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力排众议(1 / 1)

郭士纳来之前,为了挽救蓝色巨人,IBM的前任执行官约翰·阿克斯做出了最无奈的选择:把IBM分成多个小单位,让它们各奔前程,其实就是解散IBM。郭士纳上任后,迅速做出一个决定——坚决不拆散IBM。他说:“当所有的竞争对手都专心在一个领域里面,你就要和别人不一样,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IBM的优势就在于大。”“我们要保持一家大的公司,在这家公司里面要有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服务,有硬件也有软件,可以提供整合的方向。”

郭士纳不仅不赞成拆散IBM公司,而且强调在现在的社会中,应该把公司当作一个全球性的公司,只有全球性地运作,IBM才有机会竞争。郭士纳把客户分成不同的行业,让每个行业都有一个负责全球业务的经理。该经理主要负责在他主管的行业里在全球怎么样销售、怎么样服务于客户。这样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人们的需求到底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之处,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某个国家的客户有了问题就可以调动全球的资源来支持。“像我这种主管不属于某一个行业和某一个产品,我的责任是把当地的所有IBM的队伍都整合起来,提供整合的解决方案,给外面提供整合的IBM的形象。”郭士纳这样说。

这正是郭士纳真正了解市场,真正了解IBM的优势,而且善于利用这一优势对公司做出的调整。客户们也一致向郭士纳表达了不要拆分IBM的愿望,他们想让IBM满足他们在计算机方面的所有需求。郭士纳看到了客户对IBM的信赖,得到了客户的支持,他坚定了保IBM的决心。

保存了完整的IBM之后,1995年6月5日,郭士纳的一项大胆的举措把世界电脑业行界巨头们惊出一身冷汗:IBM动用35亿美元的巨资强行收购了莲花( Lotus)软件公司,郭士纳看中的就是莲花公司极具发展力的网络软件Notes。对此,郭士纳表示:“莲花的Notes将是IBM发展战略关键的组成部分。”在调查中得知,莲花公司就是凭借Notes控制了全球34%以上的企业网络市场,只要能够将Notes收归旗下,IBM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最快的方式杀进世界网络市场,并在其中占得一席之地。到那时,世界再也不敢轻视这家正在转型的老牌公司。日后的发展也表明,购并Lotus公司的确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大胆创意:因为Lotus公司以著名的1-2 -3电子表格程序软件而闻名电脑界。软件购并计划存在着极大风险,原因是所购并的资产人而不是具体的物。如果留不住关键人物,那么这项兼并计划将会落空,那时的损失将是巨大的,而当时Lotus公司的员工数量比IBM的员工还要多。IBM通过互联网快速和未过滤地将公司的观点直接传递给Lotus公司的员工和股东们,几天后双方以32亿美元的价格握手成交。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IBM就完成了IT产业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软件购并计划。幸运的是,IBM得以保留住了原Lotus公司的所有员工,包括雷·奥奇耶这位开发Notes软件的天才。大约九个月后,同样也是在约翰·汤普森的敦促下,IBM购并得克萨斯州的Tivoli系统公司。至此,IBM的软件集团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软件公司,到2001年公司的年收入就已达到130亿美元,仅次于微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