,同盟国的军事力量更为有利。他们打败了俄国,占领了俄属波兰;在西线成功击退英法军队的进攻;又将巴尔干半岛收入囊中,并控制了通往伊斯坦布尔的供应线。1916年1月,协约国的最后一支队伍放弃了加里波利。不过,尽管同盟国取得了胜利,但是距离战争结束还是遥遥无期。

战争将怎样继续进行?奥地利、匈牙利和德国之间展开了紧密的战略合作,他们于1915年打败了俄国和塞尔维亚——这是当年最伟大的胜利。不过在1915年底,这三国由于争夺巴尔干半岛而不再合作。法金汉和康拉德开始各自为战,为1916年制订计划,但最终他们的计划都宣告失败。

1916年凡尔登战役

法金汉发现,要想实行下一步计划绝非易事。他本想和俄国或法国单独媾和,但是并没达成一致。他仍然觉得只要敌军紧密联合在一起,同盟国就无法果断击败任一敌国。他知道德国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尝试。1915年底,同盟国最担心的就是继续进攻俄国,因为这一战略将会一事无成;如果法金汉愿意撤退并放弃占领阵地,德军就无法追击敌人。因此,法金汉决定在西线发动进攻战。他选择从凡尔登入手,原因是他认为从战术上讲,凡尔登能带给法国巨大的压力。凡尔登是个绝佳的地方,其城市和要塞坐落在山谷中,靠近德国的铁路线。法金汉决定迅速进攻、占领要塞周围的高地,然后在高地上架设重炮,使法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他们无法顶着高地密集的炮火继续进攻要塞,这样一来不得不放弃占领要塞或者再次控制周围的群山。这种情况和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军炮击旅顺的战术如出一辙。第一种选择会沉重打击法国的士气。不过他觉得另一种办法具有可行性,即法国展开一场看起来艰苦卓绝的战斗,遭受巨大损失后战败,英国为了对摇摆不定的盟友提供帮助,会为击败法金汉保留其储备军进行救援;同时,他希望再次开始潜艇大战,让英国承受更大的压力。博斯曼德·霍尔维格担心中立国(尤其是美国)采取行动,所以拒绝了这个计划。这一切本应该让敌方恢复理智,回到和平谈判桌进行商讨,但是都未能奏效。

1916年2月21日,凡尔登进攻战开始,并且德军取得了初步胜利。但是德国的进攻部队实力不够,无法控制高地,法金汉的计划因为他自己的错误而失败。为了争夺对凡尔登周围群山的控制权,德军和法军很快陷入了殊死搏斗。到1916年3月,这个计划已经不再奏效。但是德国很难放弃刚到手的战绩,包括杜奥蒙要塞。1916年2月,法国军队占领了这个要塞,而且在德国看来,占领杜奥蒙要塞是拿下凡尔登的关键。现在德国又陷入了两难境地,因为就战术而言,德国不可能放弃那些战争成果,也不愿意将那些付出巨大损失后收入囊中的利益拱手相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战争变得越来越可怕、越来越令人绝望,但它仍在进行中,不断有新的军队加入,期待着一点一点占领其他山脉。德国情报部门明显的失败之处在于,他们认为在这场战争中,法国要比德国遭受更多损失。现在,在这种错觉的激发下,他们对这场战争还有坚持不懈的念头。

1916年夏天协约国军队的全线进攻

1916年6月下旬,军事形势有了大变化。半年多来,协约国一直在为协同攻击做准备。1915年12月,他们在尚蒂伊会面策划1916年战略,决定摧毁同盟国最大的军事优势。他们认为这样就能在“内线”进行运作;借助铁路把后备部队从一条战线转移到另一边,在这方面同盟国要比协约国行动更为灵活。一个最明显的解决办法是,所有战线同时发起进攻,这样一来,德国和奥匈帝国就丧失了主动权,无法在战线之间转移后备部队。他们希望能在前线有所突破,最终赢得战争。尽管这些计划的核心是果断进行战斗,但实际上它们的形式都比较平和。特别是在凡尔登进攻战的影响下,他们的准备工作有所延误,而且想要在1916年3月发动常规攻势是不可能的。

1916年6月4日,情况发生了变化。加利西亚前线的俄国军队指挥官A. A. 布鲁西洛夫将军发动进攻——主要依赖于展开突袭,而不是借助长时间的炮轰发动袭击。布鲁西洛夫的进攻减轻了意大利的压力——5月14日,康拉德对意军主力进攻发起了反击,并初步在特伦蒂诺取得了突破性胜利。

