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鲁国有一个姓施的人家,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喜好学问,一个则喜好作战。喜好学问的那个儿子,用他所学去齐国游说,齐国君主让他们做了公子们的老师;喜好作战的那个儿子,用他所学去楚国游说,楚国的君主让他做了军官。这样一来,施家便因此而发迹了。
施家的邻居姓孟,也有两个儿子,同样也是一个习文,一个习武,但孟家很贫困。孟家见施家一下变得很富有,非常羡慕,便去施家请教致富的经验。施家便把两个儿子出外游说而做官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孟家。
孟家习文的儿子用他所学,向秦国君主大讲仁义治国的道理,秦王不满地说:“寡人如果采纳你说的仁义治国,必遭灭亡!因为当今各国都是采用武力竞争,所专心做的不过是足食足兵而已。”秦王一气之下,下令对他进行阉割之刑(即割掉睾丸),然后放了他。孟家习武的儿子,用他所学向卫国君主游说。卫王对他说:“卫国只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中求生存,不得不服从大国,安抚小国,以保平安无事。寡人如果采纳你的武力谋胜的办法,卫国很快就会灭亡。”卫王心想,如果就这样放这个人回去,他必定还会去别国游说武力竞争之事,将对我国造成严重威胁,于是下令砍断他的脚,送回鲁国。
孟家见两个儿子的遭遇,不但没有致富反而受害,一家人气得捶胸顿足。于是,孟家非常气愤地找到施家,又哭又闹,大加责备。施家心平气和地解释道:“我们两家一直和睦相处,你们有难,我们很能理解和同情。不过,这件事呢。应当总结教训才是。这中间包含了深刻的道理:‘不管什么样的人,凡是他的行为符合时宜者就会昌盛,违背时宜者就会危亡。’就我们两家来说吧,所学和做法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结果却完全相反呢?并不是由于你们的行为和做法不对,而是违背了时宜。天下的道理没有绝对正确的,也没有绝对错误的。过去所用的道理,现在也许认为过时而不适用;现在要舍弃的,也许将来又要用它。这种用与不用,没有一定的是非和准则。看准机会,迎合时机,并没有固定的方式,必须要靠聪明机智。否则,纵使有像孔子那样的博学,像吕尚那样的谋略,不合时宜,到什么地方都摆脱不了穷困!”孟家父子听了,才恍然大悟,逐渐消除了对施家的怨恨。
同一种做法,结果却相反,这是经常有的事。因为迎合了时宜而得到了昌盛,是施家的做法,孟家的做法由于违背了时宜,反遭祸害。前者做事有针对性,即找准了对象,根据对象目前的实际情况以所学去迎合,目的性明确,自然会产生好的结果;后者做事缺乏针对性,不符合对象的实际情况,甚至还让人产生抵触,当然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这说明了一切想法和策略都应从实际的观点出发,具体情况应做具体分析,切不可生搬硬套。同时,也必须使言语和行动顺应时代大势,识时务、合时宜,紧扣时代的脉搏,才能更恰当地施展聪明才智,否则将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实事求是,说穿了也就是顺应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