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譬喻品》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1]《法句经·世俗品》亦云:“世皆有死,三界无安,诸天虽乐,福尽亦丧。”众生流转于此生死炽然,苦恼无量的世间里,如何安住身心?金钱为五家共有[2],无法永久积集;眷属合会当离,生死无法替代;人生面临八苦[3]逼迫,以何作为究竟皈依处,以何作为圆满修行?唯有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自觉觉他、自度度他,个人才能自我圆满。
菩萨道的圆满即身、语、意的清净,也就是菩萨远离五欲[4],摧伏四魔[5],解脱愚痴的缠缚,而获得身心的自在。例如:佛世时的莲华色女[6],走出爱情的迷惑,成为神通第一的比丘尼;跋提王子[7],出家后了解无为的快乐,不再恐惧恶人的加害;聪明博学的大迦叶[8],闻佛法音,心开意解,成为领众圣者;罗睺罗[9]不再妄语,除去内外尘垢,成就密行第一,是为青年的楷模;杀人无数的鸯伽摩罗[10],受到佛陀的感召,止住狂心,成就忍辱无诤的修行。这都说明远离贪瞋愚痴,修持戒定慧,皆能成就菩萨道。
佛道虽是长远,然而“人成即佛成”,人格的健全,道德的升华,身心的净化,慈悲的实践,便能成就生命的圆满,如五大菩萨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护持三宝,弘通正法,精进修慧,利乐有情,这是菩提心的发起;广行方便,度脱群品,烦恼漏尽,自他一如,这是菩萨道的圆满。凡发心行菩萨道者,应以《八大人觉经》的“不念旧恶”,《大乘起信论》的“不变随缘”,《华严经》的“不忘初心”,《维摩经》的“不请之友”等,作为我们圆满菩萨道的法门。
佛陀降魔以后才能成等正觉,吾人生活中,以六度万行,广行四摄,实践四弘誓愿,具有般若正智,必然能转苦海为莲池,化荆棘为林园,灭魔军成正道,转烦恼为菩提。
家庭要如何圆满菩萨道呢?
传统的中国社会,十分重视家庭伦理,因此,有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等伦理关系,而《礼记·大学》也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都是说明家庭的重要。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从个人的身心净化到家庭的建设,佛陀提出更实际,更有智慧的办法。例如佛陀度化须达多长者的媳妇玉耶女[11],使她改掉骄奢傲慢的性情,养成和众乐群的性格,终于挽回濒临破碎的家庭。佛陀为善生童子讲说奉养父母、夫妇相处、家庭经济之道,使善生回迷向正[12]。
夫妻不是冤家,儿女不是债主,家庭更不是牢狱,而是和乐互敬的净土。家庭的和谐则要婆媳尊重,妯娌互助,和睦邻里,勤劳赞美,做一切众生“不请之友”,让自己成为别人得度的因缘。
社会要如何圆满菩萨道呢?
现今社会面临的问题有:战争的威胁、金融的危机、种族的冲突、生态的破坏、伤残的福利、人口的老化、失业的犯罪、贫富的不均、婚姻的暴力等。如何建设安全、安心的圆满社会呢?佛教提出“天下一家”、“法界一如”的理想,从“人权”的尊重到“生权”的提倡,尊重包容中,同中存异,异中求同,以“无缘”的慈悲,创造安和乐利的美好社会。
佛教理想的社会,是要让居住的环境庄严堂皇、雄伟宽阔;要让自然的生态整齐清洁,平坦优雅;要让人我的相处和善、友爱、赞叹、互助;要让饮食的生活清淡自然,衣食无忧,各取所需;要让休闲的生活欢喜舒畅、安然自在;要让经济的生活勤俭富足,喜舍共有,七宝具足,自然充满;要让信仰的生活恭敬供养,称颂赞叹。
法界如何圆满菩萨道呢?
