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小儿肛温37.8℃,舌下37.5℃,腋下37.4℃是为发热。婴幼儿体温受高温环境、运动、过分保暖、哭闹、喂奶等因素的影响可出现暂时性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范围1℃。短期发热常见病因是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感染不一定都发热)。感染性包括细菌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膜炎等;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性肺炎、水痘、风疹、幼儿急疹等;非感染性疾病包括白血病、柯杰金氏病、风湿病等。如发热超过12小时,血象应有明确的改变,可按小儿血象的特点分析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还是出疹性传染病,以针对病因选择药物。小儿专用药有牛黄酸颗粒,具有解热、镇静、抗炎、抗风湿、抗惊厥作用,可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常用于病初。还有安奇颗粒,是用于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广普青霉素类抗生素,其副作用小,相对安全。抗病毒药和成人一样。支原体感染可选择大环内酯类。值得注意的是小儿发热24小时内容易出现热惊厥,因此要把体温控制在38℃或37.5℃以下,24小时以后一般就不容易抽了。发热本身能使患儿体内致病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使病程缩短,所以可维持一定的体温。小小儿最好用物理降温,因其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物理降温效果好。小儿发热多是积食、便秘引起,此时可选用清热解毒口服液或用开塞露把大便解出,体温才能自然下降。古书说“要想小儿安,要有三分饥和寒”。
★惊厥
热惊厥除一般处理外,可静推安定,止惊。应尽量缩短其抽搐时间,以减少脑细胞缺氧水肿。如抽搐超过20分钟,要采取利尿、脑细胞脱水药。低钙抽搐较为少见,如急诊遇到,先止惊后补钙。
★小儿急性喉炎
这是儿科疾病中的重病,因喉水肿会引起窒息。该病常见为病毒感染,表现为吸气性喉鸣、声哑,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青紫、烦躁不安,很快发展到呼衰和昏迷。处理方法:选用广谱抗生素(青、红、头孢类),可吸氧和用地塞米松肌注。
★哭闹
小儿哭闹不止,家长手足无措,常抱来看急诊。哭闹原因有以下几种:
(1)饿了、渴了、尿布湿了、太热、太冷、发热、包布太紧、躺或抱的姿势不舒服、皮肤外伤、虫咬。
(2)外界光刺激、换环境。
(3)腹绞痛,多发生在3个月到l岁的孩子,哭10分钟缓解又复发,常和牛奶过敏或肠胃神经过敏有关,换奶避免肠胀气即可。
(4)肠道疾病,如腹泻、便秘、肠梗阻、肠套叠等。
(5)外伤、异物吸入、打疫苗不适,感染、缺钙等。
总之,哭是婴幼儿的语言。有经验的人根据哭声就可初步判断是何原因。找到原因能处理就处理,不能处理则应尽快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