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为了保护中、小型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维护商业竞争和公平贸易,早在1890年出台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和《克莱顿反托拉斯法》,随后在1914年制定了《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等法律文本,其目的就是限制大型企业的垄断行为,为中、小型企业保留一点生存空间。
美国国会制定的反托拉斯法当然不是针对哪家具体企业,但却成为杜邦发展壮大过程中始终驱散不去的阴霾。
1.杜邦巨轮触礁“反托拉斯法”
杜邦公司在兼并、收购业上的一帆风顺,让它的胃口和担子都越来越大,他又盯上了一家较具规模的巴凯公司。杜邦在吞并中小火药公司上从来就是不遗余力的,当他要求购买巴凯公司之意图遭到拒绝后,杜邦当时的总裁科尔曼恼羞成怒,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如派遣间谍刺探情报,指使律师说项,甚至于以经济、价格竞争方式试图挤垮巴凯公司。
巴凯公司当然不是财大气粗的杜邦公司的对手,在1907年终于被挤垮。沃德尔公司在火药业务上虽然斗不过杜邦公司,可也非逆来顺受的平庸之辈,他动用舆论力量抨击杜邦公司在竞争中的卑劣行为,甚至还于1906年6月16日发表了一封致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的公开信,揭露杜邦公司在经营、销售等方面的种种欺诈行为,尤其是杜邦公司向政府出售火药时在价格上所使用的欺诈手段,他们最后指出杜邦公司是一个绝对排外的垄断企业。继公开信之后,沃德尔在各种场合都不遗余力地向杜邦公司发动攻击,如杜邦公司在火药托拉斯中的种种表演,不择手段疯狂地吞并中小企业,同时,还向联邦政府提供了很能说明问题的相关文件、材料,以及杜邦公司在1904年}大选中向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尔多·罗斯福捐款7万美元的丑闻……
尽管杜邦公司在美国政界、军界关系特殊,盘根错节,但该公司的所作所为是令政府和舆论界所愤恨的,在大量的证据面前,难逃被起诉的命运。1939年6月,联邦司法部首先对国际氯气协议的参与者提出起诉,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杜邦公司、帝国公司、法本公司及联合化工染料公司等。联邦司法部原本没有把杜邦公司列入起诉对象,可是在对国际化学卡特尔的起诉中不可避免地要牵扯到杜邦公司,因而,杜邦公司多次被法庭传讯或被迫出席有关的听证会。最后被裁定,帝国公司、杜邦公司等6家公司阴谋垄断国际染料工业。
1943年,杜邦公司和帝国公司又因卷入利用专利法来压制钛颜料领域竞争的一案中被起诉。最令联邦司法部关注的是,杜邦公司与帝国公司之间的协议应当列为反托拉斯的重点严打对象。杜邦公司因为规模的庞大和不可一世的野心,以及一次又一次触动反托拉斯的红线,终于成为反托拉斯诉讼案中的绝对主角。
2.被迫和通用汽车剥离
当然,在联邦司法部反托拉斯局控告杜邦公司的案件中,真正令杜邦公司坐卧不安的还是通用汽车公司案。通用汽车公司是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者,是杜邦公司投资的重点,杜邦公司实际上已经占了通用汽车公司23%的股份。兼之杜邦家族的克里斯蒂安纳证券公司和特拉华房地产公司也控制了一定数量的通用汽车公司股票,这就等于杜邦家族实际上操纵了通用汽车公司的经济命脉和分红大权。
杜邦公司通过控制通用公司的经营,把自己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以低价向通用汽车公司提供,排挤了市场上其他具有竞争力的商品的销售,这显然违反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说白了,杜邦公司等于在和通用汽车公司搞联营,这与《克莱顿反托拉斯法》也十分抵触。
起诉书最后要求法庭判决:取消杜邦公司与通用汽车公司之间的一切合同,并强令杜邦公司将它握有的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橡胶公司等企业的股票出售,以分散美国商界最大的集权经营。就这样,一场使杜邦公司伤心透顶的诉讼官司揭开了序幕。
杜邦公司关于通用汽车公司的诉讼案,经芝加哥联邦地区法院作出初审判决:对联邦政府的起诉予以驳回。但初审告捷,并不等于胜券在握。利令智昏的杜邦公司总裁竟然在初审不久,立即作出再向通用汽车公司增资7500万美元投资的决定。
原本掌握着足以击败杜邦公司的确凿材料的联邦政府司法部随即向联邦最高法院上诉,并且加强了控方证据的运作。最后,最高法院指出:“通用汽车公司广泛使用杜邦公司产品的这种做法,并不能遮掩被证据所清楚地揭露的这个事实,即杜邦公司有目的地利用它掌握的股票来撬开通用汽车公司的采购市场,以巩固它作为通用汽车公司所需的汽车喷漆和人造革等汽车用材的首要供应商地位。”
就这样,历时两年多的杜邦——通用汽车公司案件最终以杜邦公司败诉而结束。且不说杜邦公司完全丧失了它对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经营的控制权,先前两家的联营关系也遂告终结。最令杜邦公司惶惑的是,它必须为自己生产的喷漆、人造革、橡胶等产品去寻找新的用户,去开拓新的市场。然而,已经形成的大规模生产能力怎么办?到哪里去寻找像通用汽车公司这样的大客户呢?这些问题解决不好,杜邦公司的利润将大为缩减。先前一直生产经营都很成功的杜邦公司,每年的利润很惊人,然而,杜邦公司的利润有1/3来自于通用汽车公司的红利,失去通用公司这笔可观的利润,将使杜邦公司的生产经营业绩大受影响,与此相对应的是股票价格大幅下跌,杜邦家族的账面资产损失十分惊人。