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光。”这样的字条,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能在一些小县城的电线杆上找到它的踪影,如何让“夜哭郎”睡个好觉,靠“过路君子”是不行的。看了以下文字,相信对因有“夜哭郎”而苦恼的家长有所帮助。
1.睡眠环境
让宝宝有个安静、舒适的睡眠场所是很重要的。被褥不要太软,而且透气性要好。室内温度最好在摄氏20度左右,并要保证空气流通。冬天可在中午较暖的时候,把宝宝抱离卧室后开窗通风。
2.调整生物钟
有些宝宝是“夜猫子”,一般在白天呼呼大睡,到了晚上就来精神。其实几乎所有l~2个月的宝宝都有日夜不分的情形,并不是您的宝宝特别磨人。在正常情况下,他/她会慢慢自己调整过来。
对于大一点的宝宝,要适当控制他们白天睡觉时间的长短。父母可以试着在白天宝宝要睡觉的时候,多跟他玩玩,也可抱宝宝到外面走走,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事物会令宝宝多兴奋一会儿;或者,当宝宝睡到一定时间后就把其唤醒。这些方法都可以减少在白天的睡眠时间,到了晚上,玩累了宝宝就会睡长觉了。
幼儿(多指1~3岁的宝宝)在白天应有足够的活动量,以免到了晚上仍然精力旺盛。此外,父母应该配合一致,要求孩子在固定的时间上床,午睡的时间不宜过长、过迟,以便建立正常的睡眠规律,而且不要轻易变动。
3.建立正确应答
宝宝睡着后,每隔2~3小时会出现轻度哭闹或烦躁不安的表现,这是深、浅睡眠自然交替的结果。父母不要在这个时候立即将宝宝抱起来,可等待15分钟左右,观察宝宝进一步的反应或是轻轻抚摸宝宝,或是将宝宝心爱的玩物放在其身边。经过上述处理,宝宝一般可以逐渐再入梦乡。
4.睡前准备
在睡前至少l小时,不宜让宝宝有大活动量和兴奋的活动,待孩子逐渐安静下来后,让他/她自己躺在**入睡。不要把宝宝抱在怀里,等哄着了再放到**。
应该培养幼儿与大人分床睡觉的好习惯。只要条件允许,待宝宝渐渐长大后,再进一步过渡到与父母分房睡觉。
对于幼儿,父母要注意创造良好的睡眠气氛,此时不宜谈论令孩子不愉快的话题或发脾气。先做常规的睡前准备工作,如刷牙、上厕所、脱衣服等,孩子也因此而做好了睡觉的心理准备。然后播放一些柔和的轻音乐或催眠曲,可让孩子自己选择临睡前要看的书或要讲的故事。入睡前应将灯光调暗,待宝宝睡着后再关灯。对此,父母可在第二天早晨表扬宝宝自己乖乖入睡的行为,以促使宝宝逐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5.睡觉姿势
小婴儿最好采取侧睡,以免在趴着睡时,因压住口鼻而成为婴儿猝死症的受害者;或者仰睡时,因吐奶而呛着宝宝。还有,最好不要给小婴儿睡太软的枕头,因为他们可能会把脸埋在柔软的枕头中而发生窒息。等宝宝长到几个月大时,就会自动调整自己最舒服的睡姿。
日本东京都足立区一家保育院经过3年的实验发现,让幼儿早睡能够显著改善儿童白天瞌睡、磨人以及焦躁的现象。焦躁、易攻击别人以及磨人的孩子,多数都在22时以后才睡觉。研究人员还发现,通常夜间照明过亮等因素会导致儿童晚睡,而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让儿童睡觉,晚睡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改善儿童睡眠的关键是早睡早起,白天尽量在户外活动。这家保育院的早睡实验进行半年以后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专家指出,幼儿时期睡眠不规则将对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生物钟混乱将导致激素分泌系统紊乱。
6.适当补钙
婴幼儿时期,较长时间出现睡觉少,夜间易惊哭,白天出汗多,就要到保健医生那里咨询孩子是否患了早期佝偻病,经适当补钙后,孩子的睡眠会趋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