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的《读者文摘》一出来,天直法师、依空法师,相继拿来给我看,原来其中有一篇是报导西来寺的文章,赞誉西来寺是北美最大的寺庙……看徒众如此关心海外的别分院,在海外辛苦的徒众,也应感受到本山大家对他们的支持,毕竟大家都有共同的理想与目标——“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
晚,七时三十分,例行召开在本山服务的“员工会议”,因住持心平法师到极乐寺主持法会,临走前特邀请我代为主持。对这一群与我们吃同一锅饭、住同一屋檐的员工,虽是外请的,却有一股自家人的感情。
在开示时,跟员工们提到——
一、在佛法上常云“人生有四苦——生、老、病、死”,但时代的变迁,人生除了此四苦外,在生活上、工作上、相处上,还有一个五苦,那就是“比较苦”。人比人气死人,在比较、计较上会让人苦不堪言,人生在世除了生、老、病的肉体之苦外,不要再加上内心的“比较苦”,为待遇的差别,为别人的升等……而心中不平,在佛门工作别忽略了因缘的存在,一个人的顺境和成就是各有因缘,莫羡人!故“不要比较”,在生活中才会安然自在。
二、佛法讲五戒——戒杀、盗、**、妄、酒外,依目前的社会形态,还应有第六戒,那就是“戒懒”。大家不是常说“业精于勤荒于嬉”、“黄金随潮水流下,也要起早去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都在说明勤劳的基本理念,佛光山也就是因为大家的勤劳不懒惰,各单位才能正常作息。
三、菩萨修持法门有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现代的人除修此六度外,更要修第七度,那就是“自度”。人要得度必要靠自己,如果只想靠贵人、朋友、父母、亲戚……不一定可靠,因“靠山会倒,靠人会老”,唯有靠自己才是根本之方,可见“自度”之重要。如何自度?要勤劳、要立德、要讲信、要广结善缘、要有包容的雅量、要有与人为善的心胸……
服务于育幼院的老师,代学生向我求道,说院童平常白天都上学去,很少有机会看到我,希望我利用星期假日,院童学校放假时,到育幼院给大家看看。心想:年轻的时候都没有人要看,一个老和尚又有什么好看呢?
常住为慰劳员工的辛苦,特备有电视、魔术灯、热水瓶、电扇等丰富的奖品给大家摸彩,由我亲自为大家抽奖,在此起彼落的欢呼声中结束今晚的员工会议。
晚上十时左右,接到大姊由香港打来的电话,大姊本拟二月份要陪同母亲来台,因签证问题,没有成行。今从美国取道香港要回大陆,故特给我电话,希望下半年度母亲到台湾时,她也能一起前来。
回到寮房想准备休息,看到书桌上一些未改的文章,只好又提起笔来批改,如果徒众的文笔较差时,常会叫我改得呵欠连连。想放心的在椅子上打瞌睡,电话又连声响起,大都是海外的徒众,或许他们挑这个时间电话费便宜吧!刚兴起的睡意,自然的被提“醒”了,一个晚上就在这种循环下度过。我常想,我是个没有福报睡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