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在嘴上涂点蜜(1 / 1)

30岁的男人,要学会在嘴巴上涂抹一点蜜糖,多说让别人感到受用的话。西方有句谚语说:“一滴蜜比一桶毒药所捉住的苍蝇还多。”人虽说不是苍蝇,但在偏爱“甜”这一点上是共通的。西方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人人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夸赞。你若能巧妙得体地夸赞他人,定能俘获他人的心。

在百老汇有一位喜剧演员,打拼了很多年,也没有成就多大的名气。他做梦都想成名,这样,他的演出费就会高很多,也不必住在逼仄的房子里了。

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成名了,一个星期能挣十万美元。在梦中,他站在一个大剧院的舞台上,给坐满剧院的观众表演喜剧。他表演得很卖力,但整个表演过程中他听不到一丝笑声,谢幕时全场也没有一个人鼓掌。

“即使一个星期能赚上十万美元,”他说,“这种生活也如同下地狱一般。”

说完后,这个演员就醒来了。

没有肯定与赞扬的演员,赚再高的演出费也如同下地狱。在人生的舞台上,如果没有赞扬、掌声的鼓励,我们的生活也会如同地狱。你需要赞美,别人亦然。赞美他人是一种美德。

赞美不是光是拣好的说那么简单,首先要符合最基本的事实。这种完全背离事实的赞美,根本取不到正面的效果,相反还有负面作用。

在符合基本事实的基础上,我们要提高赞美本领就需要学会独辟蹊径。人云亦云的赞美虽然也是赞美,但也最多是聊胜于无的赞美而已。想做赞美高手就要努力从别人所看不到的地方下手。你要是赞美袁隆平的对于水稻培育、甚至对于人类作出了多么大的贡献,虽然说的是事实,但他一定不会怎么在乎。因为这一块早就被众多高官、媒体以及千万张嘴赞过了,早就结了厚厚的茧子,你的这一下搔过去,铁定没有任何感觉。口才高手的赞美就会不同,会发掘他不为大众所知的一面来赞美,夸他摩托车技术好,赞他饭菜做得好。这样效果一定会好很多。爱因斯坦就这样说过,别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他一点都不激动,作为大科学家,他也听腻了这样的话,但如果赞美他的小提琴拉得不错,他一定会兴高采烈。

不要相信有不喜欢“奉承话”的人,而疏于对某些人的赞美。曾国藩是个刚强坚毅的狠角色,同时饱读诗书,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道学家,为人有点古板固执,善于识人相人。这样的人,是软硬都不吃、只认死理的人。曾国藩对于别人的奉承非常不屑,别人要想通过美言来讨好他以获得重用几乎不可能。但他也有过被灌迷糊汤的时候。

有一次,曾国藩与几个幕僚闲谈,讨论“谁是当今英雄”的话题。曾国藩说:“彭玉麟与李鸿章均为大才之人,我曾某有所不及。”一幕僚说:“您与他们二位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说到这儿,他打住了话头。曾国藩好奇地问:“难道你们认为我好欺?”众人沉默,突然一个后生走出来说;“曾帅仁德,人不忍欺。”众人闻之,皆拍手称此言甚是,曾也很满意。对后生说;“你乃大才,不可埋没。”不久,那后生被曾任命为盐都运使。

“曾帅仁德,人不忍欺。”这话不露痕迹地直入曾国藩的内心深处,将其心中的块垒熨得服服帖帖。本来,饱读圣贤书的曾国藩一心想做一个儒雅的仁者,但长期的征战生涯里搏来却是“曾剃头”式的冷血头衔。曾国藩心里当然郁闷,这句因“欺”而来的赞誉之语,当然令曾帅大为受用,可谓“挠到了痒处”。而且,在境界上,“不忍欺”显然要比“不敢欺”和“不能欺”高出不少。

赞美应该贯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其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我们在每天所到之处,不妨多说几句肯定别人的话、赞美别人的话,播下一些友善的种子。看到朋友买了一件新衣,不要忽视。称赞一下穿上去很合身、很精神、很漂亮或者很酷。也可以打听一下价钱,“遇货添钱”的传统赞美手法,永远都不会过时。

不要说别人身上没有值得赞美的地方。世上没有完美的好人,同样也没有万恶的坏人。只要你愿意,您总是能够在别人身上找到某些值得称道的东西,也总是可能发现某些需要指责的东西,这取决于你寻找的是什么。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能从别人身上所谓的缺点中找到值得赞美的闪光点——

对热衷斗嘴的人,可以说:“你说话很有逻辑。”

碰到喜欢哕唆的人,可以说:“你很细心!”

面对敏感的人,可以说:“你有艺术气质。”

对于顽固的人,你可以说:“你很好,是一个有信念的人。”

对女性,胖的可说“丰满”,瘦的可说“清秀”,身段好的可说“苗条”,多言好动的可说“活泼开朗”,沉默寡言的可说“文静庄重”等。

对男性,高大的可说“魁梧”,瘦小的可说“精悍”,讲究仪容的可称“帅”,比较随便的可以说“潇洒”,性格内向的可说“稳重”,比较冲动的可说“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