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母亲在多人陪同下,来寺礼佛,住众们闻讯皆跑到停车场迎接,争先的要去搀扶她,母亲神采奕奕的步伐比我们都快,一踏进五圣殿,看到佛前的香花供养,母亲代表菩萨对大众说道:“我不要香,也不要花,只要凡夫的一点心意。”
走到宝藏馆看到佛陀说法的坐姿,就说道:“讲经说法的人常常度人得道,但讲道的人是不易得道的,为什么呢?讲道的人若得道,那地狱众生谁去度呀?”博得大家的掌声。
经过厨房时,厨房的工作人员看到母亲,大家都围过来问好,母亲说:“以前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因是微服出巡,有一天在一民家吃了一道‘菠菜炒豆腐’,深觉是人间美味,就问道:这是什么菜呀?主人随口道:这道菜名字叫做‘青江白玉翠,红嘴绿鹦鹉’,后来乾隆皇帝回到宫中,就指名要吃‘青江白玉翠,红嘴绿鹦鹉’,把御厨急得不知道是什么?”
走到客堂母亲略事休息,对着身边围着的一大群人,说道:“以前扬州有一个女人,生了四个女儿,都送给别人家,长大后,女儿一个个又回到她的身边,她却一个个送去出家,邻居们都说她是个疯女。有一天她对大家说,要去朝南海观音,大家又说她在讲笑话,因南海不仅路途遥远,且要舟船路费,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正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时,她在打坐中往生去朝南海了。
古时,韩湘子在游化人间时,看到一具屠夫的尸首在路旁,不知死了多久?就一念悲心想救活他,但此人五脏皆已腐坏,要怎么办呢?于是捉了一条狼,挖了狼的心给屠夫换上,并用神通将狼放走,刚好有一条狗经过,韩湘子又挖了狗的肺给屠夫换上。屠夫被救活了,只感觉像睡了一觉一样,发觉身边的钱不见了,就说钱是韩湘子偷的,要他还钱,否则就要告到衙门去,韩湘子一怒之下,就飞回天上去了,并说道:‘永不再到凡间来度众了,因凡人大都是狼心狗肺。’
又有一次,韩湘子为了度化他的妻子信佛,就故意化成一个和尚到家中化缘,韩妻就要下人去问和尚,看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化金给金,化银给银。
和尚:‘我不化金也不化银。’
家仆:‘不化金不化银,那和尚你要化什么?’
和尚:‘我不化金不化银,只化一双金莲礼佛前。’
韩妻知道后,非常生气的说:‘我好心要供养你,和尚竟如此轻侮我,家仆给我打出去!’”
母亲讲到此,就结尾道:“如此前后,共有十次之多,韩妻才被度化信佛。唉!人难度呀!”
母亲接着又说:“在中国传统思想下,女人总要一修不受公婆气、二修不受丈夫欺、三修怀中不抱子等束缚,你们都是有根基的,才会出家,又有师父教导可以得道,否则就要六道轮回了。你们都很伟大!”
徒众异口同声道:“不是我们伟大,是师父伟大!”
我急忙和着:“我不伟大,最伟大的是我母亲!”
母亲笑得很开心。
由加州大学所主办的加州各大学综合性学术会议,借用西来寺场地召开五天会议,今请我跟他们与会的人讲话。他们都是来自伦敦大学、柏克莱大学、耶鲁大学、密西根大学等教授,他们此次的会议主题是“唐宋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发表的论文非常精彩,如“禅寺之修行”、“惠能与禅僧的文学生活”、“南宋学术之宗教范围”、“地狱思想之发展”等,看到这些论文题目,就不难知道这些外国学者,对中国佛教之深入。
面对这些中国通的学者,几乎大家都懂中文,就他们的主题,我浅述了些感想,“宗教与社会的关系”是我最感兴趣的事,宗教与社会有密切的关系,就能顺利流传,否则便不易发展,佛教传到中国时,是由官方传到民间,这种由上而下的推动力,很容易在社会上发展出来,佛在世时,就很重视仁王护法的思想,佛教在唐宋之所以被誉为黄金时代,除因帝王护持外,很多学者也都参与研究。
美国是个非常适合大乘佛教思想的地方,大乘是以六波罗蜜为实行法门,如——
一、布施:美国社会人士非常乐善好施。
二、持戒:美国社会大众非常守礼守法。
三、忍辱:美国社会大众,如排队不喧哗,很会忍耐。
四、精进:美国社会人士,在工作方面都很认真,守时不偷懒。
五、禅定:一个无禅的人在家庭社会就易浮躁,那些在太空舱来回几个星期的人,若无禅定力量是受不了的。
六、般若:美国科技非常发达,大家都有般若,才会学佛,探求佛法真理。
大乘思想与美国社会很相应,佛教与一般宗教不同点是无排他性,能包容,且顺乎自然,西方如何将唐宋佛学的黄金时代恢复到美国来,要看各位的努力。如能有高阶位、有权力者的支持,其发展将更快。
我个人具有传统的佛教思想,但颇能应用现代的传教方式——人生佛教,将佛教的道德、慈悲、幸福、安乐思想在西方传播。
在座谈时,这些学者曾问道:
◎什么人才能进入西来寺?
◎除佛教学院外,西来寺有何活动待办?
◎如何教育您的徒众?
◎目前在美传教有什么困难?
座谈会后,Robert Gimello、Peter Bol、Peter N.Gregory及John McRae等教授,都一再表示很愿意到西来寺,只要有需要都非常欢迎,嘱永楷与其保持联络。
晚八点,为台湾时间上午十一时,刚好是行脚托钵圆满,正上供,特打电话回山,慰问大家这一个月的辛苦,并训勉大家时时不忘“光荣归于佛陀,功德归于信徒,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住”的佛光山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