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行者,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即名为“佛”;未成正觉,皆名为“僧”。依《大智度论》卷三十四载,“僧”有“声闻僧”与“菩萨僧”二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则举出“凡夫僧”[1]、“声闻僧”[2]、“菩萨僧”三种。本章主要介绍“声闻僧”与“菩萨僧”。
狭义的声闻僧是指佛世时的出家弟子,他们听闻佛陀教法,了知世间幻化无常,由此而彻悟四圣谛,修小乘[3]戒定慧,以解脱生死烦恼,进而证得阿罗汉果位,脱离三界,证入涅槃。这中间最迟须历经六十劫,才能修行圆满,并非一蹴可及。广义而言,凡剃发染衣,现出家形相,而修习小乘戒定慧三学者,都名为“声闻僧”。
菩萨僧即大乘戒定慧的修行者,他们或现在家相,或现出家相,例如文殊、普贤、观音诸大菩萨即现在家相,弥勒、地藏则现出家相。以上二例都是“菩萨僧”。
声闻僧的风姿,是谦逊、温和、勇敢、热情、活泼,是积极进取的圣者风范。声闻僧的性格,是无诤、忍让、知足、少欲,甘于淡泊寂寞,具有养深积厚的涵养,但是却热心坚守于求道的立场。声闻僧的修行,依据个人根器不同而力行实践四圣谛、十二因缘或三十七道品;由于修行境界的不同,证得的果位有初果须沱洹[4]、二果斯陀含[5]、三果阿那含[6]、四果阿罗汉[7]等四种。托钵乞食[8]、宴坐习禅[9]、奉持戒律,是声闻僧每天重要的生活功课。世俗的纷争,多为名誉、利益而争,这是一种强烈的我执[10]、我爱[11];声闻僧的诤论,却是为了显扬自己所受持的佛法真理,这是因知见的不同而产生的法执[12]。
声闻圣果需要长久修行才能完成,好比世间上完美无瑕的艺术品,要经过艺术家呕心沥血加以锤炼,才能成为不朽的作品一样。南传的《弥兰陀王问经》记载,人天师范的出家人,必须具备二十二种特质,诸如忍耐、柔和、惭愧、无执着、精进、正行等,这些都是声闻圣者的修养。
菩萨僧的“菩萨”一词,并不仅仅限于圣贤菩萨,凡有心趋向觉道者,人人都可以称为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意即“觉悟”,或指“正觉的智慧”;“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因此,将菩萨意译为“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觉有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能够精进向上,追求无上菩提的“觉悟的有情”,亦即自受用、大智慧的完成,为“求道的菩萨”;一是能够修持种种波罗蜜[13],普利三根[14],“使众生觉悟的圣者”,亦即他受用、大慈悲的显现,为“化身的菩萨”。菩萨一面怀抱有声闻追求真理的出世性格,另一面也充满佛陀悲愍众生,救拔倒悬的入世热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能够自利利他的圣者。
菩萨僧的性格是无我与慈悲[15],菩萨僧的思想是般若与空性[16],菩萨僧的精神是坚忍与精进[17],菩萨道的实践是循序到圆满[18]。
菩萨僧与声闻僧同样要修行、断惑才能臻于解脱的境地,他与声闻僧最大的区别在于:菩萨僧具有大慈大悲的性格,当菩萨看到众生受苦痛煎熬时,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而发出拯救众生出离三涂之苦的大愿;声闻僧看到世间的纷扰与生死轮回的痛苦时,便生起畏惧厌离之心,只求早日出离娑婆,证入涅槃。因此,在佛教中,称菩萨之道为“大乘”,称声闻之道为“小乘”。通常以大船(车)、小船(车)代表菩萨与声闻的不同精神,也就是说菩萨以“大船”帮助众生渡过苦海,声闻则自乘“小船”脱离苦海,目的虽同,而精神则有分别。
【注解】
[1]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的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他人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众生,称凡夫僧。
[2]如舍利弗、目犍连等为声闻僧。
[3]小乘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所以为自调自度的声闻、缘觉之道,而不同于大乘自利利他兼顾的菩萨道。
[4]又称初果、预流果,或称入流、预流,亦即逆生死之流,而入圣贤之流。须陀洹者仍须七次降生人间,七次出生天上,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经过七番生死,才证得涅槃。须陀洹果者已经断除我见结、戒禁取结、疑结等三结,明了四谛的道理,而得无漏的清净法眼,再也不堕落于三恶趣。
[5]又名一来果、二果。还须一生天上,再来人间受生一次。二果者虽已断除前六品的修惑,但是尚少分地薄有贪瞋痴三毒。
[6]又名不来果或不还果。此果的阿罗汉已经断除欲界修惑九品中的余三品,不再来欲界受生,而生于色或无色界,故称不来果或不还果。
[7]又作极果、无学果、第四果。指已断尽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修惑,而永入涅槃,不再有生死流转的阶位。阿罗汉果者是声闻四沙门果中,最终的理想境界,已超出三界,四智已经圆融,已无他法可学,故又称无学果。此果者已断除一切烦恼,无论行住坐卧、衣食语默,或者人情来往上的处世接物,乃至个人的毁誉得失、衰老病患等,在这一切境界上都能提起正念,时时照顾,永生安住在解脱境界之中。
