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了“真善美新闻传播奖”,感觉只是做了一点小事情,对社会的影响还是很有限,因此我又再请台湾文学馆的馆长李瑞腾教授来帮我办“全球华文文学奖”,邀请联经出版社发行人兼总编辑林载爵、元智大学国际语言文化中心主任王润华、《文讯》社长兼总编辑封德屏、政治大学台文所所长陈芳明、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兼“考试院”考试委员何寄澎等人担任评议委员。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第一届“全球华文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图书馆”国际会议厅举行,由高雄中山大学荣退教授余光中获颁“贡献奖”;国语日报社前董事长林良先生、美国爱荷华大学荣誉退休教授聂华苓女士获得“特别奖”。
“创作奖”的部分,又分“历史小说”、“报道文学”与“人间佛教散文”三个奖项,“历史小说奖”,由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协作研究员姚署平的作品《他从东方来》获得佳作。
“报道文学奖”,由美国太空总署CCM计划经理杨祖爱的《亚马逊河的药师佛——推展《远程医疗》的脚印》获得第二名,台湾成大医院住院医师吴妮民的《纯真年代——林彦廷医师事件始末》、连明伟的《陆叁柒玖中的少爷——良显堂社会福利基金会的发展与社福相关议题》同获第三名,林中伟的《爱向前走——甘肃陇南支教采访记事》为推荐佳作。
第四届“星云真善美新闻传播奖”、第二届“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颁奖典礼,在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大觉堂举行,有文学耆老余光中(我右侧)、《联合报》副董事长刘昌平(我左侧)等人与会(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一日)
“人间佛教散文奖”,则有丘爱霖、吴奕均、吕政达、林佾静、徐金财、沈志敏、梁玉明、刘曙彰、连明伟、徐万象等十人获奖。
桂冠诗人余光中先生在颁奖典礼上提到:长久以来,中国人难免都有“诺贝尔奖情结”,其实东方文化自有它的文化价值,和西方文学为主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不同的,因此这次获奖,对他来说不但是一种殊荣,更是一份感动。他的一番话,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鼓舞。
第二届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二〇一二年的十二月一日,于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大觉堂举行,颁发的奖项有:
“贡献奖”,颁予同样是桂冠诗人,有“华文文学捕手”、“文学花园园丁”之誉的前《联合报》副刊主编痖弦(本名王庆麟)。由于身体的关系,痖弦先生无法亲自前来领奖,透过加拿大传来的影像,他发表得奖感言表示:“星云奖”的辟设,带给我们更明丽的愿景。大队的人马已经上路,而我这名骑瘦马逐西风的衰将,为了不甘心落在队伍的后面,也要鼓足余勇,赶上前去。
“历史小说奖”的部分,选出萧元恺的《海天梦遗》、高志峰的《剧神》为评审推荐佳作。
“报道文学奖”首奖从缺,第二名是李秀兰的《一路ho-hai-yan——撒奇莱雅族丰年祭纪实》,第三名是马西屏的《眷村一道噙笑的泪痕》,分别报道原住民丰年祭及眷村的生活形态。
“人间佛教散文”,有来自海内外十三个国家地区的华人参选,获奖的有:顾德莎、方中士、解昆桦、张耀仁、黄晓芳、沈信呈、黄可伟、刘涤凡、孙彤、连明伟等,从他们书写内容和广度,可看出全世界的文化风貌。
曾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办文学奖呢?我从小喜欢文学作品,从出家时读的《维摩经》、《百喻经》、《大宝积经》等佛教经典,到民间的通俗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七侠五义》,后来经历五四运动文学飞跃的时代,也经常阅读陈独秀、钱玄同、胡适、鲁迅、许地山、巴金、茅盾、老舍等人的作品。我想,我一生欢喜读书,可以说是拜文学之所赐。
我到台湾之后,也持续不断的以文字来弘扬佛法,深深感受到文学对于启迪人心的无形力量。文学有美丽的外衣,佛学有深刻的内涵,多年来,我一直想把文学和佛学结合起来,因此设立“华文文学奖”,主要是感谢文学对我一生的帮助,借此鼓励全球优秀作家继续创作,也希望对今日式微的文学,略尽一点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