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 缺这样的户部尚书(1 / 1)

挣钱?怎么又到挣钱上面了?

暖阁里的君臣除了英国公,都是大眼瞪小眼。

张懋不断的深吸着气,淡定,淡定,要淡定………

“殿下所说,老臣有些不明白,这明明有关国计民生,可怎么有何商贾之事有关。”

刘健觉得有些混乱,没能理清楚。

国计民生?就是国计民生才挣钱啊。

朱厚照心里小声絮叨,但凡是关于国计民生的行业,这些,可都是暴利行业啊。

就比如,古代的盐铁官营,后世的什么通讯,军火,烟草等领域的国家垄断。

这些的利润,往往都是些一本万利的生意,只有掌握权力的人才能去做。

现在,权力正好就在弘治皇帝和朱厚照手里。

朱厚照耐心问道:“刘公,本宫问你,现在煤有大用,你说说,煤还会像之前一文不值吗?”

朱厚照赋予了煤的使用价值,刘健的脑子很快就想到了,煤,会大涨。

煤有用,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会把寻煤,采煤作为第一要务。

相比于之前一文不值,哪怕是五文钱一斤,这其中的利润依旧是个天文数字。

只是刘健还有些不明白,煤涨价和太子有什么关系。

此时的李东阳猛然想起什么,殿下的煤?

李东阳开口道:“老臣若是猜的没有错,殿下手里可是有煤?”

一语点破梦中人。

朱厚照很是开心:“对,这煤,就是从西山出产的。”

西山?

弘治皇帝想起来了,就是那个从寿宁侯手里拿出来的庄子?

那么个庄子下面,居然有煤?

刘健恍然大悟:“老臣明白了,殿下是想采煤,这采煤需要人手,西山刚好有煤,殿下一来可以安置流民,二来也可为冬天早做打算,不知老臣说的对不对。”

刘健不得不说,此计甚好啊。

朱厚照却是摇摇头,“刘公只说对了一半,一个小小的西山能有多少煤矿,诸位都知道,山西,产煤吧。”

众人点点头,山西多煤,这是自古以来都知道的。

“所以啊,本宫前些日子,让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去山西买地,都是些下等田地,值不了几个钱,像是大同,长治等地,但下面,本宫记得,好像都是些煤矿啊。”

刘健等人面色巨变。

这下子,弘治皇帝也凌乱了。

他们太清楚不过太子这些话的意思了,什么煤矿,那现在就是个聚宝盆啊。

“张卿家,张卿家……”弘治皇帝有些心慌,连忙喊着。

“陛下,陛下,老臣,老臣在这呢”,张懋更是激动的想哭啊。

爹啊,大父啊,咱老张家要在我这个不孝子手里要发扬光大了。

“太子说的,可都是真的?”

弘治皇帝充满希望的看着张懋,这位四朝元老,一直以来都是给他稳重的印象,他说话,弘治皇帝才觉得放心。

虽然现在看起来张懋也是激动难耐啊。

“陛下,殿下说的句句是真,老臣和定国公,成国公三家合起来足足购了七八万亩地了,殿下估摸着下面至少有个几万万乃至十几万万斤啊。

这些地,宫里占了七成,老臣三家各占一成。”

弘治皇帝觉得手脚有些不利索了,手怎么也止不住的抖着。

宫里有七成?

这么多煤?朕能有多少?

看起来,大明內帑怕是要在朕这要翻倍了,要给儿孙造福了啊。

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在震撼之后,意识到了什么,互相对视一眼,嘴张了张,没能说出什么。

太子又把这门生意,变成了皇家的私产啊。

朱厚照深知围三缺一,开口道:“当然,我大明煤矿绝不止山西一地,若是有商贾开采,本宫为了百姓,愿将除烟之法,还有蜂窝煤的制作之法公之于众。”

朱厚照一边说着,一边一脸肉痛,好像自己割肉了一般,心里却是毫无感觉。

这蜂窝煤本来就不是什么高科技,就更蛋糕一样,只要有心想弄,还真以为自己藏的住?

与其这样,倒不如自己主动拿出来,留个好名声。

再说了,这东西和蛋糕还不一样,取暖在冬天可是第一要务,为了更快普及,光靠自己不成,还得让民间那些有钱的大佬参与进来。

所有人都被太子这一手搞懵了,尤其是朱厚照冠冕堂皇说完以后,更是觉得朱厚照已经隐隐约约散发七彩之光的架势了。

太子,厚道啊。

直到众人告退,依旧是在称赞殿下高风亮节,不愧是陛下的嫡长子啊。

本来还是负担累赘的灾民,这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了。

张懋主动请命,要去河南护送灾民,一定尽量让他们平平安安到山西,好好安顿。

这可不得好好安顿啊,这日后都是给俺老张家,不对,给陛下挖煤的劳力啊。

快一日到,能少死多少灾民啊,这煤,不也可早一日动工啊,钱不也就能早一日看见。

大事,这才是大事,这次是我老张现在要办的第一要务。

弘治皇帝也被上一次谢迁巡视一事搞得有些怕了,想来这事,还真是得有一个尽心尽力的人来办自己才放心。

张懋,还真是个好人选。

张懋乃是国公,地位尊贵,也能代表朝廷重视,更何况,张懋自己个也把身家压在里面了,他也不敢耽误马虎啊。

看张懋这样,弘治皇帝顺水推舟答应了。

只不过朱厚照又提了两点建议,弘治皇帝想了想,答应了下来。

张懋退出暖阁以后,简直就是撒了欢的跑啊,一张榆树皮般的老脸上,笑得更是皱皱洼洼。

刘健三人看事情商议的差不多了,也都说是内阁有事务,先告退了。

出宫路上,李东阳不由感叹:“殿下当真有范蠡之才啊”,一边说着,一边打趣到,“要是殿下是个文臣,那老夫定要保举为户部尚书,大明,缺这样个户部尚书啊。”

这般能搞钱的户部尚书,不知道比起只会扣扣搜搜的周经强上多少啊。

李东阳几句玩笑引来刘健,谢迁二人大笑,不过笑完以后,也都有些失落。

太子这笔买卖,宫里吃的是盆满钵满,满嘴流油,勋贵也跟着喝汤,可就是国库,什么都没有落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