[8]托钵乞食法在原始佛教僧团中,是每日必行的修行之一,僧伽们双手捧钵,不分贫富,不拣精粗,无论净秽,向信众次第托乞日用所需,让一般人能够种植福田。托钵乞食有别于世俗上不事生产的乞讨生活,其中有很深的道理。沙门向世间的人托钵,接受物质方面的供养,而出家人则为信徒们讲说佛法,一为财布施,一为法布施。信众以物质来供养沙门的色身,而沙门则以佛法来长养信众的慧命。托钵使佛教和社会接触在一起,产生密切关系,使佛教的真理能够散播于人间,而不是少数人退隐山林的调剂品。而沙门在托钵时,次第乞食,主要在培养平等心、忍辱心,对于对象的贫富、食物的甘美或粗劣,不敢妄生差别,以惭愧心来接受信施,以慈悲心将佛法还施于信施。借着托钵的制度,佛陀成道后,住世的四十九年之中,宣说了无尽的妙法,度化了不少的大众。从佛陀推行托钵乞食之法来看,佛法是属于社会的、大众的道理,是不难明白的。
[9]声闻僧喜欢在寂静的地方,或者在林中,譬如佛陀当初领导诸弟子在迦兰陀竹林的精舍中修行,在尼拘陀树林中教化弟子如何去冥思宇宙的真理。他如阿罗那、跋提、金毗罗三位尊者,结伴在波利耶沙罗林中共同修持佛道,过着和合无争的生活。声闻僧有时也在水边禅坐,如在恒河边或尼连禅河边,或者在洞窟里观想,譬如十大罗汉中的伐那婆斯尊者,终日坐在岩洞里,世间的喧嚷、烦恼都被远隔在洞窟之外,侵扰不了他的心。又如优波先那比丘尼在岩洞中证悟空无自性,虽然被毒蛇咬啮,却毫无痛苦,安详地进入涅槃。有些修行十二头陀的声闻僧,则更远离愦闹,在渺无人烟的冢间旷野宴坐,并且胁不就席,行不倒单,如大迦叶尊者,终年累月参禅于白骨累累的坟间,不以为苦。宴坐习禅,是对自己真如佛性的一种观照,在心念**涤尽净之后,平等一如的法性智慧才能够显现出来。
[10]又作人执、生执。即执着有实我之存在者。众生之体,原是五蕴之假和合,若妄执具有主宰作用的实体个我之存在,而生我、我所的妄想分别,就称我执。
[11]为四根本烦恼之一。即我贪,指对于所执之我深生耽著。
[12]又作法我执、法我见。简称法我、假名我,是我执之对称。将所有存在(法)之本质认为是固定不变、有实体之物,称为法执。
[13]又作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达涅槃解脱之彼岸。通常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航度无极。
[14]众生的根性有上中下三等,称为三根。上根者(又作利根),根性伶俐,速发智解,堪忍耐难行,能证妙果;中根次之,下根(又作钝根)最劣。《摩诃止观》卷六载,“下根断惑尽,方能出假,佛于法华中破其取涅槃心,勤发无上道,起方便慧……中根者,断见惑已,生死少宽,思任运断……上根者,初心闻慧即能体达见思即空。”
[15]菩萨的性格里,充满慈悲的本质,菩萨心中,没有个人,只有众生的存在。众生需要什么,菩萨都会毫不吝惜地付出;无论是钱财、产业、妻子、儿女,甚至耳目、肢体、肝脑、生命,也毫不怨恼地施舍。菩萨悲愍一切众生,包容众生一切愚痴罪业,甚至牺牲、忘我,乃至于无我,颇有“若为众生故,一切皆可抛”,至死无悔的大无畏精神。《法华经》上说:“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菩萨透过累劫的修行,一切烦恼都已断除,一切梵行均已成办,本来可以证得清净涅槃,然而菩萨为了怜愍众生,不住涅槃,不断生死,乘愿受生六道,怀抱慈悲,广开甘露,转无上法轮。菩萨之所以为菩萨,正由于慈悲的性格。慈悲,是菩萨度化众生的原动力,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从无我智慧中产生,其力无比!
[16]般若即指对世间的能所、物心、主客等差别相对的现象,观彻其虚妄性,泯除物我对待的执着所产生的“无分别智”,也就是指宇宙与我同在,众生与我一体的“空性”。对菩萨而言,般若的修持是重要的功课,菩萨摄取般若的醍醐法味,渐渐成为果净圆满的圣者。获得般若空慧之后,则可以泯除污秽,而到达自性清净的无心境界,发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等当体即空的“性空”境界。
[17]菩萨追求佛道若不历累劫多世的修持是无法成就的。在奥林匹克世界运动会中,马拉松式的长跑竞赛,最足以考验运动员的耐力与毅力,而菩萨在普化有情,追求佛道的过程中,就是这种马拉松式长跑精神的显现。经上曾说,菩萨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勤持种种法门之后,还要历经一百劫庄严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积聚菩提道种,才能成佛。换句话说,在真理的道路上,菩萨必须一步一步耐烦地、坚忍地前进不懈,历经长期的考验,始能成等正觉,也就是说菩萨的特色就是要具有刚毅坚忍、勇猛精进的精神。
[18]佛教是一个重视躬身实践的宗教,也是充满伦理性质的哲学。大乘菩萨道的实践,正是佛陀根本精神的实践。大乘菩萨道的实践是循序渐进的,如同世间接受教育一般,由幼儿园而小学而中学而大学,乃至于研究所,菩萨道的修行就是如此,由烦恼的凡夫而至四双八辈的阿罗汉,而至断除习气的等觉菩萨,都有一定的次第。菩萨在三大阿僧祇劫中,修持三十七道品、四摄法、六波罗蜜,乃至实践十波罗蜜,渐渐超凡入圣;自初发心的菩萨而至久发意的菩萨,而至阿鞞跋致不退转的菩萨,而一生补处的菩萨,并以百劫庄严相好,三祇圆满福慧,终而登上等觉佛地。因此,菩萨道的完成,非一蹴可成,是必须循序渐进,并且经久不断地修持,才能一阶一阶地登升上去,其间每一阶段的完成,都是永恒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