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改革,关键在出口(1 / 1)

跟着张鸣上大学 张鸣 934 字 1个月前

研究生招生,近来逐渐成为一个公共话题。北大“甘德怀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余波未消,清华美术学院陈丹青的辞职,又将此事提到大众的“议事日程”,成为相当一部分人街谈巷议的内容。

研究生招生之被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扩招后,考研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的首要选择,考研的基数陡然增大,考研热潮所及,连历史、哲学这样过去门庭冷落的学科,也变得很有人气了,不再发愁没人报考。大家的感觉是,现在的研究生考试招生,跟过去的高考高招差不多了。这样一来,研究生招生这种原本各个学校很个性化的行为,其公正性自然会受到各方的质疑。事实上,为了对应这种质疑,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各个有权招硕招博的学校,一直在进行考试和招生制度的改革。比如,出题从原本的招生老师都参与,变成专门的出题组出题,出的题还要求提供标准答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也是如此,意思这种学科的题目也必须有唯一的答案),以方便教学行政人员对判卷活动进行检查。考卷从过去的不糊名到糊名,再到连考生的一切资料都严格保密,老师判卷也由过去各系自己组织实施,到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判卷人从始至终处在研究生院工作人员的严格监控之下。复试也由研究生院统一制订复试表格,由复试老师按项提问,最后按规定填写。最后录取更是由教育部统一按学科划定录取分数线,各个学校按线录取。

这种改革其实只有一个思路,就是逐步扩大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加大行政部门对于教师的监管力度,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考试越来越程式化、客观化,恨不得有一天像托福考试一样,实现机答机判,最后由工作人员统计整理公布就可以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思路的改革目前随着大众对招生的质疑升级,也大有升级的趋向。

但是问题是,这种改革能够保证研究生考试招生过程的公平公正吗?考试招生里的坏事,即使都是教师做的,那么把权力放在行政人员手里,让他们防贼一样防着参与考试招生的教师,是不是就可以太平无事?当然,人们可以说这种改革可以使得教师和行政人员互相监督,压缩作弊的空间。不过,无论是理论上还是过去的实践中看,这种监督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事实上教师和行政人员在考试招生上的权力,在制度上就是不平衡的,行政部门是主导者,而教师的权力仅仅是技术上的,只要行政部门可以实现考试的题库化、客观化,甚至机答机改,教师的参与就可以减少到最小,甚至完全成为不必要。不平衡的权力结构,监督势必是不完全的,甚至可以被优势的主导者一方,凭借技术手段轻松瓦解,就像目前各个学校所存在的现实。

教师为什么要招研究生?从理论上讲,是为了培养学生做学问、做研究,同时也推进自己的研究,增益自己的学问。所以,他们应该有权利挑选那些他们认为合适跟着自己做学问和研究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的招生,是个非常个性化的行为。一个导师,如果贪图世俗的利益和好处,刻意招收根本不适合做学问和研究的人来做他的学生,如果入学以后的考试和毕业论文答辩,是按规矩严格进行的话,那么这个导师肯定会因此而蒙羞,甚至为学界所不齿,当然,他也无法让他招来的混子实现得到学位的愿望。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高校显然无法实现这种理论状态,招进来的研究生,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只要招进来了,就差不多能混出去,混上一顶方帽子戴。研究生毕业答辩,不仅有人情面子的因素,也有权力、意识形态的干扰,关键是,在很多情况下,答辩导师也并不以学术为重,不存在学术共识,甚至连起码的学术标准都没有,答辩事实上成了师生共同参与的一场热闹的仪式。

所以,研究生考试招生的改革,应该改出口,而不是入口。在入口上做文章,加强本来已经很强的行政权力,不仅容易诱发行政部门的作弊,而且非常不利于真正的优秀人才的选拔,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尤其如此。越来越程式化客观化的考试,最终便宜的只是那些平庸考生和滥竽充数的导师,对于真正想做学问的学生和导师,都意味着灾难。很难理解,西方高校的行政部门的职能只是为了教学和研究服务,而现在中国也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口号,但是高校里却只有监管的强化,再强化。其实,只要我们在研究生出口上,多一点制度的限制,多一点监督,让那些东郭先生们混出去的成本提高若干,导师在入口上作弊的顾虑就会增大几倍甚至几十倍。我们在制度设计上,监督诸元素中别忘了学生的存在,更别忘了导师的存在,事实上,对于读研的过程来说,真正休戚相关的人是他们,只有他们才最有监督的内在动力,他们不仅可以监督东郭学生,更可以监督东郭导师,最终让我们高校的东郭先生少些,再少些,让我们的高校,别像一个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