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坏情绪的来源(1 / 1)

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联合进行了一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在被调查的885名中学生中,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21.9%,男生比例略高于女生。其中,父亲嗜好多、父母情绪急躁是引发子女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据研究人员介绍,多嗜好的父亲经常会把大量时间花费在个人爱好上,无暇照顾和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更没有精力与其进行感情沟通,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父爱不足,致使父爱、母爱不均衡。这样的孩子容易产生恐怖、焦虑和偏执等心理问题。研究发现,父亲嗜好多的学生发生这几类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分别是父亲无嗜好的4. 14倍、2.68倍和2. 66倍。

情绪急躁的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调节和控制能力差,容易将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随意发泄在孩子身上,使其受到精神痛苦和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招募了一批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人到前线打仗,当局请来心理学家帮助管理这些人。心理学家要求这些人每个月都给家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拟好,告诉亲人他们在前线如何勇敢,如何听指挥和立战功等。半年之后,这些人竟都变了样,变得像信中所说的那样勇敢和守纪律。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变“好”了呢?就是那些希望做个勇敢的父亲等良好愿望的暗示作用。

有位母亲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讲孩子的不足之处。比如“这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讲故事;爱乱画,不爱写字;胆子大得谁都不怕……”结果,孩子上学后,不愿回答老师的提问,爱自己乱画不愿写字,并常常不顾老师的劝阻和批评不遵守课堂纪律。

不管老师和家长怎么教都无济于事,都以为他是个弱智儿童,可智力测验的结果却是“智力正常”,只好请专家鉴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诱导性智愚症”。其病因就来自他母亲那经常性的批评。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孩子天生就该是听话的,因而对他们的好行为总是视而不见,而对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却格外注意,将孩子的“坏处”到处传讲,让孩子自己都没有信心,认定自己是不讨人喜欢的人,所以就“消沉”地对待任何事情,使孩子的不良行为更加根深蒂固。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看到孩子的好行为,看到他们的长处和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然后再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让孩子感到父母对他是信任中含有期待。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明确告诉他这是不对的,不要唠唠叨叨。孩子常会有逆反心理,你说不好他偏要做。再则,要让孩子学习自我竞赛、自我比较,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比如在客人面前,父母不妨夸夸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之处,这样强化了好行为,也就淡化了坏行为。

研究表明:父母离异或父母将孩子长期寄养别处,易给孩子的心灵带来缺憾,产生被遗忘的失落感,造成性格孤僻古怪,甚至形成扭曲、变态的心理。

父母常闹矛盾,或父母有一方性情暴躁,独断专行,家庭成员间气氛紧张,使孩子缺乏和谐的欢乐感,逐渐就会变得胆小猥琐,情感受压抑表现得尤为突出。

孩子情绪不良是导致其产生心理问题、违法犯罪的心理基础,父母应该多学习有关心理卫生知识、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发生的问题做到有心理准备。父母应尽量避免在子女面前发生冲突,教育方式和态度要科学、民主,符合孩子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