法界具有真如、本性、法性、般若、如来、涅槃、圆满、无漏等意义,如六祖惠能在开悟时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亦如华藏世界的光光相摄、事事无碍;药师净土的光明炽然,净无瑕秽。
所谓法界的圆满,就是说佛陀的法身没有时空的隔绝,没有生死的轮回,没有人我的对待,没有得失的爱瞋。就如唯识学的大圆镜智[13],绝去尘埃;《起信论》[14]的如来藏,不生不灭;《法华》的一味法雨[15],润泽群众;禅宗的截断众流,无有执著。这是一个法界圆满菩萨道的世界。
法界虽大,就如我们这颗真心,能够包容太虚,量周沙界;能够上彻天堂,下通地狱。法界的圆满庄严,其实就是菩萨多生累劫的福慧具足。
佛、法、僧三宝是佛教的信仰中心,从教主佛陀、教理经典、教团僧伽三方面了解佛、法、僧三宝乃整个佛教的总纲,是了解佛教真义的第一步。学佛者应由根本信仰——认识佛、法、僧三宝开始,继而参照修学佛法的次第,循序渐进,成就圆满无上菩提。
菩萨的意义内涵、实践次第以及修证方法,给予菩萨行者一个正确的依循方向。从观音、文殊、龙树、世亲、胜鬘、维摩等的事迹中,可以看到菩萨欢喜包容的慈悲性格和卫法护教的无畏精神;而现代高僧大德如太虚、慈航等,更一一树立了人间菩萨的楷模和典范。
【注解】
[1]谓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中,不能求得真实的安宁。
[2]谓世间财物为国王、盗贼、火、水、恶子等五家所共有,以其不能独用,故无须强求。《大智度论》卷十一云:“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安。”
[3]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的八种苦果,为四谛中苦谛的主要内容。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4]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唾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的财宝。谓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二)色欲,色即世间的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谓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三)饮食欲,饮食即世间的肴馔众味。谓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四)名欲,名即世间的声名。谓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五)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5]指夺取人的身命及慧命的四种魔。(一)蕴魔:又作阴魔、五阴魔、五蕴魔、五众魔、身魔。即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取慧命。(二)烦恼魔,又作欲魔。即为身中的百八等烦恼,能恼乱众生心神,夺取慧命,致不能成就菩提。(三)死魔,能令众生四大分散,夭丧殒没,而使修行人无法续延慧命。(四)天子魔,又称他化自在天子魔、天魔。即欲界第六天之魔王,能害人善事,憎嫉贤圣法,作种种扰乱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上述前三者为内魔,最后者为外魔。
[6]莲华色比丘尼,在佛弟子比丘尼中被誉为神足第一。未出家前,原为王舍城人,初嫁郁禅国人,婚后曾生一女。因发现其夫与母私通,故离家至波罗奈城,另嫁一长者。日后长者至郁禅国经商,娶一少女归投波罗奈国,后方知彼乃莲华色之女。莲华色深感命运悲凉,前则与母共夫,今则与女共夫,因而自暴自弃,遂至毗舍离城过**女生活。一日,听闻目犍连说法而归投佛陀座下,后得六神通,证阿罗汉果。
[7]为佛陀最初所度五比丘之一。属释迦族。关于其父,诸传所载不一,或谓跋提为斛饭王之男,或谓白饭王之次子,或谓甘露王之子。与阿若憍陈如等,于鹿野苑受佛陀教化,为佛陀最初的弟子。
[8]行十二头陀,能堪苦行,为佛陀十大弟子中“头陀第一”。生于王舍城近郊的婆罗门家,本娶跋陀罗迦卑梨耶为妻,皆不好五欲,后一起出家。因受佛陀教化,启发正智,以僧伽梨供养佛陀,着佛陀所授予之粪扫衣。曾受佛陀分予半座。而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故事,更为禅宗脍炙人口的公案。佛陀入灭后,成为教团的统率者,于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经典结集。
[9]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系佛陀出家前之子。据《未曾有因缘经》卷上载,佛陀成道后六年始还迦毗罗城,令罗睺罗出家受戒,以舍利弗为和尚,目犍连为阿阇梨,此即佛教沙弥之始。其为沙弥时,有种种不如法,受佛陀训诫,后严守制戒,精进修道,得阿罗汉果,誉称“密行第一”。
[10]意译为指鬘、指髻,或一切世间现。初为住于室罗伐悉底城的凶人,尝师事邪师摩尼跋陀罗,恭顺谦敬。后以师母诬其凌辱之罪,其师遂命其出游修行,并嘱杀害千人,各取一指作鬘,始得授以涅槃之法。鸯伽摩罗于是出城杀人,每杀一人则取一指为华鬘,故有“指鬘”之称。至九百九十九人时,欲弑其母以成一千之数。佛陀遥知而愍,遂前往化度,鸯伽摩罗见佛陀前来,执剑趋前,意欲害之,后经佛陀为说正法,乃改过忏悔而入佛门,后证得罗汉果。
[11]详见《玉耶经》或《星云大师讲演集(二)》——“佛教妇女的故事”。
[12]《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记载,印度一婆罗门之子善生遵从亡父之命,每天清晨出至王舍城,向六方礼拜。佛陀乃告之以六方可配于父母、师长、妻妇、亲族、僮仆、沙门婆罗门等,并教导在家者如何过伦理道德的生活。
[13]瑜伽行派及唯识宗认为经过特定的修行至佛果时,即可转有漏的八识为无漏的八识,从而可得四种智慧。即:(一)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识)转至无漏时,得成所作智(又称作事智),此智为欲利乐诸有情,故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二)第六识(意识)转至无漏时,得妙观察智,此智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能依众生不同根机自在说法,教化众生。(三)第七识(末那识)转至无漏时,得平等性智(又称平等智),此智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能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四)第八识(阿赖耶识)转至无漏时,得大圆镜智,此智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如大圆镜之光明,能遍映万象,纤毫不遗。
[14]《大乘起信论》相传为印度马鸣菩萨所造,南朝真谛译。阐明如来藏缘起之旨,谓众生心性的“本体”不生不灭,远离言说之相,毕竟平等而常恒不变。并言及菩萨、凡夫等发心修行之相,系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归结大乘佛教之中心思想,为佛教思想的重要入门书。
[15]指所有一切事(诸现象)、理(本质)均平等无差别。通常指佛陀的教法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