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竞争对手紧密团结、生产销售井井有条时,就要想方设法创造机会,让对方陷入混乱境地,再趁机取胜。
密其林公司率先开发了辐射层树脂技术,在树脂市场上独领**,众多的小型公司因为成本高、技术低、质量差,处于明显的劣势,纷纷倒闭。
苟延残喘的那些小公司眼看也难逃覆没的命运,怎么办?密其林公司过于强大,正面进攻势必失败,目前又无机可乘,不存在趁火打劫的条件。
这些小公司灵机一动,决定采用创造机会的策略。于是,它们纷纷仿效密其林公司生产辐射层轮胎,真假难辨,投入市场,果然吸引了顾客。密其林公司叫苦不迭,却无计可施。这些小公司趁机获利,避免了覆灭的命运。
这种生产仿制品的做法只要不触犯法律,不侵犯别人的专利权和商标权,在万不得已时也不妨一用。
杜邦公司曾是美国最大的火药制造商和供应商,一度几乎垄断了整个美国火药市场。
谁能想到,这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竟被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公司搞得土崩瓦解。
这家小公司名叫巴卡伊火药公司,老板名叫罗伯特·瓦德尔,曾在杜邦公司效力多年。
杜邦公司败就败在对方的“趁火打劫”上,而且还是“没有火,制造火”的这种类型,败得实在太冤,又实在太惨,居然一败涂地。
巴卡伊火药公司的迅速发展使杜邦公司坐立不安,杜邦公司试图收买巴卡伊火药公司,被瓦德尔一口拒绝。
于是,巴卡伊火药公司突然发生了大爆炸,损失惨重,还赔上了几条人命。
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是杜邦公司干的,尽管瓦德尔认定杜邦公司是元凶,但无法把对方绳之于法。
瓦德尔横下一条心,势把杜邦公司拉下马。但对方势力强大,在火药市场上处于独霸地位,没有任何机会可以利用。
瓦德尔利用曾在杜邦公司工作的职务之便,弄到几份绝密文件。他聘请著名律师法克兰·莫内,将杜邦公司推上法庭。
罪名之一是,杜邦公司骗取海军技术部的无烟火药专利,以低价生产,以高价卖给军方,获取暴利。杜邦公司还与海军、陆军有关负责人合谋,通过建造新厂的预算案,从中谋利。
罪名之二是,杜邦公司向总统行贿。
总统受贿的消息传出,举国震惊。瓦德尔点起的这把冲天大火,顿时把杜邦公司烧得焦头烂额。
经过长达五年的审判,杜邦公司以违反夏曼垄断禁止法的罪名,被肢解成三家公司。
杜邦公司土崩瓦解,瓦德尔趁机取利,很快在火药市场上扩大了自己的份额,公司业务飞速发展。
瓦德尔这把火点得好,点在了对方的致命处,不仅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彻底击垮了对方,而且还趁火打劫,使自己的公司迅速壮大起来。
不要以为“趁火打劫”只是强盗式的莽撞之作,真要运用得法,也是相当不易的。需要有过人的眼光,需要有过人的胆识,才能在对方的致命处“点火”,才能抓住恰当的时机“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