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先比丘经》是一部非常有智慧的经典,其中大部分是述说弥兰陀王和那先比丘问道的经过。
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真理,出言吐语,总是充满了慧思灵巧,甚受弥兰陀王的尊敬。
有一天,弥兰陀王问那先比丘道:“眼睛是你吗?”
那先比丘笑笑,然后回答:“不是。”
“耳朵是你吗?”“不是。”
“鼻子是你吗?”“不是。”
“舌头是你吗?”“不是。”
“那么真正的你就只有身体了?”弥兰陀王说。
那先比丘答道:“不,色身只是假因缘、假合的存在,不是真我。”
弥兰陀王再问:“那么‘意’就是你了?”“也不是。”
弥兰陀王最后问道:“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那么请问你在哪里?”
那先比丘微微一笑,反问道:“大王,窗子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一愕,勉强回答:“光只是窗子不是房子。”
“门是房子吗?”“不是。”
“砖、瓦是房子吗?”“也不是。”
“那么,床椅、梁柱才是房子了?”“当然不是。”
那先比丘安详一笑:“既然窗、门、砖、瓦、梁柱、床椅都不是房子,也不能代表这个房子,请问弥兰陀王,房子在哪里?”
弥兰陀王恍然大悟。
弥兰陀王悟了什么?就是佛法的真理:“缘起性空。”大地山河,宇宙万有,都是因缘和合的存在,没有因缘,就没有一切。世上没有单独存在,也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而生,一切都是因缘而灭。
我们的身体是假四大因缘而和合的,我们的房子也是假种种的因缘而成的,我们可以说活在因缘和合里:缘聚则成,缘散则灭。
能悟“缘起性空”,就能见到禅的风貌。
慈心悲愿永不关
曲阜孔府大殿,传统的中国红。斑驳的痕迹,记录了儒家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
世界上任何一种真理的出现,几乎都为当时的世人所不解。因为它是超前而深邃的。
孔子虽然已经逝世两千四百多年,但他的思想仍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发挥着作用。孔庙、孔林、孔府是两千四百多年来尊孔崇儒的结果,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国政治家、思想家、社会学家以及各界人士前来参观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