事实证明,布鲁西洛夫攻势取得了巨大成功,因为在他的进攻下,奥匈帝国第四军土崩瓦解,被分割成第七军,而且短短几天之内奥匈帝国损失了大概20万人。虽然康拉德的进攻成功打击了俄军向意大利派遣军队的战线,但是俄军对战术十分熟悉,德国自己的士兵也有了厌战情绪;而且奥地利指挥官行事草率,这些问题都让他忧心忡忡。

迫于凡尔登战役的压力,法金汉不得不将德国军队派往东线,避免奥地利军队完全崩溃。1916年7月1日,酝酿已久的英法联军从索姆河开始发动进攻。但从一开始,这场进攻战对协约国而言就是一场重大的灾难,原因在于,虽然英法联军的炮轰长达一周,但并没有击败德军的防卫,英国先遣部队反倒在德国机关枪的进攻中一再溃败。不过德国前线仍然压力巨大,特别是协约国优越的物资补给和工业条件,给防卫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德国高级军官的日记和信件中,第一次出现了“担心战败”的字眼。直到1916年7月之前,至关重要的问题依然是究竟会取得胜利还是会陷入僵局;但现在这个问题似乎成了究竟是陷入僵局还是战败。

其实这些事件可以用截然不同的方法解释。尽管英国和法国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它们还是在索姆河一战中败于德国。从历史角度来看,虽然协约国在索姆河战役中险胜,英国在战争前后也有所学习,但不得不承认这次进攻战其实是一败涂地。西线德军的防守依旧固若金汤,从战略角度来说也不可能有所突破。不过东线战事有所不同,整个奥地利军队在俄国的压力下溃不成军,俄国先遣部队只是暂缓停止了其步伐。

布鲁西洛夫攻势和索姆河战役没能实现击败同盟国这一战略性目标。德国和奥匈帝国取得了巨大的防御性胜利,成功抵挡东西线的进攻。而且罗马尼亚已经于1916年8月底加入战争。罗马尼亚政府认为奥匈帝国已经结束了,想瓜分匈牙利的领土实现其目标。但是同盟国能够发起反击,因为同盟国四国都对罗马尼亚宣战,并从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开始发动进攻。罗马尼亚统帅部命令各部队在战线之间来回攻击,不过没能顶住先遣军的进攻。1916年12月6日,同盟国部队攻入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1916年底的状况——同盟国的和平提议日渐绝望和潜艇战

同盟国在1916年又一次大获全胜,他们借此机会向协约国提出了和平倡议,但是遭到了拒绝。

1916年夏天和秋天的战事表明,虽然协约国的整个军事力量协调一致,但还是无法和同盟国抗衡,罗马尼亚参战也无济于事。相反,罗马尼亚失败后同盟国获得了必要的原材料,经济方面的危机形势有所缓解。

1916年,战争形势与之前有所不同。同盟国为其胜利付出了代价,他们身心俱疲,意识到自身物质材料的匮乏——这些感觉甚至冲走了胜利的喜悦。更糟糕的是,在1916年夏天紧急事件的影响下,同盟国不得不对作战方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的第一步就是1916年秋天停止与俄国单独媾和的进程。德国之前发出的各项提议都遭到了俄国的拒绝,再加上绝望感与日俱增,迫使德国招募波兰军队进攻俄国。即使在1812年,拿破仑也纠结是否拿出波兰这张底牌,因为一旦这样,就无法和俄国达成任何协议。1916年10月,同盟国宣布波兰王国成立。但许多问题依旧悬而未决,比如德国和奥匈帝国控制下的波兰领土何去何从。然而,现在波兰问题公开摆到台面上,使得与俄国的进一步和平谈判更为复杂。

