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六日 星期一(1 / 1)

虽然现在是暑假期间,但佛光山丛林学院国际学部的英文班和日文班仍在密集上课。下午二时,慈庄特约就读日文班的同学讲话,听听他们进修日文的心得(慈庄、慈惠、慈容、慈嘉、慈怡等都是二十年前的留日学生)。

我则在法轮堂和英文班的同学座谈。内容有——

“为什么要就读英文佛学班?”

“目前国际佛教趋势?”

“如何去了解芸芸众生的需要?”

“当前佛教现状下,我该扮演什么角色?”

“英文佛学班结业后,我怎么办?”

一个人选择了出家这一条路,在无限的时间空间里如何安排自己?处理自己?计划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发展?目标在哪里?如何安住?这些都要想清楚,不要懵懵懂懂得过且过,否则容易出差错。

就读英文佛学班的同学则必具有国际性格、主动性格、包容性格、喜悦性格才容易与外籍人士打成一片,要督励自己用功,但不要死读书,要明白自己的身分、角色、使命,不要荒废逾矩。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都投注了那么多的时间、精力、感情……在英文佛学上,将来在国际舞台也要拿出度众的成绩来,否则这种人生的投资未免太便宜了。日后主办国际会议、学术会议的基本成员,将会以大家为基础,没有社会弘法的经验、没有国际的新知讯息,如何肩负这项责任?要学习、要增进、要充实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不要天天想要人家如何待我、给我,要想——

“我要如何待人给人?”

“与佛光山的道风、思想融和吗?”

“如何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我对佛教、人间的贡献有多少?我发心承担了多少?”

每年的暑假,山上活动的人都很多,徒众忙着接引一批批夏令营、短期出家、讲习会的学员,所以跟徒众接触机会不多,等到徒众活动告一段落后,我又要出国了,好珍惜这段在台的时间,我想好好跟徒众相处,尤其是学生们,但是各地的演讲、开光、落成等外缘却又是那么多啊!

佛光山的发展要感谢的助缘很多,其中一项是没有人事费。佛光山六百多名徒众,除学生有正常的作息外,职事每天工作超过十四小时的比比皆是,每个月他们都是象征性拿点单银,前两天开宗务委员会时,部分委员建议,要依大家负责的职务,给予不同的补助,消息才透露,我就收到依谛和巫秋兰的信,表白佛光山是我的家,我为这个家付出心力是应该的,又不是在公司行号上班,为什么要多拿补助?希望常住把我看成是佛光山的一份子,发给我单银,不要发补助……看到这些信我很感动。想到有些人,很会比较、计较,我很感叹。

傍晚,依严陪同圆福寺信徒游次郎、王敏男、范耀仁、刘坤火、陈金练、沈缵勋等人来访,顺便与其谈到“中华佛光协会”的章程内容,大家都很热烈地提出意见,希望这个协会的成立,能帮助更多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