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访作家谢璞、孙健忠(1 / 1)

有的作家写出几篇作品后,笔头就渐渐枯竭了,而有的作家,则青春常在,经常有好作品捧献给读者。这里的奥妙到底在哪里?文代会前夕,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创作获得丰收的作家谢璞、孙健忠同志。

文代会快要开幕了,孙健忠比谢璞先一天从生活基地赶回来,记者首先访问了他。他是一位土家族作家。十七岁开始发表作品。1960年,刚刚二十一岁,就调到省文联当专业作家。一报到,党组织却把他安排到保靖县当社员,一年多以后,又让他到龙山县洛塔公社一个生产队担任副队长。

“当时,我还想不通哩!别人是专业创作,我却是‘专业生活’呀!”孙健忠说到这里,幽默地笑了。

后来,他渐渐明白了,这正是党对自己的培养和爱护。于是,他动员爱人,把家迁居到了洛塔公社。他在下边干了整整三年,家里的亲人则在那里呆了五年多。他离开洛塔后,还经常回洛塔探望乡亲们,写出小说《五台山传奇》、散文《洛塔的河流》等作品。1972年,他回洛塔“省亲”。公社的干部、群众和他彻夜长谈,向他反映上级派来的工作组搞瞎指挥,脱离高寒山区的实际,要一律改种双季稻,结果造成粮食减产。公社党委书记彭官恕,还直接向省委负责同志写信反映了情况。这,使孙健忠深深地激动了。他从群众生活中吸取养料,写出了中篇小说《甜甜的刺莓》。

“还是那句老话: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一个作家,脱离了生活,就如同一口井断掉了活水,会枯、会臭呵!”

体会得最深,也就会实践得最好。孙健忠同志经常在基层生活。生活的源泉,不断地涌上他的笔尖。去年,他写作了近三十万字的作品,短篇小说《乡愁》、中篇小说《甜甜的刺莓》,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谢璞同志在文代会报到的那天清早,才从他的生活基地——雪峰山下回来。记者走进他的宿舍时,这位作家正在忙于打扫灰尘。解放那年,他才十七岁,就投入剿匪反霸的斗争,当上了乡村小镇的文书。第二年,他在《资江日报》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1955年,短篇小说《茶花村和黑泥村》,在省农业合作化征文中获奖。1956年春天,他参加了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不久,党组织又送他到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学习回来后,他按照党的安排,当上了一家县报的记者。生活的激流,催动着他的笔尖。1959年,他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姊妹情》,几年后又发表了短篇小说《二月兰》、《五月之夜》及中篇小说《这边风雨》等。

“人民的作家,是人民的儿子,要坚持在人民生活中思考呵!”谢璞同志感慨地说:“只有生活在群众中间,才知道人民想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才能体会到他们的甘苦,当好他们的代言人,写出来的作品也才有生活气息,才有益于人民。”

在那动乱的岁月里,谢璞同志被下放到绥宁县的大山区。在这里,他用过去从伯父那里学来的草医草药知识,为群众治病,治好了许多人的病痛。他热心为群众采药治病,也从生活中积累创作的素材。他和群众心心相印,群众的呼声经常在他的耳畔响起,生活的激流不断地冲击着他的心田。因此,他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发表了13篇童话,6个短篇小说,1篇散文。今春又创作中、短篇小说二十一万多字。他决心继续扎根到群众中去,在火热的生活中吸取创作的源泉,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作家不断写出好作品的奥妙究竟在哪里?

采访归来,记者获得了答案:为有源头活水来!

(原载《湖南日报》1980年4月25日)

孙健忠(后排左二)、射璞(后排中)到蓉园宾馆看望山东女作家张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