另一种背景中也存在这种激进主义。由于英国实行海上封锁,而且农业劳动力不断流失,化肥短缺,收成不好,导致同盟国的粮食严重短缺。他们似乎可能在战场上大获全胜,但最后却因饥饿而亡。1916—1917年的冬天被称为“芜菁之冬”,德国人每天的口粮下降到了800卡路里的食物。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的情况则更糟。奥斯曼帝国的一些地区出现了饥荒。虽然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出现了粮食短缺,但总的来说这是个灾难性问题,大城市比乡村地区更严重。帝国军事内阁的长官莫里兹·冯·林克将军在1916年10月2日写道:“总体情况非常不好。我们的人力不足,国内的状况相当糟糕,粮食短缺问题很难解决。无论如何,这个冬天我们还能坚持一下。事实上,只有奇迹才是我们的救星。我们不能发动潜艇战,因为这将意味着与美国、荷兰和丹麦开战,我们不能那样做。如果我们的敌人没有被彻底击败,谈何胜利?也许我们能打败罗马尼亚,然后得到一些粮食。奥地利看起来很糟糕,由于内部问题和粮食短缺问题而濒临崩溃。这些只能在心里想想,没有人敢在公共场合说这些话。”这就是德国领导人当时的心态,他们宣布发动无节制的潜艇战,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

战争伊始,德国潜艇就被用来对付英国的商船。但英国人迅速武装了他们的船只,因此潜艇停下来搜查过往船只非常危险。德国海军部认为,解决办法是让潜艇在安全的情况下从水下击沉过往船只——这样的话就会违反国际法。1915年2月,德国宣布,英国的周围海域为战区,这意味着该地区的任何船只都在打击范围之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德国对英国非法宣布整个北海为战区的报复行为,不过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因为皇家海军可以控制北海并进行封锁,但德国却不能封锁英国群岛,因为他们的潜艇太少了。潜艇战的目的之一是让中立国的船只远离英国。后来卢西塔尼亚号沉没[1],美国提出了严正抗议,潜艇战遂在1915年8月叫停。从那时起,陆军和海军就想恢复“无节制的潜艇战”。尽管事实表明,按照“巡洋作战”的原则能让潜艇巡视的效果更好,而且也不会引发太大的政治性问题,但是海军部依然坚持己见,认为只有静悄悄地击沉船只才是最保险的办法。总理和外交部用非常合理的理由拒绝了潜艇战的激进主义,他们不想让美国和其他中立国卷入战争。1916年8月,法金汉被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二人组取代,博德斯曼·霍尔维格的地位有所下降。这二人很快加入海军参谋总长汉宁·冯·霍尔茨多夫的麾下,支持无节制潜艇战。霍尔茨多夫保证,越来越多的潜艇舰队会让战争速战速决,而且在无节制潜艇战的威慑下,英国会在几个月内求和。

关键是美国的态度。德国领导层甚至包括霍尔茨多夫都不希望与美国发生战争。但是支持无节制潜艇战的人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美国虽然中立,但还是没安好心,照样给协约国提供武器;而且他们觉得美国加入战争并没多大作用,因为美国并不会完全参战,只是表面做样子。西线军队的指挥官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是个出了名的悲观主义者,他认为最糟糕的情况可能是美国给法国派遣50万军队。其他人很乐观,他们觉得在德国赢得战争之前,美国不会向欧洲派兵。鲁登道夫这样的一些人甚至声称,他们都不把美国放在眼里,不过在1917年1月,这样的人还是少数。林克日记中的言论表明,1917年2月1日宣布的无限制潜艇战只是绝望之举,并非军国主义的狂妄自大。1917年1月26日,他写道:“气温持续下降,痛苦无处不在,而且物资缺乏。我们很有必要马上结束战争。但是该怎么做?潜艇战一定会到来,但是它会成功吗?我们不得而知,但必须赌一把。”

1917年2月1日——同盟国注定战败[2]

1917年2月1日,同盟国注定战败。若不是美国加入战争,协约国不可能取得胜利。1917年3月第一次革命后,俄国退出战争。同年夏天,法国军队士气严重低迷。同盟国也不可能赢得战争,因为他们已经完全身心俱疲。这场战争可能会以互相妥协、实现和平而结束,这符合欧洲僵局的逻辑性,也是顺其自然的结果。同盟国和德国国会先后于1916年12月和1917年7月提出这一解决办法。但是协约国不愿妥协,阻碍了和平进程。如果俄国退出战争后美国没有取代其地位,那么协约国对胜利的信心就会被击得粉碎。

[1] 卢西塔尼亚号当时是英国商船,该次航行是从美国纽约起航的,搭乘了包括近2000名美国人在内的乘客。——编者注

[2] 德国计划于1917年2月1日实施无限制潜艇战,相关电报内容被英国截获,这最终促使美国对德宣战。——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