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从某种角度来说,佛学是一门杰出的心理学。
佛学心理学细腻而独特,佛学修持心性的最高境界是涅般、菩提。即言涅般境界为人的智慧的圆满,佛家的智慧是指从佛学的角度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的,所谓涅般境界和智慧圆满,是指修佛者断除了烦恼,已经超度了死生因果,即灭生、灭死、灭因,灭果,一切都已经不存在了。
佛家无论何宗何派的心性修持,其宗旨无非上述几点。其优势在于可以去除心理失去平衡的根源,能调整心态,在平衡心理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佛学放弃客观世界而着重主观世界,从某一角度看虽然可以说是消极的,但如果人人都重视主观世界的修持,那么客观世界的改造也将寓于其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又并非消极。
总之,佛学的心理修持是值得借鉴的。人的一生要平衡心态,必须从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决定轻重取舍,既要看重一些,也要看淡一些,也只有看淡一些才能看重一些。人的一生好比一幅彩色画,有的地方要浓,有的地方要淡,关键在于浓淡调匀。如此便可去掉因不切实际的妄欲、妄念而带来的痛苦、心病。
此外,老、病、死是人生的三大关,尤其是死亡关,是人生最痛苦、最难通过的大关,佛学以“成、住、坏、空”、“生、住、异、灭”,证得觉悟而能生死(即佛教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空的,以帮助人们超度死亡关),佛家乐观地看待生、老、病、死,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界,可以帮助人们蔑视衰老,看轻死亡,无疑是有益的。这都是佛学心性之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